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透露,《循環經濟法》今年可能出臺
“隱約逼近的危機”是昨天《財富》全球論壇涉及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議題,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在會上說,環保指標將被納入官員政績考核,這首先會在發達地區展開,“對發達地區來說,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可能要超過經濟發展”。
他同時透露正在醞釀的《循環經濟法》今年有望推出。
環保指標將被納入官員政績考核體系
討論會一開始潘岳就坦率地說,“中國的環境問題已不是什么隱約逼近的危機,而是一個已到眼前的危機。我們一直說要搞好環境造福子孫后代,實際上是我們這代人能否安然度過的問題。”
潘岳提出“環保指標納入官員政績考核”是中國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案之一,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強烈興趣和積極討論。有人問:“哪些地區會先展開?”潘岳回答說,經濟發達地區肯定會首先進行考核,對發達地區來說,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可能要超過經濟發展。
2010年環保業有望創收5000億
潘岳說,環保產業會有些減免稅收的鼓勵措施,他希望國外先進環保企業把節能技術帶入中國。據其提供的數據,去年中國環保行業收入總額為2500億元人民幣以上,今年預計達到3000億,2010年有望達到5000億,這對很多跨國企業是巨大商機。
潘岳透露的信息得到了與會企業的響應。北京市政府的環境顧問、ABB公司董事長于爾根·多曼認為,中國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有待提高,目前在能源成本控制方面缺乏一個系統的辦法,他已經給了北京市有關方面一些建議。而ABB在中國的發展也是雄心勃勃,去年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已達到20億美元,占其全球市場的10%。多曼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其發展目標是2008年讓中國成為其第一大市場。
《循環經濟法》可能出臺
潘岳還透露了一個重要的信息,他說《循環經濟法》今年可能出臺。
在會議現場,作為中國環保高層官員的潘岳一再表現出其新銳的一面。潘岳稱,中國環保事業的推進需要媒體、NGO組織、民眾、專家等各方力量的加入。他認為要解決中國的環保問題,第一是建立中國特色的綠色GDP核算體系;二是把環保指標納入官員政績考核;三是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四是建立循環經濟戰略并大力開發新能源技術,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提供法律和政治的保障,來支持環保領域內的公眾參與。
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結構比發達國家緊張得多,發達國家可以在人均收入8000-10000美元的時候改善環境,但中國很可能在人均3000美元時,環境問題就接踵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