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北京市限制私家車? > 正文
 

法國帶頭大搞無車日 減少污染發展交通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7日 18:34 人民網-人民日報

  1998年,法國綠黨領導人、時任法國國土整治和環境部長的多米尼克·瓦內夫人倡議開展一項“今天我在城里不開車”活動,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個外省城市的響應。當年9月22日,法國35個城市的市民自愿棄用私家車,使這一天成為“市內無汽車日”。隨后,歐洲其他國家及北美、南美和亞洲不少城市競相效仿,使9月22日成了“歐洲無車日”、“國際無車日”。

  不過,從今年的情況看,“無車日”開始出現式微之象。今年巴黎市內劃定無車區的面積比去年縮小了,當晚也少了交通監控機構例行公布的車流量減少情況的報告。從法國全國來看,前年有98個城市參加“無車日”,去年減少到72個,今年只剩下56個。從歐洲看,德國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羅馬今年都退出了“無車日”活動。從世界看,雖然今年有1125個城市參加“無車日”,數量與去年差不多,但與前年相比卻減少了200多個,前年參加該活動的城市有1353個。法國一些環保人士批評政府動員不力,他們擔心:照此發展下去,“無車日”將走向消亡!

  法國生態部長塞日·勒佩爾蒂埃說,“無車日”里劃定一些限制機動車的地區以后,造成其周邊道路出現嚴重的堵車問題,許多人抱怨“無車日”不能解決什么問題,反倒給他們的生活增添困難。因此,今年不得不將無車范圍縮小,明年還打算把“無車日”安排在星期天舉行。這番話應算是對“無車日”活動潮落趨向的一種解釋。當初“無車日”活動勃然而興,說明擁護者眾;但剛過幾年它就顯現出走弱的跡象,說明責難聲增多,這個現象隱藏著值得探究的問題。

  首先,汽車異化和人的兩難。汽車,這個鋼鐵、橡膠、塑料和玻璃的混合物脫胎于工業革命,降生于19世紀最后10年,可謂“人之巧與造化者同功”,是速度和效率的象征,它標志著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出現了一次騰飛。可是,隨著汽車數量越來越多、使用越來越廣,它的負面效應也越來越大。據統計,1/4以上的城市大氣污染源于汽車尾氣,它引發人類呼吸系統疾病,造成地表空氣臭氧含量過高,加重城市熱島效應,使地球氣候轉向惡化;在城市里,80%的噪音由交通產生,汽車變成了禍害自然環境的殺手。不僅如此,汽車還直接傷害人類生命。在歐洲,每年在1000人里就有3人因車禍喪命或受傷。汽車本來是為了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但它現在卻在惡化人類生存條件。此外,世界汽車消耗80%以上的能源,它本來應該是一種快捷的工具,但由于車多擁擠、道路堵塞,它反而費時誤事,造成經濟損失。據統計,歐盟每年在這方面的損失就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不過,如今在發達國家,人們無論上班、購物、休閑、度假甚至健身都離不開汽車,汽車已經造就了一種生活方式,怎么能為了革除它的弊端就放棄現存生活方式,而去過另一種日子呢?

  其次,百姓意愿和政府職責。今年“無車日”這一天,法國媒體刊登了巴黎市民對未來20年巴黎市政建設規劃的答問結果。對市內交通問題,82%的被調查者贊成限制私人汽車、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但是被問及限制汽車空間問題時,人們的觀點就變了。規劃中設想將來為市內兩套住房留一個車位,有53%的答卷人嫌不夠所以表示反對,在那些富人區反對者超過60%。看來人人都同意限制汽車,只不過是限制別人的汽車。百姓眾生,人各有心。人們各以自己利益為出發點,這正常。但是作為社會組織者的政府,則應在個人方便與社會環保、能源消耗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權衡利弊,恰當平衡,并通過各種政策、法規加以落實。只有政府才能擔起這個重任。

  “無車日”活動發起之初,就曾遭受一些批評。批評者認為,一年一次的“無車日”解決不了城市交通和環境污染問題。這種說法不無道理。“無車日”是通過鼓勵市民放棄私家車而改乘公交車、近距離出行采用步行或騎自行車這種軟方式來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告誡人們保護環境要從每個人的日常出行做起,它的精神意義大于物質效果。另一方面,為克服汽車帶來的弊端,各國有多方面的努力。例如,英國倫敦征收進城稅,使市內汽車流量減少了15%;歐盟對汽車尾氣排放量、尾氣二氧化碳及未燃盡碳氫化合物的含量有嚴格規定,否則不能進入銷售市場,從2000年起禁止銷售含鉛汽油;法國正考慮把汽車的環保標準系數與售價和保險費掛鉤;許多國家都在研究開發燃料零污染的潔凈車,等等。所以,即使“無車日”的形式有什么變化,人類為環保而斗爭的本質依舊,因為這是不可回避的客觀要求。

  “無車日”是發達國家對汽車進行的一種反思,它提醒我們應借鑒別人的經驗和教訓來降低中國社會前進的成本。別國按環保標準對汽車和燃料的生產、銷售制定法規值得我們參考,除此以外還要有結合我們國情的法規和政策杠桿。世界銀行認定的全球20個污染最嚴重城市中,有16個在中國。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壓力已經很大。中國城市人口眾多,如果以西方發達國家的人車比例發展,肯定成災。當然,要限制汽車數量,還要從城市規劃方面著手。城市規模不能過大,公共交通要優先發展。另外,還有一個關于汽車的觀念要轉變。戰國時孟嘗君門下的食客馮驩彈鋏而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輿。”(《史記·孟嘗君列傳》)很久以來,人們就把車與人的身份、地位聯系在一起。似乎車越貴越豪華,人就越了不起。而在歐洲并不這樣,人們青睞微型車。因為車小,好操作、好停車。加上其排放量小,所以省油,對空氣的污染也相應小。汽車就是一種代步工具。不管怎么說,以環保為靈魂的“無車日”,一定要進行到底。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私家車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春意融融
綠色春天身臨其境
水藍幸福
水藍幸福海洋愛情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