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深圳訊 記者 周敏 報道:201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昨天,深圳市召開第四次黨代會,在特區建立25周年之際,為經濟特區重新定位。
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在市委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后五年,深圳將力爭在2010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總量翻一番,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左右,年均GDP增長將保持在13%左右。
據介紹,2004年,深圳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422.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突破7000美元,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外貿出口總額去年達到779億美元,繼續保持全國大中城市首位。過去5年累計向中央財政貢獻2700多億元,相當于前20年的3倍。
李鴻忠表示,深圳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制訂實施強有力的產業結構調整措施,發展四大支柱產業:高新技術、金融、物流和文化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市委工作報告中著重闡述了特區含義,這實際標志著持續數年的特區定位大討論有了定論,經濟特區深圳在建立25周年之際完成了重新定位。
深圳經濟發展不斷躍上新臺階,綜合實力逐年提升的同時,面臨土地空間、環境、人口、能源資源方面的瓶頸約束和巨大壓力。隨著國內全面改革開放,特區的先發優勢和政策優勢逐漸喪失,“特區不特”成為普遍擔心,在新形勢下,特區的意義和作用成為社會廣泛討論的焦點。
李鴻忠在市委工作報告中說,經濟特區就是特別能改革的地區、特別能創新的地區和特別能開放的地區。深圳將在改革創新方面繼續發揮“試驗田”和“示范區”作用,在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上繼續發揮“窗口”作用。以改革創新提升深圳的城市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