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矯正財富來源 富豪用慈善洗刷原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3日 02:07 每日經濟新聞 | |||||||||
在過去兩年里,中國最慷慨的50位企業家總共向社會捐贈了13.5億元人民幣,而最慷慨的50家企業共捐贈了13.6億元人民幣———《胡潤2005中國慈善報告》4月11日新鮮出爐。4月11日《瞭望東方周刊》)幾乎同時,由民政部直接指導、中國各公益機構參與編排的2005中國大陸慈善家排行榜”也隆重發布。 兩張榜單的先后公布,說明社會對富豪的善舉吁求強烈。慈善榜的吸引力,決不遜于
中國富人一直遭人詬病,與其財富品質不無關系,人們質疑財富的來源與分配的不公,而不少富人的“為富不仁”,和他們對待慈善公益事業的冷漠態度,也屢遭詬病。 以下一些數據或許能說明問題:根據中華慈善總會的統計,2004年總會所獲捐贈的70%都是來自海外和港臺;大陸富豪的捐贈不到15%,約50億人民幣的捐款總額,僅相當于中國當年GDP的0.05%。而美國同類數字為2.17%,英國為0.88%,加拿大為0.77%。 慈善捐贈,可以看作是社會財富的又一次再分配。只不過這種分配不依賴于稅收之類的強制手段,而來自一種良心和自愿。出于良心又沒有顯而易見的利益,這樣的事情,對于走上富裕之路不久,沉浸在數錢喜悅中的中國富豪來說,顯然頗為遙遠。 在西方學術大師諾齊克眼里,如果財產所有者的財富來源和交易都清白公正,那么哪怕他富可敵國,也是公正的持有,不應受任何指責。富人可以自愿進行慈善捐贈,但社會和國家沒有任何理由強制他們這么做。但如果財富來源有污點,就必須進行“矯正”。 諾齊克的觀點容易讓中國富豪接受———一些中國富豪,如張朝陽等人,就公開聲明,自己的錢來得清白,慈善不慈善“干卿底事”?但又有幾個中國富豪敢站出來說財產來路清白? 對不義之財進行“矯正”,有可能冒社會失序的風險,但承認既成事實,就意味著未來更大的風險。兩者之間,須有一個折衷點。筆者認為,這個折衷,必須由強勢群體開始做起。中國富人的慈善捐贈,不僅僅是個人的自愿行為,更是對其財富獲得方式的一種自我矯正。這種矯正,將有助于實現財富和平地再次分配,對施予者與接受者都有利。這一點,從一些聲譽不佳的企業熱衷慈善捐贈可見端倪。 作者:馮雪梅 NBD特約評論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