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天一 發自上海
商務部原定于去年12月發布、但至今仍未見出臺的直銷法,因出臺謹慎而備受關注。
4月19日,隨著國內首家直銷試點企業———雅芳公布方案細節,這部關系到中國內地直銷市場開放和進一步打擊非法傳銷活動的法律,已漸行漸近。
4月22日有消息人士透露,直銷法規現正處在“研究論證”階段,預計在6月前后直銷法規將出臺,8月前后開始施行。
“試點先鋒”面臨挑戰時間非常接近于巧合。4月24日,也就是在宣布直銷試點方案后的第五天,一向低調的雅芳在上海舉行了公司歷史上少有的大規模品牌推廣活動:在配合一款色彩全效唇膏上市的同時,首次在內地市場推出彩妝代言人徐熙媛。記者獲悉,大規模的廣告與市場投入也開始在內地市場全面鋪開。
“公司今年僅在彩妝方面的廣告投入將達到9位數!毖欧即笾腥A區市場部副總裁葉靖慧告訴記者,該數字將比去年翻一番。
“直銷試點模式令雅芳在市場與策略等方面面臨巨大挑戰”,對于雅芳所采取的罕見品牌推廣舉措,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胡遠江如是評價。他同時表示,“只有當雅芳的試點結果既保持了直銷行業的活力、又維護了行業秩序健康發展時,這個試點才能算是有成效的!
根據4月19日雅芳大中華區總裁高壽康在廣州公布的直銷試點方案,雅芳將招募不超過3000名直銷員,在3至5個月后于北京、天津和廣東三地試點單層直銷;推銷員報酬比例不超過25%上限,并且不允許團隊計酬方式;將2000萬元人民幣保證金存入指定銀行。
胡遠江指出,目前雅芳面臨的是大量專賣店與直銷人員兩套體系間的沖突,現在雅芳在全國已擁有6300多家專賣店和1700多個美容專柜。
此外,25%的單層計酬模式,使得雅芳在招募銷售人員方面也不具備競爭力。據記者了解,最高25%的提成比例在直銷行業非常低,業內其他企業的標準約為45%,有的甚至超過了50%,并且,政府在給予雅芳直銷試點資格的同時沒有禁止其他直銷企業停止業務,這意味著,雅芳的直銷隊伍能否招到合乎各項標準要求的銷售人員也將是挑戰。
對此,高壽康坦言,國家相關官員曾對他表示,中國直銷市場一定是要開放,希望雅芳公司盡快制定出辦法,不是為了雅芳的利益,而是希望雅芳提供試驗的平臺,研究出適合中國國情、符合企業利益的直銷辦法。
另一位熟悉立法情況的人士告訴記者,在直銷立法爭論中,銷售人員傭金比例、銷售層次以及保證金三大問題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在雅芳所公布的試點方案中,2000萬保證金、注冊資本不低于8000萬等標準與制定中的直銷法核心內容相差不多。
多層模式的誘惑不過,該人士向記者透露,雖然“試驗先鋒”雅芳所進行試點的模式是單層直銷,但其對多層次模式卻是甚感興趣,公司向國家所申請的也是多層次直銷模式。
對于單層與多層直銷模式的區分,中國直銷傳播網CEO王萬軍表示,其核心是看該公司的獎勵制度是如何制定的,只有獎勵制度才能真正說明企業到底是采用單層次還是多層次。記者隨后從另一家公司的徐阿姨處了解了更多關于多層模式的計酬情況。
在該公司的銷售大廳,這位看起來年約六旬、但精神飽滿的徐阿姨向記者表示,公司獎金計酬標準涉及5種13項獎金,而且級別越高獎金越多,其中僅銷售傭金便分6個等級:1600元提成3%、4800元提成6%、9600元提9%、19200元提12%、32000元提15%、56000元提18%、80000元提21%。
記者獲悉,如果整個團隊的銷售收入達到4800元,即可得到288元傭金,而其中記者銷售了1600元,就可按照3%的提成標準獲得48元傭金。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這種多層次直銷模式是通過發展下線的方式,使得銷售隊伍可以迅速擴張,實現銷售量的迅速增長,對于公司這是擴大銷售量的絕佳銷售模式。
“雅芳在國內每年近20億的銷售與安利每年200億的銷售相比,多層次直銷所能帶來效益就可見一斑!敝变N業專家、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劉忠律師向記者表示。
另一組數據也顯示了同樣的問題:從2004年起,雅芳在臺灣地區的直銷模式已從單層次轉為多層次,直接原因就在于單層次直銷所能帶來的利潤跟多層次無法比擬,轉型當年雅芳在臺灣地區的業績就猛增了20%。
記者獲悉,多層模式也是國際直銷主流模式,在全世界900億美元的直銷市場中占據了80%-90%的份額。目前,在中國運作的相關企業,90%以上都采取多層次銷售模式,而在1998年后選擇“店鋪+雇傭推銷員”模式的安利,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記者也留意到,在4月19日當天的試點方案說明會中,高壽康曾表示,如果將來政府允許,雅芳不排除運作“多層次”模式。
非法傳銷陰影猶在為了兌現中國加入WTO協議中第310條款載明的“開放無固定地點分銷領域”的承諾,中國政府從2002年2月起,開始做直銷立法的準備,直銷法在2004年內出臺也曾一度被視為“板上釘釘”的事。
一方面,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時承諾,要在三年內放開“無店鋪經營”的限制,據此,中國入世三周年的2004年12月11日便被視為直銷立法的“大限”;另一方面,2004年2月9日,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鄧湛在中美商務理事會經貿座談會上宣布:“中國有望于年內制定直銷業相關法律。”
2004年11月,直銷法規最終確定由主體《直銷管理條例》、配套法規《推銷員培訓管理辦法》和《反金字塔欺詐管理條例》三部分組成,但直銷法沒有在2004年如期出臺,立法部門對這部法規的謹慎態度也由此一覽無遺。
“既要開放直銷市場,又要保證監管、打擊非法傳銷,政府面臨兩難選擇!眲⒅腋嬖V記者,直銷法之所以遲遲難以出臺,主要是政府擔心出現“一放即亂”的局面。
記者了解到,因為對直銷立法的預期,在2004年,直銷業已是風云四起,尚未出臺的《直銷法》甚至被誤解為傳銷解禁的信號,非法傳銷死灰復燃。據統計,去年全國工商部門共查處傳銷案件1400多起,搗毀傳銷窩點1萬余個,遣散傳銷人員18萬人以上。
而事實上,自從1998年禁止傳銷之后,非法傳銷一直都沒有停止過。首先在國內曝光的大案有1998年底到1999年在重慶、長沙的“天然麗莎國際集團綠色經典公司”、“百順日合”、“興田加盟連銷”等地下運作、異地炒作的“老鼠會”組織;接著1999年、2000年以至到2003年,國內先后出現過“華良消費聯盟”、“得利卡友”、“申奇”、“直復營銷”、“武漢新田”、“深圳文斌”等全國性的非法傳銷大案。
有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底,全國各地發生各種利用非法傳銷、變相傳銷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案件近500起,參加各種非法傳銷的人員百萬人次,非法經營額達近百億元;2001年,我國共查處非法傳銷案件2400多件,取締傳銷窩點2500多個;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全國共查處傳銷案件2797起,取締傳銷窩點1.1萬個,遣散傳銷人員20多萬人次,移交公安機關案件248件。
據長期關注直銷業的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副教授黎少華調查,目前非法傳銷和處于灰色地帶的傳銷企業有幾百家之多,而且企業的規避方式、非法傳銷操作方式相比1998年之前更為復雜,監管的任務變得更為艱巨。
據美國波士頓Negron咨詢公司預測,在未來5年內,直銷業在中國的規模將達到70億美元,這將使中國的直銷業規模成為世界第三,僅次于美國和日本;業內專家則指出,中國擁有400億元的直銷市場,立法之后,這個市場還會繼續以超過25%的速度增長。
“如何能有效規范開放后的市場,成為立法部門最大的擔憂,”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
監管難題考驗立法胡遠江向記者表示,目前具體的立法難點體現在層次模式、計酬傭金標準和保證金三個問題,而其中層次劃分是主要問題。
在雅芳成為首家試點企業之后,一場最后的游說與博弈正在悄然進行,希望政府能在立法中,對團隊計酬模式進行適當的保留。此間有消息稱,4月13日,國家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召集有關政府部門和安利等企業代表就多層次直銷模式進行研討。此外,眾多多層次直銷企業正在游說政府。
一家多層模式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在政府沒有出禁令之前,我們仍按目前的模式運作。當然眾多企業仍在盡最后的努力,否則生存都成了問題”;而希望發展記者成為其“合作伙伴”的徐阿姨則安慰記者放心,“公司方面說正在和政府協商,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另一位知情人士4月22日向記者透露,直銷法規現在正處“研究論證”階段,國務院法制辦此段時間將繼續召集相關單位和人員舉行研究論證。經過嚴格的研究論證程序后,國務院法制辦將對直銷系列法規送審稿進行修改,形成行政法規草案和對草案的說明。該人士估計,預計在6月前后直銷法規將出臺,8月前后,直銷法規才能施行。
胡遠江向記者分析,尚未出臺的直銷法中,雅芳試點模式中25%的上限可能會有突破,并且可能允許有銷售層次存在,將會是有所限制的多層次模式。
劉忠則表示,中國直銷行業將會是逐步放開的進程,多層次是必然的,主要是具體時間問題。不過,他表示,無論模式如何,“在管理成本上,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投入成本將很高”,政府監管將面臨巨大考驗。
他告訴記者,直銷之所以在西方國家能夠正常發展,而到了中國卻屢屢滑進金字塔式傳銷的騙局,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直銷人員的出發點與顧客群不同。
記者獲悉,在國外,直銷從業人員多數是兼職,因此其心態相對平和;但在國內,直銷業則成為專職者投資或是賺錢的一個主要途徑,其違規的內在沖動比兼職者強得多。與此同時,國外直銷市場相對成熟、穩定,而中國則正在經歷激烈的社會分化和變遷,直銷員弄虛作假敗露的幾率相對較低,機會成本也低。此外,中國這個“熟人社會”雖然被業界普遍視為直銷發展的沃土,但同時也加大了規范直銷業的難度。
這些均意味著:至少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中國直銷立法者必須比其國外同行更強調規范、監督。
“雖然市場不成熟,但國家必須要開放這個市場,這是政府的難處!眲⒅艺f。
直銷立法12年風雨
本報記者 吳天一 發自上海
在中國,直銷的發展一波三折,中國政府對待直銷業的態度也經歷了從最初的開放,到后來的緊縮、直至完全禁止,再到逐步放開的過程。
由亂而禁
1992年,雅芳率先將直銷這種全新的銷售模式帶入中國內地市場。然而,在高額利潤的刺激下,各種規范的直銷企業、不規范的非法傳銷組織隨后紛紛出現,截至1993年,全國誕生傳銷公司近200家,從業人員不少于100萬,并迅速在30多個城市蔓延擴張。一時間,中國直銷行業魚龍混雜。
1994年,中國政府開始對直銷市場進行評估和管理,上海、深圳、廣州等地政府有關部門開始組織人員,專門草擬有關管理辦法。同年8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出233號《關于制止多層次傳銷活動中違法行為的通告》,9月再次發出240號《關于查處多層次傳銷活動中違法行為的通知》。此時,中國政府對待傳銷業的態度也沒有完全排斥,而旨在打擊傳銷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到1995年,國家工商機關查處傳銷欺詐案10多起,涉案人員上萬,平均每起案件涉及數百人。
199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停止發展多層次傳銷企業的通知》,國家工商局發布《關于審查清理多層次傳銷企業的實施辦法》,開始限制多層次傳銷企業的發展,進行清理整頓。1996年4月,中國政府首次批準了41家傳銷企業開展傳銷業務。
但非法傳銷的勢頭不但未減,反而愈演愈烈。面對當時的情況,1997年1月10日,國家工商局頒布《傳銷管理辦法》,這也是我國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給予傳銷合法的地位,同時對傳銷企業的設立運作、傳銷員的資格和管理作了嚴格的限制,并且有一些法律責任條款保證對傳銷活動的監控。
然而,該管理辦法并沒能防止傳銷企業脫離依法發展的軌道。熟悉當時情況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當時傳銷行業的混亂局面超過了之前的任何時候,相關統計數據也顯示了這一情況:1997年,國家工商局查處案值在100萬元以上和在全國影響較大的傳銷案件25件,比1996年激增108%。
當非法傳銷成為牟取暴利的工具,很多人被非法的傳銷活動蒙騙、弄得傾家蕩產時,中國走上了“打擊非法傳銷”之路。1998年4月18日,在多次調整都未取得明顯效果的情況下,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全面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規定自通知發布之日起立即停止傳銷經營活動。
逐步開放
兩個月之后,國家出臺了《關于外商投資傳銷企業轉變銷售方式有關問題的通知》,安利、雅芳、玫琳凱、中山市完美日用品有限公司、特百惠和日暉等10家外企在與政府進行溝通后,被批準改用“店鋪+推銷員”的方式轉型經營。
2001年,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時作出承諾,對“無固定地點的批發或零售服務”3年內取消“市場準入限制”和“國民待遇限制”。根據該承諾,從2002年2月起,中國開始做直銷立法的準備工作。同年2月21日,中國再次發布《關于〈關于外商投資傳銷企業轉變銷售方式有關問題的通知〉執行中有關問題的規定》,對轉型企業中雇傭推銷人員的方式、報酬、合同訂立等方面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再次強調店鋪經營。
2004年2月9日,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鄧湛在中美商務理事會經貿座談會上宣布:“中國有望于年內制定直銷業相關法律!蓖11月,直銷法規最終確定由主體《直銷管理條例》、配套法規《推銷員培訓管理辦法》和《反金字塔欺詐管理條例》三部分組成。
2005年4月7日,雅芳獲得中國首張直銷試點牌照。4月22日,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預計直銷法規6月份可公布,8月份有可能實施。
名詞解釋
直銷與傳銷之分
在英文中,“直銷”和“傳銷”是同一個詞,都稱為“DirectSelling”。按照計酬方式的不同,直銷又分為單層次直銷和多層次直銷,于是一些國家和地區習慣于將“單層次直銷”稱為“直銷”,而將“多層次直銷”稱為“傳銷”。但在國際市場,二者都統稱為“直銷”。
在中國內地市場,最早通常將“直銷”統稱為“傳銷”。由于營銷方式運作上的特殊性因素而致,這一銷售模式在國內往往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慢慢演變成“金字塔”推銷騙術的代名詞。
1998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隨后,國家在禁止傳銷的同時,又批準了10家外資公司在中國內地設立直銷企業,從此,“直銷”和“傳銷”兩個名詞便分別成為了合法與非法的代稱。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4月25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