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靜中取勝才是上策,政府應“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央行高層公開回敬國外施壓
“我們也在努力工作,但沒想到,到了今年一季度他們又出這樣的議案,(人民幣升值)本來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好的環境了。”前日晚9時才悄然在央行網站露面的這段新聞稿,顯
然經過多次的字斟句酌:4月27日,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美國提出的人民幣升值的要求“不利于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出臺”。
今年4月,美國有關方面拋出了“如果中國不對人民幣進行改革,就對中國產品實行報復性關稅”的法案。吳曉靈的這番講話,是中國政府首次在公開場合對美方提出批評。
吳曉靈承認,今年第一季度的166億美元貿易順差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這會加大貿易摩擦,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使企業在一季度加速出口,放慢進口”。
但是,她同時強調:“中國政府的改革是不會在外部的壓力下進行的。”匯率制度的改變不會屈服于美國的壓力。
吳曉靈在這次采訪中還表示,如果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大,大量外國資本流入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將難以推進。
從中國自身來看無升值壓力
雖然中國政府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人民幣升值沒有時間表,但是市場上卻將這個對升值的答復理解為:隨時都有可能。
在前不久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魏本華對“最早今年下半年、最遲明年初進行匯率改革”的說法予以否定,并表示中國政府對于匯率改革“沒有時間表”。
5月4日,中國財長金人慶在與其他亞洲財長會晤后舉行的記者會上也強調,目前沒有有關人民幣匯率方面的新消息,并提醒市場,太多的傳聞只會加大中國實行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難度。
在摩根大通關于“人民幣匯改5月8日進行”的預言落空后,市場上甚至出現了“錯過‘5·8’再看‘5·18’”的傳聞。
同時,國際“游資”也在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境內,期待著從人民幣升值中套利。國家發改委的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進入中國境內的國際游資不少于1000億美元。
如此龐大的“熱錢”涌入,以及對人民幣越來越強勁的升值預期,都使得人們認為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在不斷增大。
但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人民幣升值目前并沒有什么壓力。”中國利用外資的情況依然非常良好。雖然輿論對升值的問題“劍拔弩張”,美國方面也在不斷施壓,但是匯率改革是中國自己的事情,從中國本身來看,不存在升值壓力。
眾口一詞之際并非好時機
“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不會變動。”鐘偉說,“眾口一詞”的階段不是一個升值的好時機。
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說:“從國家利益來考慮,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是遲早的事情,政府早有所準備,只不過在選擇合適的時機與方式。”
他認為,雖然政府一直在強調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與采取靈活匯率機制的必要性,但并未給出相應的改革時間表,這說明政府內部對于改革的時機以及應采取何種政策還沒有形成共識。
有外匯管理局官員指出,中國匯率調整要先過四關:首先是國內金融機構的改革需要加速;其次需要有完善的法規和財務制度的支持;再次,匯率的變化需要有相應的外匯市場;最后是,匯率的放開及資本賬戶開放等。只有這樣,人民幣匯率水平才能建立在國內匯率配套機制成熟的基礎上。
易憲容說,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在市場機制的基礎性建設與體制改革方面還需要做出長期努力,中國的匯率制度改革仍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市場上對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不僅導致了大量境外游資潛入到國內,而且造成了境外游資悄悄地進入國內房地產領域。從2004年中國外匯儲備凈增加額來看,有1000多億美元是與實質性貿易無關的。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資金都是預期人民幣將升值而流入國內的匯率投機性“熱錢”。
易憲容認為,人民幣升值幅度目前很難確定。如果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過快,人民幣升值幅度過高,中國高度依賴出口與外貿的經濟無法承受其重,即短期內匯率變化幅度也無法得到基本面的支持;相反,如果升幅過小,則會引誘更多境外資本進入,推高房地產及其他資產之價格。而一旦升值的目的達到,境外游資隨時都可能逃出,從而引致房地產市場及其他資產價格泡沫破裂,引發出“銀行危機”與“貨幣危機”。
人民幣匯率改革的關鍵是,要減少人民幣匯率的“大起大落”、減少人民幣匯率變化對國內外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易憲容最后強調,政府如果希望選擇合適的方式與時機,就得“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這樣才可以靜中取勝,才是上策。
本報駐京記者 呂天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