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授談匯率報復:中美都在選擇于己不利策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7日 15:26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唐學鵬 廣州報道 4月24日,就“中美匯率報復案”問題,美國托列多大學經濟學教授張欣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張欣,密歇根大學博士,現任美國托列多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是華人經濟學家中比
張欣認為,實際上,人民幣升值對中國來說是“利大于弊”,對美國來說是“弊大于利”。讓人感到滑稽的是,中國拒絕升值,而美國卻壓迫中國升值,“大家都走到了自己利益的反面”選擇了“對自己不利的決定”。從某種意義上說,張欣表達的觀點,能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中國匯率爭論的深度和走向。 一次性上調匯率,然后守住 《21世紀》:據說美國財政部可能計劃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這似乎讓人覺得美國政府和國會的態度越走越近,好像要把匯率報復變成現實? 張欣:這個消息見諸中國的報章。但我還沒有看到美國政府方面確切的態度。 《21世紀》:你覺得中國的匯率是低估了? 張欣:是的。我在《中國經濟研究》上專門對中國的匯率低估水平做了一個測算。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同時考慮Balassa——Samuelson效應,我采用了回歸分析的方法,我的結論是中國的幣值大約低估了22.5%。而且我覺得中國的匯率必須調整,而且,宜早不宜遲。 《21世紀》:這好像同最近來華訪問的很多外國經濟學家的言論有所不同?無論是蒙代爾還是麥金農,他們都覺得中國不需要調整匯率? 張欣:蒙代爾是最佳貨幣區域理論的創始人。他提倡擴大美元化區域,建議亞洲國家釘住美元,包括人民幣釘住美元,形成一個大美元區。麥金農反對的是讓人民幣對美元隨時自由浮動,但是他并不排斥人民幣可以在某個時期根據需要對匯率做一次性調整。 《21世紀》:你覺得中國匯率應該如何變動? 張欣:人民幣應該升值。我的論文里已經說了,人民幣的確被低估了。經濟學有一個簡單的道理,就是價格不能背離均衡水平太久。扭曲的價格意味著巨大的機會成本和效率損失。市場會遲早迫使價格回歸均衡水平。這不是面子問題,不是說升值了就是中國政府對國際外匯吵架的“熱錢”服輸,而是一個實際的理性的利益權衡問題。 但是我反對采用“自由浮動”或“擴大貨幣浮動區間”的做法。國際外匯市場和匯率有特殊性,不是一個穩定的均衡體系,其中投機的因素在短期匯率波動上起舉足輕重的作用。當一個低估或高估的貨幣向均衡調整時,投機的因素會導致匯率過分調整。讓人民幣自由浮動會導致匯率激烈動蕩。中國經濟承受不了。人民幣浮動區間的擴大也不可取。一旦放開浮動區間,熱錢大規模涌入炒人民幣,在區間內人民幣馬上漲停板。那么下一步中國將如何應付?如果繼續擴大區間,引起更多的買進預期,引來更多的熱錢,又造成下一輪漲停,給人民幣帶來更大的壓力。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會由于浮動區間的擴大而漸少,反而更大,使局面更被動。如果浮動區間放開得特別大,這又同完全浮動匯率沒有什么區別。而完全的浮動匯率將會給中國脆弱的金融體系以災難性的后果。 我認為,最簡單易行也是最佳的方案還是,中國應突然在某一天對人民幣匯率宣布一次性調整到位,并且宣布這個階段再也不動了,下次調整則要等到某個不確定的將來。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讓市場投機者預測,從而切斷事先和事后炒作人民幣的預期。上調后繼續釘住美元,因為美元還是世界的主要結算貨幣和儲備。一次性上調大概7%左右,并不是22.5%,這是因為對可能發生的計算和執行錯誤留有余地。 失業與升值的關系 《21世紀》: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利在何處? 張欣: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改善貿易條件,人民幣更值錢了,在對外貿易上買東西就更便宜了。這一點對目前的中國進口非常重要,因為石油和鐵礦石,木材都在漲價。中國承受的壓力很大。如果匯率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緩解進口物資的價格壓力,對中國降低通脹也非常有好處。 人民幣升值還可以降低人民幣匯率隱含的機會成本。中國為了維持人民幣利率,一年購進1000億美國債券和美元,而美國的債券利率水平是非常低的。現在等于中國每年以低利優惠貸給美國1000億美元。美國大約和中國的利率相比低了1%左右。假設中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價值5000億美元,光利差的損失就是50億美元。另外,人民幣上升還可以降低中國外債的付息償還成本。 《21世紀》:人們對人民幣升值的一個疑慮就是,它將會造成失業,尤其是打擊那些勞動密集型利潤單薄的產業的出口,比如玩具和服裝。出口的萎縮將導致工廠關閉,失業問題嚴重,會引發社會問題? 張欣:是的,人民幣升值當然也會有一些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憂慮是失業。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升值的最大擔憂,是升值可能引起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導致失業增加,對目前城市已經嚴峻的就業形勢雪上加霜。這個擔憂,現在已經沒有多少道理了。 第一,假如人民幣升值,它只能影響中國國內附加值這一部分。對很多中國的加工貿易出口產品來說,這還不到價格的30%。人民幣的升值10%, 中國出口品的價格上漲只有3%。由于中國制造業的工資很低,平均小時工資只有1美元。美國是16.15美元。 第二,中國產品主要輸向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這些出口產品多為必需品和低價商品,它們的需求彈性很低。人民幣的適度升值不會對他們從中國進口數量需求造成多大影響。 第三,我在上面說過,光是利差損失一年就是50億美元,這遠遠超過了失業的損失。中國有600萬登記失業人口,等于每人每年能分到7000元人民幣,不就把他們的失業保障大大解決而有余?調整匯率可以彌補這一塊的機會成本損失。況且,現在美元看跌,中國政府手持的這些美元債券的市場價格的下跌,會比利差的損失還大。 《21世紀》:過去美國曾經逼迫日元升值,似乎也沒有減少美國對日本的逆差? 張欣:對。日本在廣場協議之前,一美元兌360日元,廣場協議后,日元不斷升值,最高的時候一美元兌80日元。結果怎么樣?美國對日的貿易逆差還是在上漲。這個結果讓那些逼迫日元升值的美國人感到事情沒這么簡單。 《21世紀》:你覺得美國的議員在選擇對自己不利的博弈? 張欣:這主要由美國的政治博弈結構決定的。 提出紡織品匯率報復案的議員,有一個就是我所在的俄亥俄州的。俄亥俄州是一個工業區,這幾年,大家直觀地看到俄州制造業一個工廠接一個工廠地關閉,很多俄亥俄州人覺得這是由于中國價格低廉的產品競爭所致,俄亥俄州的議員壓力很大,他們必須要給自己的選民一個說法。而美國政府則考慮得比較全面。因為政府同時要解決的有諸如財政赤字和利率水平的問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布什總統否決了法案,國會還可以根據程序強制推動這一法案。雖然要遠比第一輪艱難,但也是存在某種可能性的。 《21世紀》:如果堅持不調匯率,中國將能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制度嗎? 張欣:我覺得中國政府應該把握住政治主動權。升值對中國經濟并非是壞事,而且可以安撫美國選民,贏得更多的議員和政府官員幫中美經濟合作關系說話,這何樂而不為呢?可以預計,接下來美國國會還有其他對中國出口不利的法案提出。諸如家具、汽車零件、電子零件,然后,歐洲議會也會有類似法案跟上。然后其他競爭國家甚至土耳其等也會跟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