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只為政績 我國外資資金流動形成怪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8日 03:29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陸錦東 霍朗 發自重慶 在重慶市昨日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引入新機遇的論壇上,來自國際清算銀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的高級經濟學家馬國南(DR. Guonan Ma)對目前中國國內各地以招商引資作為政績的做法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大量的外資對中國的高儲蓄率構成了極大的影響,會使中國企業的融資渠道更為不暢。
他說,國際清算銀行的職責本來就是協調制訂各國中央銀行的游戲規則,各國的融資狀況更是他們關注的重點,融資效率的好壞對各國經濟的再發展非常重要。融資就是將有剩余的錢轉到有用的人(企業)手上,但目前中國往往認為融資等于投資,而忽視了消費也是融資的一種方式,導致了國內儲蓄率太高,沒有發揮出儲蓄的融資作用,反而舍本逐末,以吸引外資作為主要的融資渠道。 馬先生說,企業融資應有三個主要渠道:一為企業、個人的內部資金,管理好企業內部資金流量;二為股本融資;三是用債務找錢。但現在國內A股市場有最好的交易所硬件,但股市質量最差,在債券市場上銀行債券有2萬億元,而公司債券僅300億元,融資非常有限。 于是地方政府把目標鎖定在外國直接投資上,并把招商引資作為政績,競相攀比。 無可否認,外資會帶來技術、管理和市場,當一個國家國內儲蓄不足時可作為彌補,但現在中國的儲蓄余額太高,就不一定非要依靠招商引資作為融資的法寶。而且現在的外資資金流動已經形成了一個“怪圈”。即外國投資由美元形式進入人民銀行(人民銀行支付人民幣)——人民銀行用美元大量購買美國國庫債券——美國銀行又將美元提供給海外投資者和跨國公司——海外投資者和跨國公司又將資金投入中國。 外國直接投資要有10%以上的回報,令馬先生更擔心的是一些地方為了引進外國資金,扭曲生產資料價格(包括土地、人力資源、原材料等),對當地生產要素的發展肯定是不利的。 馬國南說,所以中國需要加強銀行資產的質量,用好儲蓄這一手段,打破吸引外資融資的怪圈。 相關鏈接 今年1月2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04年度中國經濟運行數字,其中全年實際利用外資60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3%。截至2004年底,全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已達5621億美元。自2003年超越美國以來,中國再次成為世界上吸引外來投資最多的國家。 根據今年1月26日召開的“跨國公司在中國——科學發展觀與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社會責任”研討會的數據:目前,中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10%左右靠利用外資實現,外資企業進出口總量占全國總量的50%以上,繳納稅收占全國稅收的20%以上,吸納就業人口達2200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