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斌 發自上海
17日,德國駐華大使斯丹澤博士(Dr.Stanzel)在“Invest-in-Germany”項目啟動儀式上遲到了幾分鐘,但他并沒有抱怨上海的交通擁堵,相反,他幽默地說:“這一路上,我看到了上海經濟的繁榮與活力,我更加相信今天啟動這個項目的正確性和必要性!
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
據Stanzel介紹,2004年,中國對德國投資達1.1億美元,共有186家企業到德國投資。但是,他也表示,這相對于德國企業在華投資的快速增長而言,仍是一個“小數字”。
來自上海市經貿委的數據也顯示,2004年,德國對上海的總投資額為100億美元,而上海對德國的投資額僅為3000萬美元。上海市外經貿委外經處處長桑琦表示,盡管目前的數據仍然顯示出雙方在投資領域的“不平衡”,但近年來,上海企業到德國投資,已經從單純地設立貿易公司逐步發展為投資工業企業、資源開發等領域。桑琦認為,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Invest-in-Germany”項目在滬啟動之后,更加有利于中國企業發揮相對優勢“走出去”。
“Invest-in-Germany”項目德國柏林總部負責人邁爾先生介紹,德國政府為吸引外商投資,設立了不同級別的政府補助項目,針對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不同,補助幅度也有所不同。如可以為在德國進行投資的企業提供無息、低息貸款,提供免費、低價土地等政府補助措施。
出口之后是投資
“出口之后的下一步就是投資,”邁爾說,“德國的一個重要經濟支柱是中小企業,從投資角度而言,中德雙方的企業擁有共同的利益,中國的企業很容易與其合作,甚至收購這些德國當地的企業!
中國貿促會上海分會(上海國際商會)副會長陳建華則認為,德國企業的優勢與中國企業互補性較強,中國企業可以通過“走出去”獲取其技術支持,并利用當地完善的市場銷售渠道進行拓展,提升產業能級,從而實現全球化的目標。
桑琦介紹,近年來,上海對德投資有很多成功案例,如上海電氣集團收購德國老牌車床企業沃倫貝格等項目,使德國經濟界對中國企業刮目相看。
根據上海市有關部門確定的企業“走出去”的幾大重點領域,今后將重點鼓勵企業“走出去”開發國際原材料、能源等資源型項目、鼓勵企業開展境外工程總承包項目、鼓勵企業收購與兼并帶有研發中心或品牌的制造業項目、鼓勵企業拓展海外銷售服務網絡等項目。陳建華說:“這將是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一個風向標,而這個項目在滬啟動,無疑為上海的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边~爾表示,中國的企業最初是憑借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增加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但是,現在也同樣面臨著工資成本上升壓力與匯率浮動空間變化可能帶來的出口成本增加等壓力!叭绻@些壓力持續上升,就很可能會削減中國企業對德國出口的市場份額,”邁爾說,“企業通過到德國投資,利用德國的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將是穩定市場份額的一個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