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報網4月24日訊(記者 王紹兵 陸守平):
23日下午,博鰲亞洲論壇2005年年會舉行高層部長級論壇,七位部長級高官從公司治理等角度縱論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的挑戰。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
不要把公司治理只當時尚詞匯
周小川在論壇上認為,在當前,公司治理僅僅是一個時尚的詞匯,公司治理的真正含義卻并沒有被大家所了解。周小川以產生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根源為例,闡述了公司治理與各國文化、傳統、發展路徑密不可分,因此各國的公司治理就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各國特色,而各國對本國特色與國際原則的結合并沒有完全把握,這就造成了各國對公司治理的不同認識,也就使得亞洲各國并不完全認同OECD關于公司治理的五項原則。
周小川還說,在中國,公司治理已經成為企業改革中的重點,但公司治理在中國還處于一個摸索階段。
奧地利聯邦經濟和勞工部長馬丁·巴滕斯泰因
經濟發展必須平衡
馬丁·巴滕斯泰因也表示,公司治理不僅僅是亞洲的問題,是全球經濟都存在的問題。馬丁·巴滕斯泰因同時還說,近兩年,全球GDP和貿易的增長是10多年來少見的,雖然今年的第一季度有所下降,但東亞和南亞仍然是經濟高速增長的地區。從長遠來看,世界經濟的發展必須是平衡的,可持續發展的,各國都應當確保消費和積累的平衡,這需要加大對全球市場的改革。
馬丁·巴滕斯泰因還談到了經濟一體化的問題,他說,亞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各個國家都應當用長遠目光來看待問題。
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
建立公平自由的全球經濟體系
廖曉淇說,實現世界的共同發展,除了各國的自身努力外,還需要建立資源充分流動、市場相互開放的公平自由的全球經濟體系。為此,需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努力。
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應該終止對世界貿易造成嚴重扭曲的農業補貼,取消對發展中國家優勢產品的結構性高關稅,避免技術性貿易措施對世界貿易造成的障礙,并為發展中國家提高貿易和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本和技術支持。
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也應該轉變觀念,逐步開放國內市場,切實保護知識產權,尤其是要避免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和經濟發展設置壁壘。
日本經濟產業審議官日下一正
亞洲不應只是“外包裝”
日下一正認為,東亞國家的經濟增長很大部分是由于出口造成的,利用的是自己的勞動力成本,但亞洲不應只是“外包裝”,應當培育自己的內部需求。他還表示,經濟發展越快,能源的需求就會越大,對環境污染就會更加嚴重,東亞應采取切實措施面對能源所帶來的挑戰,在節約能源上加強技術開發,建立環境保護措施,與能源輸出國建立對話聯系。
伊朗外交部副部長阿里·馬加迪:
全面加強能源對話
阿里·馬加迪說,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伊朗在過去的一段時間發生了多次戰爭,但伊朗也正積極投身到世界經濟當中。伊朗有很大的石油儲量,可以在亞洲發展中擔當很重要的角色,提供發展所需要的足夠能源。從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能源的依賴上看,這需要進一步加強能源方面的合作,消費國和生產國應當建立一個對話機制,伊朗邀請亞洲的國家和企業共同去實現這一目標。
韓國國際經濟和貿易大使玄定澤
不要讓窮國幫富國
玄定澤認為,世界經濟增長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貿易和資金流動的不平衡。當前的經濟形式是發展中國家在向發達國家提供資金,這樣很有可能使國際金融市場在突然間崩潰,美國等發達國家應當用價格來控制和調節,盡量減少國民的消費,增加積累。
玄定澤還說,亞洲地區一體化進程有可能進一步拉大,因此應加大東北亞國家的合作與對話。
阿富汗副總統卡里姆·哈利利
窮國也能為經濟發展作貢獻
卡里姆·哈利利說,戰爭讓阿富汗變得更加貧窮。亞洲的發展不應只關心發展快的國家,貧窮的國家更應當受到關注,他們也會為全球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不解決他們的問題,亞洲的經濟發展問題就很難得到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