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的老大之爭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9日 11:38 國際先驅導報 | |||||||||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陸曉楓報道 2004年12月14日,《鄭州晚報》一篇題為《中部五省角逐城市群建設》的長篇報道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該報道認為,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中部五省都在建設以省會為中心的城市群,并且在綜合比較之后得出結論:鄭州城市群最有可能“稱雄中部”。
報道中提到,“武漢最近幾年發展并不慢,但對于前途仍感到一絲迷茫。”“長沙缺乏維持一座城市尊嚴的工業基礎,長沙人雖然嘴里不說,但應該知道,白沙煙比電視明星更讓他們自豪吧。” 報道推出后,在中部地區引起強烈反響,許多人開始猜測這個報道的相關背景,而更多人則認為,這一報道為中部崛起中六省爭當霸主提供了一個不好的注腳。 合作還是競爭 事實上,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概念前,包括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在內的六個省市都在各自想辦法做經濟上的突圍。 據專家介紹說,湖南很早就提出了“湖南向南”的概念,大有加快融入“大珠三角城市群”的意圖;山西擁煤自重;安徽顯然在地理位置上,更傾向于“大長三角城市帶”;江西又早早躋身于西部大開發中成為享有優惠政策的一員,后又提出成為廣東“后花園”的想法。 誰都想成為中部崛起的中心。一開始,更多的專家學者將眼光投向了武漢。早在2000年,中科院課題組的研究得出結論:以武漢為核心的長江中游經濟圈,正在成為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區后,中國第四個快速發展的經濟增長極。2002年初,聯合國發表各國城市發展前景報告,武漢在“中國最具發展前途的25個城市”中排名第六。 但是,中部的其它五省或許并不這么想。先是鄭州提出要成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河南去年正式提出了“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建設是其實現中原崛起的重要手段,以鄭州都市圈為中心,以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等9城市為結點構成的緊密聯系圈。今年兩會期間,《北京青年報》所做的一個調查中,鄭州成為中部領頭城市的民意支持率最高。 而在GDP方面在中部僅此于武漢和鄭州的長沙也不甘人后。長沙市統計局在今年2月發布的最新分析報告表明,長沙已經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戰略要地,應成為中部崛起戰略的首發城市。當地媒體還援引了國家發改委的新近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證明以長沙為代表的長株潭地區是湘鄂贛三省區域內最具有發展爆發力的城市群。這種爆發力體現在三市的產業優勢明顯,且呈互補性發展。 同質化競爭的隱憂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這些省份在提出自己是中心的同時,也不約而同地發出警告,要避免同質化競爭的出現。武漢市政協主席劉善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說:“中部要崛起,不能六省齊頭并進,搞‘齊步走’,如果大家同時進一個門,就都擠在門口了。所以我認為中部地區要崛起,中央要制定一個中部發展的整體框架。根據各省不同的條件和特色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另外,我想不能夠‘齊步走’,發展應該有重點。”劉在舉了珠三角、長三角的經驗后,也暗示了中部地區應該以武漢為核心來共同發展。 事實上,哪怕是區域協作進行得較好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同質化競爭現象,而在中部地區,這一趨勢更難避免。長期研究中部崛起的武漢理工大學中部發展研究中心胡樹華、陳麗娜二人對此深有感觸。他們分析說,我國“行政區經濟”從根本上導致了地區利益沖突,使中部五省互相隔離,孤立發展,只注重自身的局部利益,形成強大的行政性壁壘。這樣做的后果是中部地區利益難以協調,產業結構趨同現象普遍,產業之間互補性不強,地區比較優勢難以發揮。而且,中部存在一定的地方保護主義,區域市場難以建立,商品與生產要素難于在區際之間自由流動與優化組合,主要體現在中部五省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以及人才、信息、資金、技術等要素流動不暢。 一些明顯的例子都證明了這些觀點。中部六省都表示,自己的優勢是承東啟西,連接南北,在具體的產業規劃上也有太多的相同之處,比如鄭州、武漢、長沙、合肥,包括蕪湖都把汽車產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 因此,兩位學者建議,中部五省只有聯動發展,促進“行政區經濟”向“經濟區經濟”轉變,才能實現跨區域的資源與要素整合、產業和企業的重組,實現“區域外部規模經濟”。同時,通過五省聯動,可以使它們在信息、基礎設施、環保、產業及企業政策等方面有更好的共享、合作或協調等,促成五省內企業、行業、或地方的規模經濟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