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持續高增長CPI未急升 中國被指在掩藏通脹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0日 09:48 新浪財經 | |||||||||
政府通過價格控制手段防止一些關鍵價格影響到消費者《中國經濟季刊》主編克勞博:過去兩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率超過9%,但并未出現消費價格指數的急劇上升,遭到多方質疑。通脹數據可能遭到行政手段干預的扭曲。 作者:《中國經濟季刊》主編阿瑟-克勞博(Arthur Kroeber) &nb
過去兩年來,中國經濟均呈現了超常規的增長,增長率超過9%(很多非官方的預測為超過10%),但并未出現消費價格指數的急劇上升。去年夏天,食品價格短期內大幅上漲,將消費價格指數提高了5%,但是為了增加農業產出,中國政府通過政策手段將食品價格重新調低。到了今年1月,通貨膨脹率又回到2%以下。 是否真的調低了呢?事實上,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受到了多方質疑,質疑者包括中國人民銀行,該銀行一直試圖讓政府其它部門相信,中國正面臨通貨膨脹風險。 一些大陸經濟學家爭辯說,消費價格指數低估了通貨膨脹率,因為它并沒有對住房、醫療保險、教育等迅速上漲的城市開支因素分配足夠的權重。這一論點站不住腳。已知證據表明,一攬子消費價格指數要高于上述消費類別的指數。 但是其它方面的數字差距和扭曲現象也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首先,政府通過價格控制手段,防止一些關鍵價格(尤其是能源價格)影響到消費者。北京給精煉石油產品和電力產品(85%為火電)制定了零售價格。因此,石油和煤的價格上漲,從零售價格上倒看不出來,只是那些國有煉油廠和發電廠的利潤率有所下降。 4月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又稱國家計委)向所有地方政府發布了一條指令,要求凡是省(自治區、直轄市)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月環比達到或超過1%時,必須暫停出臺政府提價項目3個月。 中國正要求世界貿易組織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在此關頭出現這條指令不無諷刺性。指令出臺前,二月份的年度消費價格指數增長率上升至3.9%,盡管這其中包括一些季節性因素。該指令也說明,官方對通貨膨脹問題比較擔心,決心不讓通貨膨脹影響到消費者,即便這種做法會扭曲經濟的其它成分。 消費價格指數不能說明中國經濟中的價格壓力,除政府干預通貨膨脹之外,還有三個因素。 第一,對工資還沒有可靠的測評手段。過去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以來,我們能看到廣東地區工資上漲的零星報告,但是這些工資上漲的情形有地方差異,很容易用勞動力市場失衡來解釋,和全國經濟形勢并無多少關聯。舉個很簡單的事例就能說明問題:我們并不是很清楚工資究竟有無上漲,如果有所上漲,上漲了多少? 第二,消費價格指數只是衡量消費產品價格;但是中國和任何其它經濟體相比,都更需要依靠直接投資,因此投資價格很重要。國家統計局發布投資產品價格指數,似乎比較可靠。不幸的是,這份報告每6個月才出來一次。根據該指數反映的通貨膨脹率,就遠高于通過消費價格指數反映的通貨膨脹率:2004年6月通貨膨脹率高達6.8%;12月份仍為5.6%,比消費價格指數反映的通脹率高出三個百分點以上。 最后,中國投資者的錢除了放入回報比較低的儲蓄外,就是投資于房地產,在這種情況下,房產價格通貨膨脹也很關鍵。中國長期以來,并無土地和房地產交易市場,這種情形直到幾年前才有所改變。但是,中國的形勢已經大為改變,房地產價格指數也很值得關注。房地產價格指數每季度發布一次,2003年12月,此指數所反映的通貨膨脹價格上升了5.1%,但到2004年12月,上升幅度高達10.8%. 《中國經濟季刊》是一份獨立的財經刊物。自1997年以來一直致力于研究分析中國的經濟和商業環境。該刊物的主編、資深財經記者喬•斯塔威爾(Joe Studwell)和阿瑟•克勞博(Arthur Kroeber)積累了25年的新聞經驗。該刊物還登載專攻中國問題的經濟學家和記者的文章。喬••斯塔威爾是《中國熱》(The China Dream)一書的作者。 譯者/方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