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中國經濟周刊》2005 > 正文
 

世界錳都調查 利益分配失衡下探礦證炒到百萬元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8日 09:16 中國經濟周刊

  西部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由此帶來的豐厚利潤,正成為考驗地方政府執政能力的焦點問題。中國西南一個偏僻的山區一隅,在幸運地成為“世界錳都”的同時,各種問題和矛盾也變得更加錯綜復雜。

  一旦利益分配機制失衡,不僅地方社會經濟不能得到全面提升,還可能帶來各階層之間的矛盾激化。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星辰 夏一仁/重慶報道

  “錳都”調查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秀山),隸屬于重慶市,位于渝、湘、黔三省市交匯處。這個偏僻、安靜的中國西南一隅,近兩年來因為其“世界第一錳都”的發現,而徹底改變了。

  “我和兒子現在比下井的礦工還要累,每天一大早起來就開始數錢,現在一天的現金收入40多萬,從早數到黑,”當地的一個錳礦老板私下向朋友透露。

  “這些錳礦爆發戶前兩年抽一盒60元的‘中華’,現在改抽120元一盒的‘大熊貓’了。錳礦為秀山帶來了一批千萬元乃至億元富豪,”一位當地的官員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與此同時,錳礦卻成了當地百姓眼中的“錳禍”:

  “礦主野蠻開采,礦渣、污水直接倒入河流,現在,我們的宅基地斷裂、水源枯竭,蔬菜、果樹、糧食都變黑了,人的皮膚也變成了黑色,到親戚家吃酒,都不好意思把手伸出來,怕人笑話”;

  “采礦的爆炸聲、噪音太大,孩子放學后寫作業,都要用紙團或棉絮塞住耳朵。晚上家里的雞鴨被偷也聽不見叫聲。”

  ……

  接到當地村民投訴后,《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隨于二月底前往調查,在當地兩名村民保護下,暗中采訪半個多月之久,除證實村民投訴基本屬實外,更有令人吃驚的發現:

  一個小小的秀山縣,有證的采礦企業竟多達114家,目前仍有50戶“先上車后買票”的無證開采企業在申請等待中,而一張探礦證在黑市上炒到了100多萬元;面對錳礦帶來的豐厚利益,當地某些政府官員憑借“干股”發著不義之財

  ……

  流血械斗

  秀山位于渝、湘、黔“中國錳業金三角”的最佳位置,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錳礦石和電解錳生產基地,人稱“世界錳都”。其境內已探明的錳礦儲量高達5000萬噸,遠景儲量1億噸,占全國總儲量的1/4。

  如果沒有2005年春節后的這場村民與運礦石司機之間的流血械斗,隱藏在中國西南礦藏金三角的這一長達數年的掠奪性錳礦開采狀況, 依然不會為世人所知。

  “我們是秀山縣膏田鄉余家溝的村民,我們這里地下有豐富的錳礦,但私開亂開并沒有給我們帶來財富,反而帶來了災難。…春節后又發生了械斗,多名村民被打傷……”2005年2月27日,《中國經濟周刊》收到了當地農民的聯名投訴信。

  隨后,《中國經濟周刊》派出兩名記者前往出事地點調查采訪。

  調查證明,投訴信中所說的流血械斗發生于2005年2月18日,即春節過后的農歷初十,械斗雙方分別是興鑫錳礦的礦石外運承包人與當地村民,村民想阻止對方開來的10多輛載重卡車運走堆放在礦上的價值1000多萬元、重25000噸的礦石,械斗結果是前來阻止運礦的9個農家婦女被打傷。

  “這堆礦石是興鑫錳礦去年挖掘的部分產品,當然有權運走,”興鑫錳礦老板彭向清對《中國經濟周刊》訴說。

  械斗過后,矛盾并沒有解決,礦主彭向清心急如焚。他說,興鑫錳礦4年來開采的25000噸錳礦石都堆在余家溝幾條小溪匯集的河床邊。去年三四月份春季發水時,錳礦石被沖走了3000多噸,直接經濟損失達100多萬元。眼看今年春洪即將來臨,一旦洪水漲起來,堆放在河床邊的價值1000萬元錳礦石可能全部被沖走。

  當地人稱,這起導致多人受傷的械斗沒什么了不起的,“從2003年下半年起,秀山就因為錳礦開采、運輸等問題頻繁發生械斗,當地老百姓早就習以為常了,”當地村民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錳價猛漲惹的禍?

  “目前市場上每噸錳礦的利潤在250-300元之間,這樣的高額利潤讓錳礦周圍所有的人內心都不能保持從前的平靜和平衡,”秀山縣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一位楊姓錳礦老板告訴記者,從2002年開始,錳礦石的價格不斷飚升,每噸錳礦石的價格變化如下:2002年之前為150元,2002年維持在150-200元,2003年上漲到300元,2004年至今,已經上漲到450元。

  與此同時,近4年來錳礦的開采成本并沒有大的變化。人工開采一噸錳礦石的成本是35元,將礦石運到井口的費用約為10元,再加上稅收也不過60元。“即使加上管理成本和錳礦老板的公關成本,每噸錳礦的成本最高也不過110元左右,因此每噸錳礦石的利潤高達300元左右。”一個有著6年礦齡的本地人給記者算了一筆帳。

  錳價上漲帶來的每噸300元的暴利,幾乎是當地公開的商業秘密。擁有土地使用權的農民、擁有采礦權的礦主為此不斷進行“利益的重新分配”。

  興鑫錳礦的礦主彭向清對《中國經濟周刊》說,近年來由于錳礦價格猛漲,當地村民見礦主收入豐厚便眼紅,于是以宅基地垮塌為借口要求提高補償費。早在2003年5月,由膏田鄉政府協調,彭向清與其礦周圍的9戶農民達成補償協議,每年補償9戶農民1.5萬元,其中包括當地農村的水土流失及房屋的影響。

  “但到了2004年12月上旬,當地農民要求將每年的補償金從1.5元提高到96萬。直到目前雙方也沒有一致意見,結果礦井不能正常生產,已經開采的錳礦也運不出去,”彭向清一肚子苦水。

  記者了解到,其它礦井周圍的農民也紛紛與礦主理論,要求對錳礦收益進行重新分配,提高對農民的補償標準。

  錳礦富了誰

  “在秀山的任何一個鄉鎮的任何一個煙攤,25元一包的香煙隨處都有銷售,”秀山居民陳先生對記者介紹說,“別看秀山縣城外表不怎么樣,但消費水平相當高,2004年冬天大白菜漲到了4元錢一斤。”

  據了解,正是錳礦的開發,秀山財富迅速增加,產生了一批千萬元乃至億萬元的富豪。在秀山縣城,記者不時看到奔馳、寶馬等高級轎車從身邊駛過。一個不愿透露姓名的錳礦老板私下向朋友笑稱,他和兒子每天比下井的礦工還要累,一大早起來就開始數錢,從早數到黑,目前他們父子倆每天的現金收入是40多萬。

  一位當地官員告訴記者,前兩年那些錳礦爆發戶一般抽每盒60元的“中華”,現在他們已經改抽120元一盒的“大熊貓”了。

  據了解,這些礦主并非都是本地人,很多是來自外地、包括周圍省份的民間資本。

  而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當地人并沒有成為錳財的受益者。據悉,在錳礦從事地下開采作業的工人每天的工資一般是30元,具有一定開采技術或者與礦主有特殊關系的工人工資是50-80元。即錳礦工人月工資在900-3000元之間。但由于消費水平的提高,扣除日常生活開支后剩余并不多。據統計,目前在秀山從事錳礦開采的工人至少有10萬人。

  當地百姓在沒有享受到錳財帶來的財富的同時,卻承擔了礦山開采帶來的災難—環境污染、生態破壞。

  村民吳合安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他們村上的一位錳礦老板租賃經營一國有錳礦后,在沒有經過有關政府職能部門許可的情況下私自將原來的2個井口增加到6個,致使本村大多數農民的宅基地開裂、垮塌,水源枯竭,人畜飲水困難,部分農田無法耕種。在安全環保、生態平衡等諸方面給村民留下大量隱患。

  對于村民的指控,秀山縣政府組織了國土、錳辦、環保等相關部門,對該錳礦采礦對村民生產生活、安全影響進行了聯合調查,結果表明村民反映情況屬實。調查組還調查發現,該錳礦及其附近的另外兩家錳礦均未構筑爛渣壩,礦渣直接倒入河溝,使河床抬高,造成部分村民的田土被掩埋,部分水田灌溉困難;錳礦還將其井下污水直接排入河溝,造成河流污染。

  除此之外,因秀山錳礦而帶來的產業鏈污染也甚為嚴重。

  據了解,自2001年開始,秀山城郊的平建社區設立了“平凱工業園區”,先后有20多家錳粉廠落戶此地。這些錳加工廠一般投資不超過10萬元,工序簡單、設備簡陋,并緊鄰民宅,離民房最近的僅一墻之隔。工廠晝夜生產,錳塵紛揚,噪音擾民。

  當地居民向《中國經濟周刊》反映說,從錳粉加工廠建立以后,他們的蔬菜變黑了,果樹變黑了,糧食變黑了,人的皮膚也變黑了。到親戚家吃酒,都不好意思把手伸出來,怕人笑話;因為噪音太大,孩子放學后寫作業,也要用紙團或棉絮塞住耳朵才行,家里雞鴨晚上被偷也聽不見叫聲。

  應居民要求,2004年7月,秀山縣環境監測站對這些錳加工企業進行了粉塵和噪聲監測,結果顯示:沒有一家企業的任何一個項目合格。縣環保局遂發文,要求“錳粉加工企業必須于10月底前完成粉塵治理,達標排放”,“逾期未治理的,停產整頓”,并要求企業必須使用布袋除塵器。

  “更可怕的是,很多錳礦工人得了重金屬病,”有村民透露說。原來在去年8月份,秀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發現錳礦有工人患上了重金屬病,據說該病如繼續加重就會導致帕金森氏綜合癥或錳中毒性精神病。但到目前為止,秀山當地還沒有相關的檢測設備,如果需要檢查,只能到外地或外借檢查設備。據了解,秀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目前正著手進行一項錳區污染調查,已基本完成100個樣本采集工作,主要調查錳加工區的農作物、家畜家禽和水。

  探礦證炒到了100萬

  在當地調查中,記者發現從秀山縣城到膏田鄉余家溝的路兩邊,到處是已經挖過和正在挖的礦洞,原本秀麗的山村景色,變得千瘡百孔。當地老百姓戲稱,這是錳礦老板們在挖“防空洞”,以此尋找錳礦。

  記者來到秀山縣安全生產委員會,據介紹,目前秀山縣經過驗收合格的錳礦開采企業只有28家。這28家企業應該不會采用“挖防空洞”方式探尋錳礦。那么是誰在挖“防空洞”?如何拿到采礦征?

  “其實沒有采礦證也可以曲線獲得開礦資格,那就是探礦證,這漫山遍野的防空洞十有八九就是這些探礦者的杰作。”當地一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按照中國的現行礦產資源相關法律,公民個人和民間資本經各級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許可,可以進行礦產資源的前期勘探。秀山縣國土及礦業管理部門依據國家允許企業或者自然人進行礦產勘探這一法律條款,針對當地國家地質勘探投入資金不足,需要引入民間資本的現實,向個人和企業發放了部分探礦證,憑此證即可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錳礦勘探。

  探礦證的具體申請程序大致為:企業或者自然人向縣國土局提出申請,國土局接到申請后將沒有業主的山向縣政府“錳業辦公室”報批。探礦證的價格按勘探面積計算,2004年是每平方公里5萬元。

  但是,對于民間探礦權如何實施和約束,有關部門并未制訂出明確的實施細則,沒有對“探礦證”和“采礦證”的權限給予明確界定。

  很多礦老板正是憑借探礦證就進行錳礦開采,將探礦證等同于采礦證。探礦證成為開采錳礦的又一暢通無阻的通行證。

  隨著錳礦石價格的不斷上揚,探礦證價格也水漲船高,據說,去年一張原本10萬元左右的探礦證在市場已經炒到100萬元。探礦證也因此成為行政權力和民間資本共同追逐的對象。

  據了解,2003年該縣共審批了7個探礦證,大多是企業申領的;到2004年,審批了25家探礦證,基本都是個人探礦;而截止2005年3月底,僅3個月時間內,該縣又審批了55張探礦證,其中7家企業,其余皆為個人探礦。

  “先不論這些個人到底有無能力進行真正的錳礦勘探,實際上根據以前國家的地質勘探結果,哪里有錳礦早就清楚了。所謂勘探證,真正的目的是采礦,”當地人議論說。

  “任何人都可以去進行礦產勘探,這簡直就是兒戲。大家拼命爭取探礦證,是因為拿到了探礦證就意味著可以在有關政府管理職能部門的默許下進行錳礦開采,就意味著巨額利潤,這才是探礦證的真正價值;而某些政府官員就是靠變相租售國家資源進行權力尋租。”一個申請探礦證沒有成功的秀山當地人揭短說。

  他還透露,目前秀山縣城,有手續的采礦企業已經達到114家,其中有采礦權的27家,有探礦權的87家,另有50戶無證開采企業正在等待申請探礦權。

  何謂“干股”

  一位私企老板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去年有人開價100萬給他一個山頭開礦,但條件是必須給當地的兩個政府官員各4%的干股。“我不愿意和官員打交道,所以提出干脆一次性給他們各15萬元,總計30萬元。但對方拒絕這一交易條件,所以至今我的探礦證也沒有拿到。”

  秀山縣一張姓錳礦老板向記者透露,地方某些官員其實一直憑“干股”分紅。“無論是錳礦開采還是加工,不可避免地要與相關的權力機構發生關系。如何讓這些權力成為你企業發展的促進力量而不是阻礙力量,關鍵就是找到一個利益的共同點,那就是利益均沾,即給相關的權力部門的核心人物以干股以獲取他們的保護。”他十分內行的解釋說。

  據了解,目前干股的分配比例一般是利潤的1%-5%。

  在秀山錳業“圈內”流傳著兩個因不懂或裝不懂“干股”而悲劇收場的經典人物,一個東北老太太和一個臺灣人,他們分別在秀山投資近500萬元和上百萬元后,“凈身”退出。

  “他們能夠在兩年前就跑到秀山這樣邊遠山區來投資錳礦,顯然具備超人的市場預測和判斷能力,但他們唯一不明白的就是在秀山從事錳礦有潛規則——干股,這是秀山多年來的歷史。過去行情不好的時候,干股支出的數額并不大,但自2003年以來,干股已成為錳業經營者不得不割舍的一塊肥肉。”某礦主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在礦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現狀下,民間資本對國有礦產的租賃經營方式,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民間資本的掠奪性開采,又給某些政府監管者帶來了新的權力尋租空間。

  當地一農民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實際上基層政府在搞“一女二嫁”,即先把一塊土地、一片山分(嚴格講屬于“租”)給農民,一旦發現地下有豐富的錳礦資源后,他們又會發出一張采礦證,讓其他人“拿著這片紙”來鄉下賺大錢。“錳礦資源是國家的,勞動成果是農民的,為什么掙大錢的卻是承包人?我想不明白。”

  正是在錳礦利益分配上的失衡,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礦主與農民的紛爭。當地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西部的資源無疑非常豐富,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西部豐富的資源由于在利益分配方面的失衡并沒有給西部經濟帶來迅速的發展和提升,相反這些豐富的資源加速了這些落后地區的矛盾激化。

  發錳財和猛發財

  秀山縣與毗鄰的湖南花垣縣和貴州松桃縣并稱為中國錳礦的“金三角”。錳礦是秀山擁有的獨特礦產資源,上世紀70年代地質勘探發現,秀山錳礦儲量高達5000萬噸。從上世紀80年代初秀山開始進行開礦,至上世紀90年代初該縣已經形成25萬噸的開采能力。但是2000年之前,秀山只是一個礦石提供商,當地只有一個年生產能力3000噸的小型電解錳廠,所有的錳礦石都被運到臨近的湖南去加工,每年流失的稅源在2000萬以上。

  這就造成一個顯失公平的事實:秀山毗鄰的湖南部分市縣利用秀山的資源發了財,而秀山縣雖然守著豐富的資源,但是財政卻并沒有因為資源的開發而有所改善,一直都十分拮據。

  重慶直轄前的較長時期,秀山縣由于受資金、電力的制約,縣域經濟的發展思路也不明確,按照當地官員的說法,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發錳財,猛發財”的目標未能實現。從2000年開始,秀山開始著手建立以錳為支柱的秀山錳產業鏈條,并把錳作為該縣第一產業支柱。

  秀山縣錳辦提供的資料顯示,到2004年,秀山錳業招商引資總額達到5.2億元。短短的4年時間內,秀山建成了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錳業基地,已經形成錳礦開采企業28戶,年產錳礦石100萬噸;錳初加工企業73家,年產錳粉、焙燒錳60萬噸;硅錳合金企業8家,規模每年7萬噸;另外,該縣還有18家電解錳企業,年生產能力達18萬噸。

  當地一位官員自豪地告訴記者,在該縣沒有發展錳礦時,世界上最大的錳生產基地在南非,年產電解錳4萬噸,現在秀山縣的電解錳產品的總生產能力和單廠生產規模已居世界首位。

  目前為止,秀山錳業稅收已占到全縣稅收總額的76%,占財政收入的58%。

  毫無疑問錳礦和錳業給地方經濟作出了驕人貢獻;然而,在當地居民尤其是礦區農民看來,他們的生存狀況并未發生驕人的變化。

  記者手記:驚心動魄秀山行

  2月28日,秀山天氣格外好,多日不見的太陽也露出臉來。早上8點,記者在秀山縣城準備乘出租車到溶溪鎮膏田鄉余家溝錳礦,誰知一聽說要到礦山去,絕大多數司機都不愿意跑這趟“遠門”。其實從秀山縣城到目的地只有約60公里路程。經打聽才得知,由于路況很差,只有越野車才能夠上山,而且來回至少需要6個小時。

  無奈之下,記者只好祭出“高價”大旗,一直等到9點半,終于有一個姓王的小伙子表示愿意開車送記者上山。

  一行三人離開縣城10公里后,司機的一句話把記者嚇了一跳:“我沒有駕駛證”。他說他壓根就沒到正規的駕校學過開車,也沒有去考過駕駛執照,但是他已經開車8年了,在開越野車拉送客人之前,就在秀山為錳礦礦主向山下運輸礦石。

  他說對此不必奇怪,不僅他沒有駕駛證,在礦山運礦的駕駛員80%以上都沒有駕駛證,而且這些運礦的車至少70%是沒有牌照的黑車。

  顯然,即使我們再回到縣城也未必能夠找到愿意到礦山去的正規司機。既然出來了,只好硬著頭皮往前走,只是心里懸掉掉的。

  從縣城到溶溪鎮,記者看到馬路邊每隔六七公里就有一個錳礦加工作坊,很多廠房面積看上去不足100平方米,黑煙直冒。而我們行走的礦山馬路更是爛得有時連越野車都難以行進,馬路邊的農民一看見車就馬上躲得老遠,因為馬路上的泥漿會濺他們滿身。

  從膏田鄉政府向余家溝剛走了不到100米,一輛運送礦石的空車翻到了坡下,幸好沒有人員傷亡。我們的司機小王說,這是常事,真正危險的是在拉礦的高峰期,到礦山拉礦的車排成長龍,一般有100余輛。由于去礦山的道路狹窄,都是單排道,中途錯車非常困難,只要一輛車壞了,100多輛車就全擺在山上,有時候幾天都下不了山。

  幸運的是,記者上山時一切還算順利。但是采訪結束后,第二天一早下山時,從溶溪鎮到縣城的路上,有一輛空車壞了,停在路上;而另一輛裝滿礦石的車經過此地錯車時,又深陷泥濘無力自拔,整條道路被堵死。無奈,記者只好下車、再換車,直到天黑才回到縣城。

  這個造就了無數千萬元、億元暴發戶的世界錳礦之都,錳礦石猛漲帶來的暴利,何時才能用于修建道路這些最基本的為民造福工程上來?

  資料鏈接

  錳是重要的煉鋼原料,錳產量的90%-95%用于鋼鐵工業,其用途主要是作為煉鐵和煉鋼過程中的脫氧劑和脫硫劑,以及用來制造合金。另外,化工、輕工、建材等領域也有需求。

  我國錳礦資源較大,目前已探明的錳礦區有200多處,保有儲量達5.6億噸。但錳礦品位較低(富錳礦僅占6%),平均品位僅21%,并且雜質高、加工性能差,可用錳礦資源只占保有資源總量的40%左右。

  由于錳礦的生產集中度差,技術水平較弱,去年全國成品錳礦產量僅在500萬噸左右。由于受錳礦資源限制,今后我國錳礦產量不可能大幅度增長。

  我國錳礦石原礦產量來自19個省市自治區,湖南和廣西最多,其次是遼寧、廣東、云南、四川、重慶、貴州、安徽、福建、陜西、甘肅等。但由于錳的生產和加工產生高能耗、高污染,所以我國的錳礦開發在很多省份都還沒有真正啟動。

  近年來,受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拉動,我國對錳的需求量快速增長,錳礦進口量和價格猛增,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錳礦進口國。 權威機構預計,今年我國新增鋼產量將在4000萬~4500萬噸,需要錳系合金增量在50萬噸,相應需要錳礦石增量在120萬噸以上,而國內錳礦石增產能力有限,因此仍須大量依靠進口。預計今年我國錳礦石進口需求將達到370萬噸,而目前全球每年錳礦石的出口量僅在700多萬噸。

  我國錳礦需求的強勁增長對全球錳礦石市場產生了相當大的壓力。去年底進口澳大利亞錳礦石報價已達1200元/噸,而國內錳礦石價格也比前年同期上漲一倍以上,可以預見,今后國內外錳礦市場都將進入持續緊張的狀態。目前我國進口錳礦已占國內錳礦石消費量的1/3以上,而且這趨勢今后將進一步擴大,預計到2007年我國進口錳礦將占到國內錳礦石消費量的一半以上。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錳都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春意融融
綠色春天身臨其境
水藍幸福
海螺愛情精彩圖片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