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中方員工多老外人均納稅漲
本報訊 (記者黃玉迎 通訊員馮京紅 姜日云) 截至目前,本市外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14.6億元,同比增加3.4億元。在外資企業集中的海淀區,新注冊納稅的外籍個人雖不多,但是外籍個人的人均月納稅額升至2萬多元。一家高管都是外籍人的外企,今年1月新的2萬元個人所得稅稅款,90%以上都是由新增加的近10位中方員工“貢獻”的……地稅部門的統計
數據都表明一個事實,外資企業正加速在京本地化擴張。
第一個簽約望京中關村電子城西區的世界500強企業———北電網絡的中國法律顧問施俊侃告訴記者,北電網絡選擇北京,就是看中這里豐富的人才資源。中國的大學生數量多、素質高,且人才成本低,因此,北電網絡正在把北美和其他地區的研發力量向中國轉移。在未來幾年里,北電網絡在中國本土的研發人員將由現在的1000多人,增加到2000人。
愛立信公司的楊先生也“現身說法”地表示,今年公司進的新同事不少,不過大多都是和自己一樣的中國人。新來的幾位洋“同事”都是領導層的,接觸比較少。
洋同事向高管集中,本地同事越來越多,讓外資企業員工的收入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以海淀區為例,截至目前,多為外籍高管人員享受的股息等收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比去年同期減少12.9萬元,而普通員工的主要收入———工資薪金收入、勞務收入,則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5800萬元和379萬元。
從外資企業個人所得稅不斷增長的現實不難看出,本市目前已經形成了國際資本關注度高的良好氛圍。以資本大量涌入的23家外資銀行北京分行為例,自去年底外資銀行獲準在京開展人民幣業務以來,以匯豐、渣打、花旗為代表的多家國際知名銀行紛紛增設人員和機構,擴大業務量。截至目前,23家外資銀行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高達74%,繳納的營業稅則同比增長76%。與此同時,還有更多的外資企業加緊了進京的步伐。據北京市地方稅務局涉外分局統計,截至目前,本市新增外資企業代表處24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10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