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上海國際銀行金融學院主辦的2005年中國國際金融和資本市場發展論壇4月23日在上海舉行。以下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在“2005年中國國際金融與資本市場發展論壇”上的發言摘要:
一、金融企業是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發揮著特殊作用的企業,商業銀行的改革在金融企業改革中處于重要地位。
金融企業,特別是商業銀行,是一個肩負巨大社會責任的特殊企業。商業銀行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為社會辦理結算為特征。商業銀行經營效益的好壞,服務能力的高低,一是關系到社會公眾的利益,關系存款人的儲蓄資產安全和投資人的資本安全及收益;二是關系到資金的配置效率,從而間接影響到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三是關系到社會產品交易和社會投資的交易成本及效率。正因為商業銀行 獨到 而特有的作用,使其改革在金融企業改革中處于格外重要的地位。
二、完善商業銀行治理結構事關商業銀行改革成敗
(一)國家決定根據“一行一策”的方式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改革,其目標就是要使幾家大型商業銀行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本運營的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增值,力求減少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風險形成機會,減少對社會的負面效應。
(二)完善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結構的核心是妥善處理商業銀行與投資人、經營者、職工和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使大家在法律、法規、合同約束下結成利益相互制衡的共同體。
(三)完善商業銀行治理結構既需要銀行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外在環境的改善。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方案的具體實施者,特別注重為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致力于為金融企業改革呼吁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
三、改善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外部條件和環境
(一)商業銀行治理結構的內涵
我們認為,商業銀行治理結構在內部包括股東與董事會(董事)的關系;董事會與高級管理層的關系;董事會、高級管理層與監事的關系;管理人員與職工的關系。在外部包括銀行與金融監管機構的關系(如與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的關系);銀行與黨、政府管理部門的關系(如與中組部、國務院、財政部、發改委、審計署、地方政府等的關系);銀行與行業協會、社會中介機構的關系(如與行業自律性組織、會計師、審計師、律師的關系);銀行與客戶的關系;銀行與融資人(股東、債權人)的關系等。
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核心問題是如何解決委托——代理難題。因此,如何選擇出正直、忠誠、勤勉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層,再通過有效激勵和約束手段,使他們相互監督制約,以保護公司所有者的權益,值得普遍關注。
(二)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力求選出好的董事,組成勤勉、盡職的董事會,選聘優秀的銀行經理人。
1 、處理好黨管干部原則與尊重投資人權利的關系,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的關鍵。
2 、“組織推薦,社會認可”應是金融企業黨管干部原則的具體體現。
3 、加強金融業從業人員任職制度改革,確保合格的董事會領導金融企業,確保合格的人才為社會大眾提供金融服務。
(三)完善勞動保護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制度。
處理好董事會與經營層之間,董事會與職工之間的關系,是金融企業治理結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在中國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的改革中,能不能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的用人制度,事關改革的成敗。
對銀行企業高級管理層,要有現實薪酬方面的激勵,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與企業經營未來收益掛鉤的預期,如股票期權、服務到一定年限發給高額退休金等長期有效激勵措施,對高級管理層勤勉盡職工作之后離職或退休后的財產安全、人格尊嚴要有切實保障。
強化激勵的同時必須要強化約束,可以考慮通過監事質詢、提出罷免建議以及建立高管人員信用記錄、追究法律責任等方式,形成問責機制。
(四)建立有限政府,切實保護產權,營造公平競爭的外部環境,樹立金融企業服務社會意識。
在金融安全網當中,首要的是金融機構的自我約束,然后是行業自律、社會監督,金融監管處于第四層。
金融企業的董事會、管理層一定要把服務社會作為企業發展的宗旨,在服務社會中贏得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