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博鰲亞洲論壇2005年會 > 正文
 

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表演講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3日 20:28 《WTO經濟導刊》

  博鰲亞洲論壇2005年年會4月23日上午在海南博鰲開幕。全體大會包括四大主題:亞洲的新角色、歐亞合作的未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征程、企業治理和企業競爭力。以下為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在高層部長級對話:世界經濟增長的挑戰論壇中發表演講。

  穆薩:下面請下一位發言人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廖曉淇先生發言。

  廖曉淇:女士們、先生們,很高興有機會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與大家一起探討世界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問題。在已經過去的2004年世界經濟實現了5.1%的增長是最近30年來最高的紀錄,但是最近幾年世界要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還面臨許多挑戰。不久以前世界銀行、亞洲銀行和貨幣基金組織做了一個報告,分析了今后世界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本次論壇專門探討經濟增長的挑戰問題很有現實意義。各國經濟增長不平衡成為今后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不平衡,而且發達國家之間,以及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發展也很不平衡。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一枝獨秀,日本和歐盟的發展不盡如人意,在發展中國家亞洲經濟持續發展。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很多,有內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個重要原因是能否正確認識和應對經濟全球化。正如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鄧林教授所講除非有天災人禍,世界經濟全球化不可扭轉。如果有人認為全球化是可以阻止的,他必須告訴大家,他有沒有想過組織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后果,阻止全球化無異于阻止地球的自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一直沒有改變。2004年經濟全球化的步伐重新加快,國際貿易和投資規模大幅度增加。有關國際組織統計2004年世界貨物貿易出口額達到創記錄91235億美元,同比增長21%,為1981年以來的最高增速。世界服務貿易的出口總額達到21000億美元,增長16%為1991年的最高增速,全國外國投資額同比增長了6%。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實現世界資源的優化配置,一國經濟運行的效率無論多高,發展空間無論多大總要受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只有全球資源和市場的一體化才能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和發展空間的最大化。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也十分重要,帶來了國際分工大發展,產業大轉移和生產要素大流動。為發展中國家發揮后發優勢創造了條件。經濟全球化也導致競爭空前加劇,按照優勝劣汰的原則,提高國內經濟結構常常成為世界各國痛苦又不得不做的一個事情。

  當然經濟全球化對于世界各國都是一把雙刃劍,關鍵是如何正確的應對,總結世界各類國家和地區應對經濟全球化的做法,可以得出如下的基本經驗。第一要實現經濟發展的成功就必須對外開放,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第二在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應該立足自身優勢,揚長避短、趨利避害,隨著經濟發展的進程,適時調整產業結構,爭創新優勢。第三完善的國內經濟體制是有效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前提。為此需要進行體制的改革和制度的創新。第四科技創新能力是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內容。世界任何一個國家要信在經濟全球化中長生不衰就必須重視科技、教育、人才,建立健全科技與創新體制和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實現世界的共同發展,除了各國的自身努力外,還需要建立資源的充分流動,市場相互開放的、公平、自由的全球經濟體系。為此發展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努力。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應當終止對于世界貿易造成嚴重扭曲的農業補貼,避免技術性貿易措施對世界貿易造成的阻礙,并為發展中國家提高貿易和經濟發展能力提供必要的資本和技術支持。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也應該轉變觀念,逐步開放國內市場,切實保護知識產權。尤其是要避免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和經濟的發展設置壁壘。自1978年以來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把對外開放作為基本國策,積極有效的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從1980年到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提高了36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提高23倍,經濟總規模由世界第12位提高到第7位。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6萬億美元,增長9%,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率仍然高達9%,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

  與其他應對經濟全球化的經驗相比中國的成功具有共性也有獨特性。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第一從中國國情出發,成功實現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為參與經濟全球化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證。第二把科技視為第一生產力,重視教育、重視人才為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智力支持。中國的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增加了34倍,教育經費支出增加了77倍,在校大學生人數增長15倍。第三大力積極引進國外資本。中國對外貿易總額增長55倍,累計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2000多億美元,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又增長25.6%,一至二月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8.5%。第四堅持以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為主,積極穩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有效控制對外開放的風險,避免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頻繁發生的金融風波。與歷史上許多經濟崛起的國家相比,中國的經濟發展開放性很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平均關稅總水平連年下降,已經從1992年的平均關稅水平43%下降到2001年的15%,2005年下降到9.9%,超過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10%的水平,提前實現了外交經營權由審批制向登記制的過渡。中國國內市場大幅度開放和外資大規模流入實現了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的發展。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的三年里,進口了大約1.2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全球貨物貿易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2%,中國大量外商投資也給投資的母國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并促進了這些國家產業結構提高和升級。近年來隨著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中國對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開始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資本貢獻。今后中國堅定的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與世界各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將會更加顯著,今年年底世界貿易組織的第六次部長會議將在中國香港舉行,這次會議的基本目標是為完成多哈回合的實質性談判打下堅實的基礎,中國政府將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籌辦工作,為多邊貿易體制的進一步完善,為世界經濟持續增長作出自己的貢獻,謝謝大家!

  穆薩:非常感謝廖曉淇部長。尤其是他從中國的角度闡述了世界經濟增長的挑戰,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數據,介紹了中國這些年來改革開放發展取得的成就,他這些信息對我們接下來的討論是非常重要的。


評論】【談股論金 】【打印】【下載點點通】【多種方式看新聞】【收藏】【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春意融融
綠色春天身臨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場啦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