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繼偉稱構建和諧社會財政肩負四大使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8日 09:20 中國財經報 | ||||||||
本報記者 夏祖軍 本報訊“在堅持促進經濟增長、促進‘五個統籌’和促進公共財政管理自身效率的原則基礎上,公共財政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工程中至少要擔負四大使命。”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昨天在北京召開的“財政部與世界銀行構建和諧社會財政政策對話會”上,明確了公共財政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應該發揮的作用。
樓繼偉說,公共財政的首要使命是致力于市場機制的和諧。為此,要積極推進財政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體制。包括合理界定政府與市場的分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領域中的主導作用,改變當前財政職能“越位”與“缺位”并存的現象;完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建立政府債務風險監測和預警機制;優化稅制,適時全面推進增值稅轉型改革和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完善個人所得稅和出口退稅機制,適當擴大消費稅征收范圍;深化部門預算制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購制度和績效預算評價體系等改革。同時,積極支持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經濟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 其次,致力于經濟運行的和諧。加強財政政策總量調控,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適時運用適當財政政策調節宏觀經濟,為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通過資金和稅收優惠等形式支持技術進步,提高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技術含量及附加值,加快經濟由“速度規模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轉變。 第三,致力于社會發展的和諧。主要是加大支持“三農”力度,包括完善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形成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深化農村稅費改革,緩解縣鄉財政困難;逐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支持建立城鄉統籌的勞動就業制度、戶籍管理制度、義務教育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把統籌城鄉發展的落腳點放在從根本上解決城鄉二元結構上來。同時,要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東中西部的互動和協調發展。支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政策和資金上加大支持生態建設和環境建設,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各種自然資源,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及節約型社會的建立。支持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第四,致力于全體人民福祉的和諧。在加大對社會事業投入的同時,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再就業資金投入以及減免稅費、貼息等形式,加大對再就業的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城鎮社會保障制度,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社會保障建設,進一步改革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提高其運行效率;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增強財政調節收入差距的能力,完善稅收調節機制,逐步消除貧富兩極分化,構建“橄欖型”社會。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卜圭農也在對話會上就有關話題發表主旨演講,并和樓繼偉副部長共同回答了與會者的提出的問題。此次對話會由財政部國際司、干部教育中心和機關黨委聯合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