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線步入轉型軌道的布吉街道
編者按:一個僅有86.6平方公里的街道,竟容納了2000多家工業企業,其中一半以上是民營企業,逾100萬人口在此居住;一個普普通通的新城區,經濟總量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遞增,僅2004年GDP就達到218億元,上繳利稅38.01億元,相當于一個內地中等城市的經濟規模;不僅眾多打工者在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還有更多科技人才來這里發光發熱,海外企
業也爭先恐后來這里投資辦廠。布吉經濟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產業結構調整,從經濟政策干預到深化政府服務職能,從勞動密集型到資本密集型的過渡,從狠抓效益布吉到創建和諧街區———無一不昭示著銳意改革、勇于創造的布吉精神。布吉的發展成就離不開開拓進取、敢于創新的管理層和民營企業家,正是施政者與實干家的通力協作,正是創造環境與創業干勁齊頭并進,造就了騰飛的布吉經濟。而今的布吉,已形成了民營企業、民辦教育、大芬油畫產業三大民營產業集群。
1.體制轉化
“撤鎮設街”,布吉邁入新時代
2004年8月26日,是布吉發展史上值得大書一筆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布吉正式舉行“撤鎮設街”掛牌儀式。中共布吉街道工作委員會、布吉街道人大工委、布吉街道辦事處、布吉街道紀工委、布吉街道人民武裝部相繼成立。同年9月15日,布吉街道管轄的15個行政村全部“撤村設居”,而布吉也同時告別鎮建制,邁向城市化進程。12月27日,改制后的14個社區股份公司掛牌。2005年是布吉“撤鎮設街”后農村向城市化轉變三年過渡期中的第一年。為了推動布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布吉街道在關注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十分注重民生、民營、民力的全面、和諧發展,它要求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公共設施、城市管理與之相配套,協調發展。在完善市政設施過程中,布吉鎮20多年來村投資、社會融資超過80億元;布吉街道創新的“高層住宅區計生管理模式”在廣東省推廣,目前正承擔著由國家計生委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合作的三個國家級計生項目的研究試點工作;2002年,布吉被評為“國家衛生鎮”;為探索城管和社會綜合治理的新路子,布吉街道定期開設“城管論壇”,街道領導、城管辦負責人與市民直接對話,采納群眾合理化建議,及時改進城管工作,創設“一條龍服務窗口”,切實為各企業和以勞務工為主的群眾服務。
2.服務轉換
從幫助到放膽放手放心
2004年,時任布吉鎮鎮長的趙燕民在一次會上表示,布吉將堅持正確的政績觀,堅持依法行政,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建設新型工業化、法制化的新布吉,創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化布吉。跨入2005年,布吉街道提出了要以構建“經濟布吉、文化布吉、法治布吉、和諧布吉”為目標,力爭實現城市化后布吉街道三個文明新的跨越。為廣開言路、廣覓良言,布吉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于今年年初舉行了“我為布吉發展獻計獻策”的活動,得到了機關各部門、街道單位和駐街道有關單位廣大干部職工的熱烈響應,匯集各類建議意見230多篇。在布吉,和諧與發展是一脈相承,街道辦主要有五大舉措完善為民營企業的服務模式:一是提供全程貼身服務,如為迪平紙業、創嘉等10多家民營企業提供全程服務,協助辦理企業產品標準備案、進出口產品商檢手續,協助新辦企業和轉換性質企業辦理環保、消防等手續;二是加強與職能部門的業務合作,如結合“稅收宣傳月”,與布吉國、地兩稅部門聯合舉辦稅法知識講座,現場解答企業納稅疑難問題,解決企業納稅疑難;三是鼓勵民營企業創品牌,申報省市名牌產品,如推薦康利石材等企業申報廣東省名牌產品等;四是加強民營企業的維權工作,沙灣某高科技企業一名副總利用其掌握的企業核心資源,突然另立門戶,嚴重干攏了該企業正常運營,布吉民營辦全力協調市工商局、公安局立案偵破,維護了企業權益,促進了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的正常進行;五是積極組織和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各項展會活動,提供企業交流的平臺,如先后配合區經貿局、人事局、海關等部門,組織10多批次企業參加高交會、人才與智力交流會、中博會等。布吉駿騰發企業老總對記者說,布吉街道“幫助到點,扶持到位,關懷到心”,每次回到這里,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娘家一樣。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布吉街道先后設立了外經服務中心和民營企業管理辦公室,為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提供服務。尤其是近三年來,布吉街道辦進一步加強了對民營經濟的規劃和布局,街道財政專門撥出1000萬元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基金,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布吉還率先成立了深圳市第一家“鎮”級民營企業協會,為民營企業活動提供了舞臺。布吉民營企業在優良的環境中獲得了快速發展,生產電腦顯示器的康冠公司去年追加投資3.5億元,生產電源的馳源公司追加投資4億元,生產家用電腦的新天下集團追加投資13.5億元。除了大型民營企業的發展,布吉也逐步形成了民營經濟發展的第二梯隊,產值在1000萬元~3000萬元之間的企業約有300多家,占民營企業總數的1/3,它們為布吉民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勁。從1998年開始,布吉就對民營經濟發展實行“三放”:放膽、放手、放開。放膽就是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觀念,體現做大做強民營經濟的決心,給民營企業家吃了“定心丸”,“放膽”在布吉發展。放手就是政府對企業少干預,多服務,通過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規范化、專業化的服務。放開就是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許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凡允許外資經營的,都向民營企業開放;凡國有和集體資本退出的,都支持、鼓勵民營企業大膽進入。不難想象,在“幫助到點,扶持到位,關懷到心、放膽、放手、放開。”的條件下,布吉的民營企業老板是如何的舒心和有信心,政府、企業、社會三者也是在這樣一種氛圍中和諧共生。
3.產業轉型
由一般加工業向高新產業過渡
布吉走出了新型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發展道路,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實現了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產業的轉變;二是實現了以外資為主向民營與外資并重的轉變;三是實現了以工業化帶動農村城市化的轉變。通過招商引資和扶持發展相結合的手段,布吉引進和培育了一批民營資本、技術密集型民營企業,如1999年引進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002年引進的新天下集團有限公司,還有本地發展起來的如生產各類專業電源的馳源實業有限公司、生產電腦顯示器的康冠電腦有限公司等。從而實現了勞動密集型企業和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并存,共同發展的局面,這不僅使布吉傳統工業化階段下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方式處于低下水平的狀況得到了根本性改變,同時也更為布吉明天創造國內、國際知名品牌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以華為、新天下為代表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以大芬油畫為代表的文化產業以及民辦教育已成為布吉街道城市化進程中價值不菲、形狀各異的三塊璞玉,同時也勾勒出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民營經濟發展最生動的色彩。2004年,布吉以信息產業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轄區工業總產值約七成,民營經濟在工業總產值所占比重為64%。布吉民營經濟的發展道路不同于國內其他沿海地區的發展模式。它的成長源于民營企業充分利用了深圳經濟特區毗鄰國際市場的區位優勢,在外向型經濟高度發達的基礎上,透過外商直接投資的“知識溢出”效益快速成長起來的。布吉民營經濟發展的起點高,從一開始其產品的市場定位就與國際市場同步,為外資企業和國內大型企業整機配套生產甚至直接出口。同時布吉生產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多半是在向當地外資企業學習并與之競爭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1993年成立的康冠公司,從小規模代理銷售電腦配件起步,后轉向顯示器生產,經過幾年的學習、模仿和競爭,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已經趕上并超過了外資企業同行。2004年產值超過10億元,顯示器產量全國第一、全球第六。
4.觀念轉變
為“贏利”辦學走向“榮譽”辦學
民辦教育已成為布吉民營力量中最生動、最充滿活力的生力軍,這支生力軍正在塑造布吉的未來。在布吉,民辦教育從幼稚園到職業專科學校一應俱全,其數量與公辦學校平分秋色,并大有后來者居上的勢頭。可以說,布吉民辦教育為政府分擔了90%的職能,同時更解除了因大量外來工子女不能就學而可能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據布吉街道教育辦統計,全街道公辦中小學15所,在校學生2萬人。而社會辦學呈逐年擴大趨勢,2004年各類民辦學校30多所,在校學生4.2萬人,遠遠超過公辦學校。以東升、龍嶺、愛義為主的特色民辦中小學校逐漸成為社會力量辦學的亮點。記者從東升、愛義、龍嶺等民辦學校采訪后的感覺和所看到的事實是,雖然投資教育的民企老板大多自己從來沒有搞過教育,有的甚至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他們大多熱愛教育事業,在教育孩子們的同時更教育了他們自己。在布吉,民辦學校的教育質量明顯提高,而投資教育的民企老板其商業意識卻大不如從前已是不爭的事實,他們向教育的投資遠遠勝過回報。這點可以概括為“贏利”辦學走向“榮譽”辦學。愛義學校于1997年開辦,是布吉第一批民辦學校之一,其董事長趙義良先生是一個從小農貿市場走出來的教育投資家。當記者問及他現在對民辦教育投資回報的看法時,他說現在辦學基本上沒有經濟收益,而從經營的角度來看,是在其他領域贏利填補教育行業的投資,最大的欣慰是通過辦教育,贏得了榮譽提高了自己。他說,由于自己上學少,現在就靠辦民辦教育來彌補這個缺憾,對教育的投資虧一點也值,當初啟動資金200萬,現在累計投入1000多萬,三年辦學就上了區級學校的等級。布吉龍嶺中英文學校的投資人易慶盧先生投資民辦教育做法更是讓真正的生意人大跌眼鏡,1999年以來,他投資了2000多萬用于龍嶺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但是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學生卻只多收了300多個。明眼的生意人不算都清楚,這樣的投資與回報是不會打在他們的算盤里的,而易慶盧先生卻義無返顧地這么做了。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 布吉的經驗非常好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在“2004年(中國·布吉)沿海新型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發展模式高層論壇”上談到政府與企業間互動關系時說: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需要有政府和政策的支持。在布吉的發展中,政府的政策起了重要作用。新興產業的發展,民營經濟的壯大,沒有當地政府在經營環境、投融資、用地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是很難實現的。布吉政府通過提供一個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實現了政府與企業的互動,特別是實現由加工貿易向民營制造業的轉變。政府不僅為民營經濟創業、創新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環境,也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創造了良好環境。目前全國能實現這“兩個轉變”的地方還極少見,布吉能做到這一點,經驗非常好。布吉發展模式表明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新世紀、新階段我國工業化發展的唯一正確的戰略選擇,布吉在促進加工貿易落地生根、轉型升級的發展戰略中具有重大的示范作用,學習推廣布吉發展模式有重要意義。
(穗風/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