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005年5月18日訊 5月18日下午,北京《財富》全球論壇舉行“醫學研究創新之地正轉移到亞洲嗎”的專題討論會。以下為主題討論會內容實錄:
[主持人史德維:]
在過去幾十年里,中國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新公司的市場占有量翻了一翻
,但是只占了不到全世界的1%,現在有1.5%左右關于這方面的文章。這種情況將會發生改變,但是需要時間。今天我們請到的嘉賓都是一些非常出色的代表,金格·雷哈德先生,諾華制藥有限公司藥品研發部負責人,還有新加坡基因研究院執行董事劉德斌先生。還有一位來自美國前沿科技公司的威廉·哈茲爾廷博士,還有北京博奧生物芯片有限責任公司總裁程京,還有一位是深圳海王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思民先生。首先我想問一個關于文化的問題。去年有一個關于中國科學的報道,主要核心是目前中國科技獲得大發展的障礙不是資本,而是文化。請大家補充一下,以你們自己的經驗談一下?
[劉德斌:]
在新加坡就有一種這樣的文化因素,目前這個部分的框架必須要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需要調整的時期。我覺得主要的問題是要投入大量的資本,我們看到這種情況不斷的發生。再一個是科技的不斷進步,不論是在臺灣還是在新加坡。但是目前需要教育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改進或者是大學進程的私有化。再一種看法,整個亞洲的崛起以及亞洲國家競爭力的問題。大家都看到了競爭力和競爭的優勢。
[主持人史德維:]
其中之一讓你看到有一個求索的人才隊伍。請問程京教授是如何看待這方面的問題的?
[程京:]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覺得過去在清華很少有學生向老師提問題,他們太尊重老師了,這和中國的傳統有關。現在西方這種教育方式逐漸進入到中國。隨著海外留學生的歸國以及交流的加深,這種醫藥行業的研究也受到了影響。而且,教授們新的教學方法也有所不同,這也可以從幾個方面看到。首先是語言,在清華大學有幾門課程是用英語授課的。所以,課本是英文的。學生的提問和問答以及老師的教學都是用英語的。他們之間的溝通很流暢,學生可以直接向教授提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
[主持人史德維:]
既然您提到了這樣的問題,一些留學生回到國內主要是做什么呢?為什么要讓他們回到中國擔任一些重要的職務?
[劉德斌:]
這對于我們而言不是很多錢的問題,主要是一個人想獲得系統的發展。在這方面,我覺得中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讓我們展現自己的才華。這就涉及到許多方面的因素:融資、人、技術、合作伙伴等等。如果你能夠獲得所有的資源,能夠獲得強有力的支持,不管是地方的支持還是中央政府的支持,就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教授教教課而已,必須要講到一個國家發展的需要,要培養非常強有力的領頭人。新加坡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些領頭人理解科技的情況,他們能夠獲得相當程度的自由進行研究。
[主持人史德維:]
我想問您一個問題,用另外一種力量推動醫療的發展,這就是您幾天前提到過的,西方的一些公司采取醫療外包,請您簡單的描述一下這方面的情況,如何加速這方面的發展?
[威廉·哈茲爾廷博士:]
這個調整需要幾十年的時間,但是如果你只是討論研發的情況,當技術創新形成以后,當你發現一個研究目標和一個企業進行合資研究,所有的過程都涉及各種各樣的環節,包括臨床的實驗也需要5-10年的時間,我們需要密切的跟蹤這樣的過程,否則你在生產力方面就落后了。根本的原因有兩點,首先是科技的進步,第二是人口的優勢。我覺得第三點是最根本的。我們和醫藥的機構,在過去10年打交道,發現他們的生產力變得越來越低。他們賺了10倍的錢,但是我們得到的藥品卻少了12%,好在有許多的機遇,也可以賺到很多錢。對于亞洲而言,大的公司解決生產力的問題。一個潛在的可能的方法是降低組織的規模,建立一些小型研究機構。通過資源外包、服務外包解決這個問題,利用全球在研發方面的力量,這將會真正的推動趨勢的發展?赡艽蠹覍ξ艺f的有不同的看法,你可以看看新藥的研發投資規模。
[金格·雷哈德:]
從根本上來講,我原則上同意你說的內容。但是我并不認為,目前的情況對于東方更有利。比如說印度的公司就比中國的優勢大,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在印度進行?赡苡腥苏J為這是不可持續的。他們每年以10%到20%的速度增長。在化工業方面,比在歐美全美要低50%,所以需要更多的開發這方面的潛力,推動技術的創新。從西方到東部的整個研發力量的轉移,并不僅僅是因為你比別人更便宜。有這樣一種現象,在印度普通的藥品也可以在中國生產,因為在中國的學術實力更強。我認為印度在未來幾年占有更有力的地位。醫藥企業也進行研發,進入新的領域。這方面公司需要進行一些基本性的研究工作。但是在中國還沒有相應的設施和做法。
[金格·雷哈德:]
所以在這方面來看,印度比中國發展得更快。如果在文化上有一種對創新的推動,那么在未來的4、5年的時間內,對于醫藥業是很好的一種情況。我覺得目前在中國的醫藥業的創新還是很有限的,但是在目前知識產權方面還要做文化的努力。
[主持人史德維:]
關于新藥的開發,花了幾十億美元,我想問一下張先生,您覺得在中國開發這種處方藥,在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是什么樣的?
[張思民:]
今天大多數的中國公司有這樣的體會,創新是推動醫療產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今天很多中國的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都在不斷的推動研發。但是畢竟我們研發的歷史并不是很長。我們海王連續7、8年研究一項新藥但是經過努力只有兩項成功了,因為醫療是耗資巨大的產業。我們國家也正在構筑自己的逐步完善的創新體制。我的感受是,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目前有很多不能比的優勢。中醫在選項的時候,面臨的投資風險非常小,包括今天在中國很多的跨國公司已經從中藥中篩選了一些藥物,因為有臨床的文化做背景。另外,中國目前的龐大的人口市場,為臨床實驗提供了豐富的市場。今天很多的跨國公司例如墨客,他們在美國和在中國的上市時間是一樣的。中國包括亞洲是一個非常豐富的醫藥市場,這里也有一定的技術力量和人才的儲備,特別是像中國擁有大量的研究院校,包括很多的硬件都是國際一流的。我估計剛才程京博士的研究中心的硬件軟件都是國際一流的。這樣,在研發分工方面,我們東方也有自己的低成本的優勢,人才的優勢,有初步完善的法律法規的優勢,都在逐步的完善起來。像GLP、GMP等等,整個的法律都在規范。按照國際分工的理論會有很多的研發。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東方也會在自主創新方面取得很好的進步。
[主持人史德維:]
我想問一下你們自己是怎么考慮的?比如說像一些西方人,很多的西方醫藥公司在試驗新藥的時候進行外包,你們覺得在中國這樣做有沒有不太好的感覺?
[金格·雷哈德:]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不管怎么做我們都是遵照一定的行為準則的,我們在開展業務的中國、印度等國家,在做這方面業務的時候,我們都是遵守國際標準的。在中國這方面的業務確實有一定的限制。因為,在中國實驗新藥的整個程序光批準就需要1年的時間,這就大大的減慢了我們科研的速度。
[威廉·哈茲爾廷博士:]
像GOP、GMP各個方面國際規定的標準,我們都要遵守這些標準和法規。當然在這方面我們也取得的不少的進展,我們可以看一下,在中國,有些藥品的數量增加了4倍。中國會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重點地區。我們的研發中心以前都設在日本,現在都挪到中國來。在這方面公司有很大的責任,一定要遵守國際的標準,一定的程序。還有其他的因素,不管在英國還是在印度開發新藥,你的初衷一定是為本地市場開發的。如果用中國人進行一些臨床實驗,你的藥開發出來一定要在中國市場上推銷。這不僅僅是對中國印度、對其他西方國家都是如此。不管你的實驗做得多好,如果這個藥做成了,當地人得不到這個藥,這就是我們關切的問題了。
[金格·雷哈德:]
我同意這個觀點,我們在開發新藥的時候,不僅僅是為了地區性的市場,包括像中國的市場和全球的市場都要推銷的。我們會不斷的推出新藥,這些藥在其他地區也會使用。如果這些藥不是在中國實驗的,如果一旦被證明有效,我們也會盡快的介紹到中國的市場中。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市場在這方面有很大的需求,比如說像糖尿病的病人現在有600萬人,所以在這方面的病人有極大的需求。再一個要對我們的藥物有知識產權的保護,我們推出新藥是否會得到知識產權的保護,這是很重要的。而且這些法規要落實和實施。在這方面我們能否對中方的做法有信心,是否能夠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一旦我們的知識產權被侵犯了,我們走法律程序進行訴訟是否可以得到保護?能否勝訴?這也就是為什么在中國的市場,有時候很難和世界的一些市場接軌。程京你們在開發新藥的時候是否也遇到了這方面的問題呢?
[程京:]
我認為我們應該非常注重這個問題。在這方面我們和中國政府也一直在努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媒體中間,大家都懂得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我們要不斷的倡導這件事情的重要性。還要讓人們感覺到你不能保護知識產權就不能做了。我們不僅要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還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所以我想從這些方面,不管是西方的人士還是中國的人士都要一起合作努力推動這件事情。如果大家一起努力,我們就會看到有很大的改變,讓人們看到我們是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的。
[程京:]
上個月,我們和美國的一個公司也簽了一個協議。我們在共享知識產權的時候,特別是在共同開發新藥的時候有明確的規定。我們深圳的公司也在做這方面的產品,我們的技術人員是來自美國的,不用對他們培訓,但是要培訓中國人,而且要他們適應美方的體制。比如如何開發新藥、如何適應他們的設備,幫助我們的公司在我們的工業園建立他們的研發設施,用中國的動物來做實驗,但是遵守的都是西方的標準,這是雙向的,大家都要努力。
[主持人史德維:]
你們認為這種處方藥在中國市場上什么時候可以銷售?我想阿基米森已經開始研發了?
[劉德斌:]
我認為可能要在10年以后。在這方面不能基于奇跡性的發展。任何對中國和亞洲發展的預測,你可能都大大的低估了他們發展的速度,F在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政策的制定人,還有各方面的人士共同努力著。這是不夠的,還需要資金。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方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像中國的聯想公司已經收購了IBM公司,所以我們也看到中國公司也通過這樣的情況銷售美國產品的渠道。
[威廉·哈茲爾廷博士:]
我們看到西方的公司在亞洲購買大量的資產。你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西方公司在亞洲和中國購買進入亞洲市場的手段,當然也包括印度。他們購買這種知識產權,這種缺失也有可能逆轉過來。這需要一些原始的競爭,需要一些時間討論這個問題。建立一個技術中心的問題。我參觀了這樣的技術中心,500萬英尺的規模正在建設當中。中國的生化企業目前不知道發展的速度會有多快。事情發生的速度太快了,你要仔細的思考一下這種趨勢。我們多數人都在研究這個問題,看到了這方面極具增長的潛力。我相信在幾年后,在未來的30到40年中會發生大量的互動。在印度也是這樣的,通過大量的轉讓滿足西方公司當地的需要,把他們轉變成在當地有創造力的中心。
[主持人史德維:]
我想問張思民一個問題,原來提到了一年4億美元的收入,我非常好奇,您是如何學習西方的發展模式的?
[張思民:]
在制造業方面我們目前大多數是仿制性的藥物,所以在發展的初級階段也是每年持續的在研發方面進行投入,我們也構建了自己的研發中心,有60多位的醫藥學博士在這方面進行研發。隨著很多新藥逐步進入臨床,我們也看到了搞技術創新方面的投資和投入是很大的,但是這正是中國的希望所在。所以,中國很多企業在創新方面努力著。同時,中國的科學家和知識分子有一點,“多、快、好、省”,他們工作的時間非常長,這一點是我們在成本方面的優勢。這里面還有很多的海歸,帶進了很多國際的觀念。這樣會逐步提升我們技術創新的能力。我想在未來的5到10年中,中國的企業在西藥研發方面會有進步的。畢竟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有很大的距離。按照二位成本的速度,特別是個別企業成長的速度也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中國的公司將不斷進行研發,沒有研發就沒有未來的發展。我想在互動的過程中,包括資本的合作當中,大家都有一個分工合作的問題,包括資源互補的問題。
[主持人史德維:]
現在請聽眾提幾個問題。
[參會者:]
請大家講一講“研發”的問題。中國的研發管理過程以及跨國公司的研發過程有什么不同?在中國以及在跨國公司當中他們有什么不同?請金格·雷哈德和程京回答我的問題。
[金格·雷哈德:]
我覺得關于研發管理方面不能說太多。我也想了解這方面的情況,我覺得在中國整個的過程主要是根據目前所有的數據庫在相應的管制環境下進行的。在印度、德國、美國都差不多,顯然成本是不一樣的。此前,也提到市場進入的條件,讓病人獲得這個藥品的途徑也是不一樣的。當然其他公司也有一些相應的缺點。像剛才提到的糖尿病人的藥物這是非常有趣的領域,我們應該加強在這方面的投入。但是就整個過程而言,必須要遵守相應的規則,當然在中國可能有所不同。
[程京:]
我覺得大多數中國公司在這個領域都不是大公司,或者說他們并不是真正的研發公司,他們是制造商,沒有研發的力量,但是現在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因為他們規模不大,當然這種決策就更快。他們不會同時進行更多藥品的研究,只是研究一兩種藥物。在這方面推動的力量將會更大,這是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來說的。剛才我提到了,關于糖尿病的相應的藥物,事實上在中國叫做“一級藥品管理”。需要通過相應的標準。我們在深圳的公司,通過了所有程序的要求。我們大概有40名員工,我們申請專利,快速的進行藥品檢驗。在去年9月份,完成了所有的環節。現在我們已經申報到了中國的藥監局。對于跨國公司的模式是相似的。
[威廉·哈茲爾廷博士:]
我認為很多醫藥公司除了做西方的藥品還做中藥。所以我們看到大的醫藥公司在印度、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都有兩部分的藥品。一個是傳統的中藥或者是傳統藥品,另外是西藥。在西藥方面,我們看到了和很多西方藥品公司不一樣的地方。也許有共同點,但是一般來說有的公司是沒有傳統藥品的。
[主持人史德維:]
對不起!我們已經超時了,謝謝大家,謝謝各位嘉賓!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