現代保險監管體系:監管與被監管者共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5日 09:30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楊崇偉 從被監管者的角度看,能和監管者坐在一起商討建設中國現代保險監管體系被視為一種進步。作為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的掌門人,王憲章用“貓和鼠”的詼諧比喻表述了這一看法。
吳定富:勾勒現代保險監管體系框架 5月23日,在以“現代保險監管體系建設”為主題的中國保險國際論壇上,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詮釋了建立中國現代保險監管體系的新思路。 吳定富表示,在努力構筑保險業風險防范的五道防線的基礎上,中國保監會將積極借鑒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保險監管的核心原則,把償付能力、公司治理結構和市場行為的監管作為中國現代保險監管體系的三大支柱,不斷加強和改善保險監管,逐步實現從以業務規模為基礎的靜態監管向以風險為基礎的動態監管轉變,從結果性的事后監管向過程性的事前事中監管轉變。 被吳定富稱為“建立風險防范的五道防線” 是構建中國現代保險監管體系的核心內容。這五道防線分別是“堅持以公司內控為基礎、以償付能力監管為核心、以現場檢查為重要手段、以資金運用監管為關鍵環節、以保險保障基金為屏障,努力構筑保險業風險防范”。 可以說,保險業是我國加入WTO開放力度最大也是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到2004年12月11日,中國保險業的過渡期結束之時,保險業基本已經開放。2004年底,我國保險公司總資產和保險資金運用均超萬億元,中國保險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和高成長的新興市場之一。 國際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新趨勢和國際保險業發展的新動向使保險監管體系面臨新的考驗,如何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保險監管體系,是擺在中國保險監管部門面前的重要課題。 唐運祥:六大支柱落足于“進取性的監管政策” 對建設中國現代保險監管體系,來自中國保險業界的“巨頭”們發表了他們的看法。 中國人保控股公司董事長唐運祥認為,現階段我國保險業應加強保險監管體系六大支柱建設。一,加強保險業誠信建設。在保險業快速發展階段,市場主題信用基礎正在從過去主要依靠國家信用向建立企業自身信用轉變,加強誠信建設特別是加強企業幸運和行業信用尤為重要。二,建設盈利較高的保險市場。這主要出于國際資本市場的盈利壓力,由于國內資本市場的體制和結果性問題比較突出,投資工具少,我國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低。三,進一步推進保險業的體制建設,重點解決國有保險企業股權結構問題、完善公司治理等。四,嚴格執行償付能力監管。要嚴格執行《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對保險公司實行持續性風險監管。規范備用金的提取,解決不同保險公司準備金提取比例差異較大的問題,同時提升償付能力的動態監測水平,引進現金流量測試(CFT)或動態償付能力(DST)測試,實時評估各種風險因素對保險公司未來財務實力和償付能力的影響,提高監管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等。五,提高保險行業透明度。六,推動進取性的監管政策支持體系建設。 唐運祥指出,未來10-15年是中國保險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跨越式的發展進程中,要有效規避產業風險,保持并提高保險業的發展質量,實現較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需要一個全方位的、進取性宏觀政策支持。這需要從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完善稅收制度和營造良好的保險資金運用環境上下功夫。 看來,在保險公司眼里,它們更希望建立一個進取性的監管政策支持體系。畢竟抓住機遇,發展才是硬道理。 張子欣:希望監管部門支持拓寬投資渠道 表面看,保費收入增長勢頭旺自然是件好事,然而這并非是事實的全部。 保險公司只是代替老百姓管理錢,這些錢是他們的負債,到時候還要還給客戶。負債經營的特點必然使保險公司對過高的保費收入憂心忡忡,原因在于要為“資金找出路”。正如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子欣所說,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是保險投資首先要關注的核心內容。 雖然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在2004年獲得明顯拓寬,諸如可投資銀行次級定期債務、銀行次級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允許外匯資金境外運用及直接投資股票市場,但張子欣認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保險資產運用仍舊面臨資產負債不匹配和市場風險的雙重威脅。 張子欣分析,傳統壽險的負債久期一般超過20年,目前國內保險公司可以配置到的資產久期只有5年左右,保險公司的資產大量集中于銀行存款和債券,隨著市場利率的上揚預期,保險公司的市場風險在逐漸增大。 為此,張子欣建議,在構建中國現代保險監管體系中,希望監管部門大力支持風險管理能力強的保險公司嘗試改善資產負債的匹配狀況。積極探索其他投資機會,擴大可以投資的類別,使保險公司資產組合的風險更加分散。他列舉了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項目回報周期長、投資收益穩定的基建項目、物業投資及將來在人民幣匯率機制進一步明確的情況下可考慮放寬海外投資到一定比例的其他投資渠道。 王憲章:償付能力監管是核心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憲章認為,對于快速成長期的中國保險業來說,一個有效的、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監管體系,是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以償付能力為核心的監管有利于保險業的發展。王憲章分析,由于市場規模在迅速擴大,市場主體在迅速增加,政府監管難以事無巨細、包攬一切,而應當將有限的監管資源配置到關鍵環節上,以償付能力為核心的監管可以更有效地把住風險控制的最根本防線,提高監管效能。 王憲章同時認為,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保險監管體系有效性的基礎。公司治理的本質在于監督和制衡,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有效約束經營行為、強化公司內部控制,防范經營風險。通過健全保險?公司的治理結構,形成自我約束和內部控制機制,可以使行業監管體系的有效運行具有堅實的微觀基礎,促進保險公司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的有機結合。 不僅僅是“貓鼠”關系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監管機構和保險行業分別代表著兩個不同重點,不同利益,不同優先點的集團,就象不同的行星圍繞不同的軌道運行著”。意大利忠利保險公司CEO巴比諾特說,“然而這種情況已經不合時宜了,在不混淆各自所承擔的不同角色的前提下,保險行業和監管機構之間的關系應該更準確地描述為是一種利益一致的、合作的、伙伴的從而是相互信任的關系”。 業內人士分析,這次保險國際論壇,唐運祥、張子欣、王憲章等國內幾大保險公司老總們被安排發言可能正體現了這種“相互信任的關系”。 王憲章表示,在全球化、市場化的背景下,保險監管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國界,需要國際合作和協調行動;同時保險監管體系的建設已經不僅僅是政府監管部門的事情,而是保險市場相關各方的共同責任。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保險行業的發展由于時間尚短,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保險公司在具體運作中還存在諸如誠信建設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問題,建設新型的現代保險監管體系還不宜在“粉飾太平”的狀況下進行。由于市場主體增加較快、內控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因素,保險市場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并且出現了一些新的違法違規行為,因此監管任務依然繁重。 5月23日下午,在中方主辦的亞洲區域保險監管合作會議上,來自中國、中國香港、印度、日本、約旦、韓國、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保險監督官討論通過了《亞洲區域保險監管合作北京宣言》。會后,中國保監會又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簽署了保險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 這一切預示著,借鑒國際經驗,構建中國現代保險監管體系的實質性行動已經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