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畫上句號的鄭州洛陽龍頭之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31日 06:55 中國青年報 | |||||||||
記者 潘志賢 張文凌 在中國的版圖上,中部處在中心和樞紐位置,天然具有基礎性地位。同時,中部6省又是我國人口的密集區和重要的農業區,省情更具典型的中國特色。因此,中部一向被稱為龍的脊梁。
然而,改革開放以來,中部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明顯地滯后于其他區域,主要指標普遍偏低,陷入了嚴重的“塌陷”困境。2004年以來,中部崛起的呼聲日漸強烈,并逐漸得到社會共識。目前,中央部署緊鑼密鼓,地方謀劃熱火朝天,可以預見:巨龍挺起脊梁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 搶先在邊角,決勝在中盤。中部崛起是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最新舉措,棋子甫落,舉國關注。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新型工業化,中原腹地醞釀著歷史巨變。從今天起,本報連續一周刊發記者發自中部6省的報道,敬請關注。 本報北京3月30日電 誰是“龍頭老大” 曾是一個難以割舍的情結 在河南,洛陽人與鄭州人互不服氣,多少年來一直在爭誰是“龍頭老大”,在民間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雖然鄭州是河南省省會,但洛陽人卻憑自己在經濟上一直是河南省的“首位城市”,工業發達,加上又有13朝古都的輝煌歷史,儼然以河南的老大自居,有點瞧不起鄭州人。 “那時候,鄭州小伙子的最大夢想,就是找一個在洛陽的中國第一拖拉機廠的女工做媳婦。”幾天前,河南省某省直機關的一位負責人還在這樣追憶往事。 “1989年畢業分配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洛陽。那時,‘洛老大’在河南當之無愧,根本不覺得鄭州比洛陽好。”洛陽市政府一位官員對自己當初的選擇,現在仍不后悔。 但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鄭州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省會的優勢得以體現,經濟實力大大增強,進而超過洛陽成為河南省經濟的“龍頭老大”。鄭州人越來越意識到自己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地理上的優勢,不再忍受洛陽人對自己的輕慢了。 “洛陽‘!堆,看看2004年,鄭州市的國內生產總值是1375億元,而洛陽才904億元,差距大著哪!” 鄭州市的一位朱先生向記者列舉了一大串數字:“公交月票鄭州35元,洛陽要40元;公交儲值卡,鄭州每次刷0.8元,洛陽每次要刷0.9元;有線電視使用費,鄭州每月13元,洛陽每月15元……真不知洛陽人還‘!裁矗俊 發生在民間的鄭洛“龍頭”之爭,對兩地政府官員難免會產生影響。 然而,社會的發展并不以人的主觀愿望為轉移。2003年8月15日,河南省正式向社會公布了《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發展戰略構想》。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的規劃,中原城市群的城市體系包括3個層次:第一層是鄭州都市圈;第二層是以鄭州都市圈為中心,以洛陽為次中心,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等城市為節點,構成中原城市群緊密聯系圈;第三層為外圍帶和輻射區。 這一計劃將洛陽市放在了次要地位,但對鄭洛“龍頭之爭”而言,它又不是句號。 洛陽能承受嗎?能心服口服嗎?會不會以此為動力,盯住鄭州不放,非要拼出個誰高誰低,進而蠻干快上?鄭州會不會固步自封,或繼續與洛陽爭雄,進而偏離科學發展的軌道? 許多人都擔心鄭州、洛陽兩市受民間情緒的驅使,盲目攀比,大搞重復建設,比拼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一位署名“蘭荷”的網友在網上呼吁,鄭洛應“形成良性競爭的局面”。文章在鄭州和洛陽的幾個網站上廣泛流傳。 令人欣慰的是,事情正像這位網友希望的那樣。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鄭州和洛陽都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科學地制定自己的發展計劃和目標,走出了一條在科學競爭中奮進,在奮進中科學競爭的發展道路。 當上“龍頭老大” 鄭州壓力倍增拼命進取 鄭州市和洛陽市的領導都對記者說,要發展,沒有你追我趕的勁頭不行,沒有目標就會輕飄飄。因此,所謂鄭洛之爭,不是壞事,不該畫上句號。但你追我趕,必須建立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上,否則,欲速則不達,路還會走偏。 對此,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也明確指出:中原城市群如何形成一個有整體經濟效益、良性互動的經濟帶,需要進行科學規劃、協調和統籌。要樹立科學發展觀,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合理布局、生態環境整治、人居環境改善等重大問題,引導中原城市群迅速健康崛起。 鄭州市政府一位官員手拿地圖對記者說:“鄭州地處中州腹地,所謂‘雄峙中樞,控御險要’,號稱‘十省通衢’,是全國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物資集散中心和全國商貿城市。河南在整體經濟發展過程中缺少一個拳頭和龍頭,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突出鄭州市的地位和作用。打造‘鄭州都市圈’是科學之舉。鄭州理應走在洛陽的前頭,這是鄭州的歷史使命。” 鄭州市市長王文超說,鄭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龍頭地位是明顯的,在河南省的經濟總量中,鄭州所占比重最大。省委書記徐光春提出“中原崛起看鄭州”,是對鄭州的鞭策,鄭州要把壓力變動力。 他坦言,從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資料看,鄭州在全國百強城市排名第28位(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中列第12位),“對加快發展以鄭州為‘龍頭’的中原城市群來說,這個位次顯然不相適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業經濟總量不夠大,增速不夠快! 為此,鄭州市雄心勃勃地提出了進一步的發展計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建設以高附加值為特色的加工制造業與現代裝備制造業協調發展的制造業基地,以此成為中原崛起的龍頭。 就在鄭州大干快上時,從洛陽傳來的信息,使鄭州的干部們再添壓力。2004年,洛陽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04億元,財政收入91億元。盡管與鄭州的1375億元相比,差距還較大,但鄭州也是在2003年才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102億元的。洛陽是一個曾被計劃經濟和傳統大工業拖入困境的老工業城市,經過近幾年臥薪嘗膽,驟然縮短了與鄭州的差距,讓鄭州有如芒刺在背。 “誰是真正的‘龍頭老大’,最終是靠發展說話的呀!”鄭州市一位官員意味深長地說。 河南省制定的《中原城市群發展戰略構想》這樣描繪鄭州的未來:2020年,“鄭州都市圈”成為中原城市群現代制造業基地的核心區、全國重要的現代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區域性科教文化中心。 據此,2004年底鄭州市提出了“三個一千億”的發展規劃:到200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工業投入累計完成1000億元。 按照科學規劃,鄭州正在大干快上。鄭州市的汽車、建材、紡織、小商品批發四類市場,建設速度明顯加快,已初步形成規模。鄭東新區的物流企業日漸增多,其“大交通大流通”的格局已經顯現。“鄭州市的國內生產總值已連續兩年增長15%,說明中原崛起正在快速起步。2002年鄭州市的財政收入是52億元,而2004年已達到114.8億元,第一次超過了武漢!编嵵菔惺虚L王文超很是自豪。 不盲目攀比 洛陽提出“工業強市” 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起,先后有13個朝代在洛陽建都。洛陽是中國城市中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古都。歷史上,洛陽6次進入世界最大城市之列,最興盛時期,城市人口超過百萬。 新中國成立后,洛陽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耙晃濉庇媱澠陂g,國家156個重點項目中,有7個建在洛陽。一拖、洛銅、洛礦、洛軸等一批被譽為“共和國長子”的大型企業迅速崛起。 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洛陽上繳給國家的利稅總額,超過整個廣東省,即使到了20世紀80年代,洛陽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把兩任省會城市開封和鄭州甩在身后。 國家還在洛陽建立了一批實力雄厚的科研院所,洛陽高技術人才密集!懊堪偃酥芯陀10名科技人員和一名工程師。當洛陽有5個院士時,鄭州還一個都沒有。就連洛陽的技術工人到廣東打工,都可以拿和白領一樣的工資,他們精湛的技術讓人嘆服!睍r至今日,洛陽市一位人事干部還在感嘆。 但誰也沒有想到,長時間占據河南“龍頭”位置的洛陽,卻在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工業的滑坡而一落千丈,整個城市的支柱———傳統工業在破產的邊緣掙扎,中小企業紛紛倒閉,洛陽瞬間喪失了原有的地位。 多年來,“計劃由國家下、材料由國家供、資金由國家撥、產品由國家收”的經濟模式,使洛陽的企業變得異常脆弱,當改革將它們推入市場經濟的大潮時,它們全都蒙了。 作為洛陽的“長子企業”,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就是一個例子。 1980年,一拖人度過了最輝煌的一年。當年生產、銷售履帶式拖拉機2.4萬余臺,產值突破4億元大關,實現稅利1.36億元,創造了1959年投產后的歷史最高紀錄。偏偏就在這時,農村改革大潮到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下子把廣袤的沃野裁成一塊塊“面條田”,使一拖生產的大型拖拉機失去了用武之地。1981年,廠里自己舉辦兩次訂貨會,把賓館包下,客戶吃住全免,結果來的客戶還沒有廠里派去的服務員多。 曾經“肥得流油”的洛陽玻璃廠也難逃厄運。 洛拖、洛玻的困境,正是洛陽諸多國企的寫照。在層層的包圍圈中,他們被動地隨行就市,在價格混戰的漩渦里,難以抬頭。 2003年前,列入洛陽市重點考核的25戶工業企業中,有22戶處于虧損狀態,機械工業制造所顯現出來的深層次矛盾,令人嘆息。曾因擁有42萬職工而自豪的洛陽,在數以萬計的工人下崗中失去了活力。 鄭州上去了,洛陽怎么辦?看到鄭州在日新月異地發展,始終受“龍頭”情結困擾的人們,紛紛開始查找原因。有人提出,要走鄭州的路,上新項目、蓋新廠。因為論基礎,洛陽不比鄭州差。鄭州能做到的,洛陽也能!斑@個反思不是一天就能找到結果的,關鍵是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要按科學規律辦。我們不知做過多少摸索,難啊!甭尻柺懈笔虚L吳中陽說。 最后,洛陽市經過深入調研,提出洛陽的長處還是在工業上,洛陽的發展如果沒有工業作基礎,其他事業也很難發展。洛陽周邊都是山區,土地貧瘠,讓老百姓靠土地奔小康是不可能的。 在困境中,他們還清醒地認識到,洛陽市工業在河南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世界經濟發展的歷程顯示,誰忽視了制造業誰就要被淘汰,美國、日本等國都曾因忽視制造業而出現產業空洞,造成經濟下滑。它們最終都是靠振興制造業走向了發達。 2001年,洛陽市委、市政府圍繞洛陽優勢,提出了“工業強市”、“旅游興市”的戰略目標,決心全力打造洛陽先進制造業、電力能源、鋁工業、石化工業“四大產業基地”!肮I強市”的思路是進行工業改革:“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強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高新產業”!斑@個目標的確定,對洛陽工業的振興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吳中陽坦言,選擇這條路,對洛陽來說有巨大的風險:“經濟的轉變非常難,我們有42萬產業大軍,基本都集中在國有企業,改革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的動蕩,可能改革沒改好,經濟還垮掉。” 走自己的路 洛陽在技改中再生 目標既定,一個個大手筆、大舉措隨之推出:2001年,洛陽市從16個重點工業企業中選出48個重點項目進行改造,列為振興洛陽工業的“1648工程”,以此帶動全市工業結構調整!霸趯嵤┻^程中,改造的項目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最后完成了110多項,‘1648工程’已經成為企業技術改造的一個代名詞,它對老工業基地的騰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吳中陽說。 洛玻也在技改中重振威風。在經過挫折之后,洛玻發現,中國的超薄玻璃是一個空白。1995年以來,我國每年從國外進口的超薄浮法玻璃達150萬平方米,價值上億美元。國內玻璃企業的產品都集中在4~8毫米之間,而超薄和超厚玻璃卻無人涉足。洛玻很快確立了“一厚一薄”的產品發展戰略,將產品的重點轉移到技術含量高、利潤相對豐厚的超薄玻璃和超厚玻璃上。洛玻成立了技術研究組,技術人員每年都要攻下數十項玻璃生產中的疑難頑癥。2001年4月,25毫米超厚浮法玻璃成功產出;2004年8月,又成功地生產出0.7毫米超薄浮法玻璃,這兩項都填補了國內空白。洛玻因此成為目前世界上惟一一家具備0.7~25毫米浮法玻璃生產能力的大型玻璃制造企業。 2004年,洛玻實現工業總產值11億多元,比上年增長36.33%,其中高新技術產品銷量占40%以上。 一拖、洛玻、中信等一大批國有企業的復蘇,不僅鞏固了洛陽工業基地的地位,更對洛陽的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洛陽市發改委的一位工作人員用“洛陽人是帶著累累碩果跨入2005年大門的”這句話來表達喜悅。他說:“上一次GDP翻番,我們用了14年,而這次僅用了4年!” 按照中共洛陽市委書記孫善武的預測,洛陽市2005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將達到1000億~1100億元。 計算下來,洛陽2004年的生產總值增速為28%,高于鄭州的15.5%。 說到洛陽的發展奇跡,洛陽市委書記孫善武說:“過去,我們總感覺比人家慢了,比人家落后了,跟沿海的差距不是縮小了,好像是又拉大了,所以各級領導都很著急。但現在看過去的4年,我們不后悔,我們的發展沒有動搖過,我們的發展其實不慢! 選擇一條工業改造之路,遠沒有投資興建新產業見效快,特別是在經濟急速下滑的時候,對洛陽市的黨政領導來說,這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但是,情急之下,洛陽市堅定地從本地實際出發,走科學發展之路,不急功近利,不盲目攀比,為洛陽市的再生,為全市42萬產業大軍的福祉,開創了一條光明大道。 鄭州洛陽同唱一曲 我們要的是老百姓的小康 無論是鄭州還是洛陽,都曾面臨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資源的兩難選擇。兩個相互競爭的城市,最終都選擇了斷臂之痛,以保護環境、資源為上,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鄭州市的一位領導在一次會議上曾表示:“我們要的不是什么明星城市,而是老百姓的小康,群眾能夠安居樂業!编嵵菔形瘯浝羁苏J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最基本的問題是民生問題。在鄭州市,凡是涉及人民群眾重大利益政策的出臺,都要舉行聽證會,廣泛傾聽市民的呼聲;凡是涉及鄭州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問題,都要舉行論證會,讓專家學者做主制定最佳方案。 而洛陽市一位領導對記者說,我們不羨慕別人,我們對洛陽的定位是:建成中西部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2004年7月13日,國家環保總局在公布全國10大污染城市時,也公布了城市大氣環境污染有較明顯降低的城市,其中就有鄭州。鄭州市不但大氣環境污染明顯降低,水環境整治也取得較大進步。 但鄭州人不會忘記:1991年8月15日,在國家環保部門公布的1990年32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結果中,鄭州市位列倒數第一。1992年,鄭州市由倒數第一上升到第26位,標志著鄭州市開始環境治理戰役。2000年,鄭州市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實現了“雙達標”,摘掉了“全國10大污染城市之一”的“黑帽子”。 從國家環保部門公布的數據看,2003年鄭州市二級以上天數占總天數的84.38%,其中一級天數為29天,二級天數為279天。 鄭州市環保局一負責人說,鄭州市環保局每年都要與各縣區環保部門簽訂責任狀,并按責任狀給予處分或獎勵。他說,已記不清關了多少家企業,處分過多少人了,“看到有些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很不錯,上去貼封條,也不忍心啊,可是有什么辦法?沒有什么比群眾的身心健康更重要啊!” 2004年,洛陽在第二輪的產業結構調整中,不再引進污染和資源消耗型企業,只有科技含量高、污染少、依賴資源不多的企業才能在洛陽落戶。與此同時,一大批在市內的企業開始遷往郊縣!鞍徇w過程是一個實施污染治理的過程。洛陽過去工業太集中,環保容量已非常有限!眳侵嘘栒f。 一拖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準備上一個電、氣、熱三聯產項目,該項目被列入國家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可獲得3000萬元補助。但這個項目同時會產生400噸有害氣體和灰塵,洛陽市斷然停止了這一項目。 雖然如此,2004年7月13日,在國家環?偩止嫉娜珖諝馕廴咀钪氐10個城市中,洛陽出人意料地位列其中。消息傳來,整個洛陽市上下震驚,一直對環境質量感覺良好的洛陽人受到重創。 20天后,中共洛陽市委專門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專題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到會的記者發現,環保局局長已經換人了。在這次會議上,洛陽市委書記孫善武說:“惡劣的空氣質量與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背道而馳,必須痛下決心。”市長李貴基一針見血地指出,洛陽作為老工業基地剛剛解困,想讓企業有個喘息的機會,過分重視經濟發展,沒有把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同等看待,是導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會上,中共洛陽市委、市政府提出,用3年時間創建環境模范城市,并專門成立了“創模辦”,市財政每年最少要拿出5000萬元用于環境保護。 從2004年9月1日起,洛陽市相繼組織實施了“颶風行動”、“二號風暴”、“三次戰役”等大氣污染專項治理行動。在治理過程中,環保部門對市區22家重點大氣污染單位進行監督監測,對不達標的6家企業依法下達停產治理通知;督促洛陽熱電廠、東城熱電廠等5家市區大氣污染物重點排放企業,上馬脫硫除塵工程。 經過4個月的整治,2005年1月5日下午,洛陽市副市長陳海勤宣布:2004年洛陽全年空氣環境質量達到二級以上的天數為156天,根據從國家環保總局得到的消息,洛陽市摘掉了“全國10大污染城市之一”的帽子。 鄭州和洛陽在競爭中比翼齊飛 “中原崛起看鄭州”,是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多次強調的觀點。與此同時,在赴洛陽調研時,徐光春又強調說:“近年來洛陽的發展勢頭很好,洛陽獨特的人文地理優勢和工業基礎,決定了它在中原城市群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洛陽市要進一步加快發展,在實現中原崛起中當好排頭兵!薄班嵵莺吐尻柺侵性鞘腥汉诵牡貛,要充分發揮其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強城市之間的協調,對全省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毙旃獯赫f!班嵵莺吐尻枺诎l展中各有優劣,說到底誰都不能取代對方。”洛陽市政府的一位官員說:“現在畢竟是市場經濟,練好內功才有競爭力,實力才能說明一切! 近幾年,鄭州致力于發展鄭東新區,洛陽則提出建設洛南新區;鄭州搞舊城改造,洛陽市近兩年在扒房修路上面也顯得大刀闊斧;鄭州構筑了滎陽、鞏義、新密、登封等縣域經濟隆起帶,洛陽則將偃師、新安、孟津、伊川作為該市經濟發展的第一梯隊。 河南省社科院一位專家指出,事實證明,鄭洛之爭是一件好事,說明河南有活力和競爭力的城市不止一個。他說:“最有意義的是,鄭州和洛陽在這場競爭中,都不盲目,而是從本地實際出發,以人為本,走科學發展之路。他們的競爭沒有畸形,既為自己,又符合河南省的整體利益! 鄭州和洛陽在經濟上的比翼齊飛,也使民間的鄭洛之爭發生了變化。網友“老玉米”認為:鄭州是洛陽的帶跑者,洛陽的奮起,又促使鄭州不得不加快速度,把壓力變成動力。這對鄭州和洛陽來說,是件大好事。這種“龍頭之爭”,時間越長越好,內容越多越好。 網友“生為開封人”認為,在這場無聲的競爭中,鄭州和洛陽都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