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重拳狙擊熱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4日 14:27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劉兆瓊 上海報道 5月1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規定,外資銀行2005年的短期離岸借款上限為348億美元,中國本土銀行的指標為245億美元。 “我們非常理解外管局為了防止熱錢流入中國而采取的種種措施,”一家亞洲外資銀
“外管局承受了大量熱錢流入的壓力,出臺這個總量控制的政策只是在匯率政策輕易不能變動的情況下的一種變通方法。”一位外管局官員表示。 “行政手段” 在外管局公布外資銀行2005年的短期離岸借款上限之前,上海市外資銀行收到了上海市外管局的一份《關于外匯擔保項下人民幣貸款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了外匯項下人民幣貸款和美元貸款必須上報外管局,并有可能受到外債總量的限制。 根據4月15日國家外管局在給上海市外管局和深圳市外管局的批復,“外匯擔保項下人民幣貸款除指單純意義上的人民幣貸款外,還包括銀行為外商投資企業提供的保函和貿易融資等項下人民幣授信額度等。境外機構提供保證的形式,除信用保證外,還包括其境內外合法資產進行質押和抵押。境外機構以安慰函等形式為外商投資企業提供信用支持,只要這種信用支持涉及未來的實際外匯履約及其結售匯問題,均需要按《通知》的規定辦理相關登記手續。” 就是這樣一份《通知》在外資銀行當中“一石激起千層浪”。 “我們行大部分的客戶是歐洲的跨國公司,如果按《通知》的規定,這些公司幾乎每筆業務都要上報,這些企業在申請外匯過程中會非常煩瑣,我們的業務可能受到影響。”一家歐洲外資銀行企業客戶部負責人稱,“這對我們這樣靠國外客戶生存的外資行來說,打擊非常大。”這家銀行的境外客戶業務量占到該行的一半以上。 5月1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05年境內銀行短期外債指標,并對各家外資銀行的額度做了詳細的規定。“這實際上就是外債核定回歸總量的管理方式,外管局想通過此方式來阻截熱錢從外資銀行流入中國。但是這種行政計劃式的干預方式很難起到理想的效果。”業內人士評論認為。 “外管局要進一步控制從外資行流入的熱錢,政策可能有些過猛,但是在這樣的形勢下似乎也沒辦法。”央行上海分行內部人士稱。 那么,外資行在國際游資涌入中國的過程中是否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 一般來說,在華外資公司通過股東擔保和境外金融機構貸款的方式來獲得融資。在華的外資銀行實際上延續了其境外總行的業務,為客戶提供在華融資。 “一般的貿易往來都要有真實的貿易背景為前提,沒有缺口給企業實現套利。外資行在操作這樣的業務時非常謹慎,編制假的貿易背景是不可能的。”華一銀行行長江天錫稱。 但是上海另外一家外資行副行長曾私下說:“提供不真實的貿易背景,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只是需要花一些成本,包括非經濟成本。” “盡管渠道非常冒險,但是卻有豐厚的利潤,那么就必然會有跨國企業和外資行聯手來進行套利。更何況短期外債增量如此驚人。” 這或許正是外管局下達該《通知》的潛臺詞。 外管局的壓力 數據顯示,2004年我國新借入外債2059.73億美元,比上年增加1044.29億美元,增長102.84%;外債凈流入(新借款額減去還本付息額)157.33億美元,凈流入量為上年的4.6倍。而截至2004年底2285.96億美元的外債余額中,短期外債余額為1043.09億美元,占外債余額的45.63%,比上年末增加272.65億美元。短期外債占比已經嚴重高于15%的國際警戒線,還給人民幣升值帶來了很大壓力。 “外管局的檢查只能流于形式,即使是逐筆逐筆的檢查,也不可能完全查出每一筆業務的資金的源頭和流向,更何況我們國際業務規模非常大,日常只進行合規檢查。”一家股份制銀行國際業務部人士說,“即使檢查出問題,外管局現有的手段也只能做到事后控制,很難事前防備。” 如何控制大量熱錢流入,成為了外管局近兩年以來的主要職能。 2004年6月,外管局頒布了《境內外資銀行外債管理辦法》開始對外債總量進行控制,對外資金融機構的外匯額度進行審批;2004年10月,外管局在上海第一次反洗錢檢查,除了查處違法行為外,還通過逐筆業務對賬的方式試圖掌握熱錢流入的途徑。 進入2005年,外管局又一連出臺多項措施:2005年1月《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完善外資并購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境內居民為換取境外上市公司股權憑證及其他財產權利而出讓境內資產和股權的,應取得外管局的核準,防止外資通過這樣的途徑大量流入國內;2005年4月發布《關于外匯擔保項下人民幣貸款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所有外資金融機構幾乎所有的貸款擔保的審批;5月11日,又對2005年境外金融機構外債總量核定為384億元,而業內人士稱,“這一數量遠遠少于實際的需求量。” “外管局現在已經為了防止熱錢流入使出渾身解數了,不管板子打到誰身上。防止熱錢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命題。熱錢一天不走,外管局這樣的政策就會持續出臺。”上述歐洲銀行上海分行行長評論說,“但是,這種政府調控的行為成本本身很高,也不如直接用貨幣政策的市場化手段來調控有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