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壓力或被掩蓋 物價忽高忽低如坐上過山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8日 00:32 中華工商時報 | ||||||||
□本報記者 李愛明 國家統計局16日的公告說,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去年同月上漲1.8%,漲幅為一年半以來的新低,與3月份相比,則不升反降,下降幅度為0.3%。 從1月份的1.9%,忽然躥到2月份的3.9%,再一下降到3月份的2.7%,然后直落到4月份
5月17日,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4月份CPI走低和食品價格漲幅的大幅下降有關。在目前的統計方法中,食品占CPI的權重為1/3,4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1%,去年這個數字則高達7.9%。其中,糧食和油脂價格均出現了下降。這無疑帶動了整個物價走低。此外,翹尾因素的減小也是一個重要原因。1到3月,翹尾因素對CPI的影響分別為1.3、1.5和1.2個百分點,而4月份降到0.8個百分點。 不管如何,物價走低似乎是人們樂于見到的結果。中央政府一直以來的宏觀調控,目的就是為了控制過熱的經濟。去年年中,CPI漲幅曾連續3月在5%以上徘徊,直接催生了央行的加息舉措。現在,物價終于往下掉了。 但是,在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看來,1.8%的漲幅并沒有完全反映真實的價格變化情況,換句話說,中國經濟通脹壓力可能被掩蓋了。 5月17日,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的理由主要是兩點:一是目前統計方法沒有全面反映物價的變動。比如,房地產價格并沒有計算在CPI之內。這雖然是國際統計的慣例做法,但是,由于房地產對中國的經濟生活中影響太大,而且,房產價格恰恰上漲很快,本身是泡沫的一種體現,不考慮房地產就不能全面反映物價。二是由于政策造成的隱性通脹沒有計算,這主要體現在公共產品上面。目前,油、電、煤等產品的零售價格都是由政府控制的,并沒有完全按照市場來體現。上月,國家發改委還出臺規定,地方省市凡是CPI漲幅同比超過4%、環比超過1%的,必須暫停出臺政府提價項目3個月。他認為,這種被掩蓋的隱性通脹可能達一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還做了一套虛擬價格指數。按照他們的這套模型,把住房類價格按14%的權重計算,再把隱性通脹因素算上,最終統計出的物價漲幅要比統計局的高出2—3個百分點。 讓人還有些看不懂的是,目前的幾個價格指數走勢并不吻合,呈現偏離的現象。 目前,國家統計局每月公布的價格指數,除了CPI之外,作為反映上游產品價格變化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也是有著重要參考意義的一個價格指標。通常情況下,PPI的變化應當是通過一定時間后傳導到下游的CPI,兩者走勢應當是基本吻合的。但實際情況是,從2002年以來,PPI與CPI的偏離越來越明顯。去年,CPI漲幅為3.9%,但PPI漲幅高達6.1%。受宏觀調控影響,CPI指數自去年9月便開始回落,但PPI卻沒有同期回落。 目前,這種情況還在繼續。今年一季度,CPI上漲2.8%,但PPI漲幅正好是其兩倍。4月份,CPI走低,PPI則繼續走高,同比上漲5.8%,漲幅比前者足足高出4個百分點。 上游產品在漲價,下游產品價格反而在下降,如何認識這一點給經濟學家出了難題。祝寶良認為,出現這種價格走勢不一致的情況,是因為傳導效應還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之所以這樣,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國家控制著煤、電、油等一些重要產品的價格。 哈繼銘也認為,如何來解釋這一點的確比較困難。他表示,除了政府控制的一些價格外,下游企業通過自身來消化上游產品的漲價是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因為PPI的上漲,企業成本壓力加大,利潤在明顯減少,有些行業比如汽車業甚至出現大面積的虧損。他表示,下游制造企業還能扛多久是一個疑問。實際上,上游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向下游產品的傳導已有顯現,一些工業消費品價格降幅明顯減緩,部分產品甚至出現了漲價現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