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啟動環境應急預案 保障淮河流域飲水安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30日 07:38 京華時報 | ||||||||
本報訊 (記者 夏命群) 環保總局昨天宣布,從即日起至7月枯水期啟動淮河流域環境應急預案,以保障淮河流域群眾的飲水安全。這是我國首次啟動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國務院去年12月應急預案審定會上已原則同意《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此預案提出:“根據收集到的信息證明即將發生環境事件或發生可能性增大時,按照相關應急預案執行”。目前淮河來水量與去年同期相比銳減三分之一,56條河流的86個斷面中,劣V類水
應急期間,環保部門將聯同地方政府對重點污染企業實施限產限排和停產措施,并合理調度閘壩泄水量,同時確保城鎮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和達標排放。 -對話·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 淮河治污目標暫難實現 記者:環保總局為什么在這個時候啟動應急預案,淮河水質是否出現了污染事故? 潘岳:不能這么說。啟動預案是依照有關規定實施的,主要是根據淮河當前的總體水質來作出的,這并不表明淮河水質一下就從Ⅳ類全部下降到了V類。 記者:“十五”臨近末期,淮河治污工程建設能否達到預期? 潘岳:目標難以實現。如今,距“十五”規劃還剩8個月,而治污項目僅完成35%,投資僅完成41%,許多工程治污措施落空,老賬未還又欠新賬。 記者: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潘岳:首先是資金嚴重缺乏,有60%的資金未到位;其次就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一些地方政府負責同志甚至充當排污企業的保護傘;再者就是法律賦予環保部門的執法權限有限,使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的老問題更加突出。還有一點就是,水環境監管職能交叉,體制不順,環保部門對水污染防治難以實施統一監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