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審計官員的怕與不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8日 11:31 瞭望東方周刊 | |||||||||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 姜殊 /湖北襄陽報道 李金華說,黨中央、國務院對審計工作最大的支持就是不干預。而這在地方很難實現 “不罰錢就無法運轉,把我們的形象都搞壞了。”從事審計工作21年的襄陽區經濟責任審計局行政事業科科長劉健無限感慨,審計本來給人客觀公正的形象,而他的工作如今經
劉健說,“現在一發不出工資,我們就非常緊張。我們經常教育子女要好好學習,以后堅決不能干審計,我們這一代人,一生都貢獻給了審計事業,現在想起來有點凄涼。”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在襄陽采訪時,聽到最多的便是基層審計官員的苦水。 難以做到“八不準” 當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審計官員說他有“兩怕”:一怕子女上大學繳不起學費;二怕生病沒錢報銷,更怕家屬生病,家屬病了徹底沒辦法了。 “我是剛入的醫療保險,在沒有實現全區醫療保險之前,局里曾組織大家入了保險公司的人身保險。”這位官員說話的時候滿臉無奈。 “過去條件好的時候外出審計,有不通車的地方,可以打車,現在都坐公共汽車,現在局里每年給每個科室500塊錢差旅費,多的自己拿,很多人都買自行車。” 據《瞭望東方周刊》了解,李金華審計長規定審計人員的“八不準”在一些地方很難做到。劉健坦言,在地方,實現了兩三個“不準”就不錯了。實現“八不準”需要有雄厚的財力做后盾。 楊永新對地方審計也表示出擔心,“本科生都留不住了,審計隊伍的后備力量面臨青黃不接。” “國家審計署只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事項,對基層隊伍只提一些指導性的意見,基層苦到什么程度難到什么程度,他們并不一定十分清楚。”楊說。 “在目前的體制下,基層審計機關要忠于地方政府,在這方面,我們認為做好了。”劉健言談之間表示出對李金華的期望。 據《瞭望東方周刊》了解,襄樊市谷城縣審計局長朱紹強新近辭職,離崗創業。 審計部門領導的苦衷 劉健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審計局剛成立那會兒,確實是‘一是一,二是二’,意氣風發,敢碰硬,敢說敢做。中央和地方都很重視,人們對審計都有一種敬畏心理。” 劉健回憶說,1987年以后,情況發生了變化,地方審計機關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慢慢不行了。 法律規定,地方審計廳、局是國家審計機關的中層和基層組織,實行雙重領導制,即在本級行政首長和上一級審計機關的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審計工作。 然而,地方審計機構的經費來源受制于地方財政,這也導致對財政審計的力度大打折扣。 “當時制訂的這條法規,現在看來有很大缺陷,一個區一級的審計機關為區政府服務,那還是可能的。但從大的方面來說,維護國家利益、監督地方財政財務收支是不切合實際的。”劉健說,“在地方政府的領導之下,他讓你來監督他,發現他的隱私并公布于眾,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說法。” 當地審計機關一位官員談到,地方審計局長很難向李金華那樣工作,因為,這樣的干法,很難干長,十有八九被穿小鞋。 《人民日報》2004年3月曾報道了山西晉城市審計局原局長楊林林到《人民日報》上訪。這位模范審計局長“因為一次正常的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得罪了人”遭遇落選。 “審了也處理不了,還不如不審,審了討人嫌。”劉健坦言,“襄樊比較復雜,我們這里前任局長出事,作為從事監督的審計機關,怎么能不清楚呢,還有原來地方主要領導的問題,我們都很清楚,我們能跟誰說?明知道有問題,他不讓你看,看了你也不敢說,交待你不要做。” 一項統計表明,多年來,國家審計署特派辦所查出的單位違紀金額都高于地方審計機關所查出的單位違紀金額,最低也是27倍以上,最高則達113倍。這個數字一方面也印證了劉健的說法。 “現在被監督的比監督者還厲害,他們后邊有人。”劉健說,“被審計單位蠻橫沒有事,審計人員要是稍有些差錯,弄得局長都很被動。” 呼喚垂直管理 “襄陽自從出了‘衛軍事件’以后,襄陽審計的名聲就不好了,一落千丈。”汪慶萍說,“衛軍在位的時候,花了巨大的財力人力物力做形象工程,結果獲得了省級文明單位的稱號,出事以后,一切都沒有了。” 當地一位審計官員回憶,襄陽區一到行風評議時,領導就緊張。如果不做工作的話,絕對過不了關。如果不過關,直接負責人就會下崗。 局長楊永新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坦言,“對我們的社會評價是居中偏下,這是審計事業的特點限制的,無情審計是沒法兒做到的,把親情友情全割舍掉,往往是公眾滿意部門不滿意。” 李金華說,黨中央、國務院對審計工作最大的支持就是不干預,而《瞭望東方周刊》從采訪中了解到,這一點在地方是很難實現的。 去年,大連審計局的一份內部報告《地方審計機關在依法審計中有關問題的思考》透露了當前地方審計機構尷尬的窘境:普遍存在獨立性缺失、強制措施弱化、經費嚴重不足和人員嚴重短缺等問題。 “人都是有尊嚴的,如果有人嚴重傷害了審計尊嚴的話,我們也是敢頂到底的。”劉健肯定地說,“每過一兩年,我們都會做一兩件這樣的事,當然前提是我們的主要領導人要支持。” “如果能實現垂直管理就好了。去年有一個人大代表,曾經四次提到這個,但呼聲太小了,國家要關注的事情太多了。”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