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滬港城市峰會論壇 > 正文
 

袁金浩:香港和上;パa性強 應互相依靠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3日 10:19 東方早報

  早報記者 陳華

  “滬港城市競爭力報告”緣何出爐?昨日,在最新“滬港城市競爭力報告”的發布現場,這份報告項目當年的發起者—————“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會執行總裁袁金浩將其中緣由向早報細細解說。

  早報記者:“滬港城市競爭力報告”在什么背景下誕生?

  袁金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尤以上海為甚,成了中國的龍頭城市。而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的沖擊,雖仍為南中國的龍頭城市,香港當時的經濟發展頗為艱巨。在此情況下,香港和上海誰強誰弱的炒作愈演愈烈。但是,數字上的簡單比較沒有實際的意義,況且,單是一個指標怎么能斷定一個城市比另一個城市優勝呢?有鑒于此,2000年開始,“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會和香港中文大學及上海社會科學院合作,參考了世界經濟論壇及國際管理學院所制定的“國家競爭力指標系統”后,指定了32項競爭力指標,讓滬港兩地的跨國企業和外國商會評分,從科學化地評估兩地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以及客觀地點出兩地的強弱之處。

  早報記者:2001年以來“滬港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后影響如何?

  袁金浩:我們以問卷形式了解香港的綜合競爭力的看法。第一個報告在2001年發表后,得到了非常好的回應,以后的報告也得到了很多人士的關注。于是成為滬港兩地競爭力的重要參考指標。香港和上海誰強誰弱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對于研究的結果,我們保持開放的態度,報告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香港和上海兩地合作優勢和不足的地方,從而互相學習,自我完善,為未來得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當初上海和香港誰會成為金融中心的話題,其實是被炒作起來的。我們這樣的心態,比起誰勝誰弱的炒作更有意義。

  早報記者:你如何看待滬港兩地目前的“競合”關系?

  袁金浩:上世紀50年代很多上海的企業家來到香港,他們帶動了香港的經濟發展。而今天的上海灘也有香港商人的投資。比如我們香港明天政府基金的很多董事,他們在上海的投資近3000億港幣。我們香港商人能有今天,是50年代從上海到香港的企業人才,影響了香港商人的企業征程。所以今天香港圍繞上海投資,將是一個很好的回應。香港和上海的互補性很強,雙方應互相依靠。

  早報記者:現在香港人是如何看待上海崛起的?

  袁金浩:香港是最自由的經濟體系,而且這個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已經有11年了,香港人絕對相信我們一定要有更好的競爭力。前幾天,在“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的排名從過去三年的第十位,已經上升到去年的第二位,超越了新加坡。而昨天發表的報告中顯示,香港目前的消費信心指數上升到16年來最高的水平,達到152%。而在消費信心指數最低的2003年3月(“非典”時期),這個數字只有63%。正如一種比喻,香港與上海是一個樂團里的兩位主要樂手,他們攜起手來,將同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吹奏出美妙的樂章。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鈴聲
Beyond
Beyond激情酷鈴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