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農政策起作用 山東等省農民收入增幅超城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6日 11:15 北京青年報 | ||||||||
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記者新近在浙江、山東、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采訪時欣喜地發現,東部部分省市出現了農民收入增幅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的新趨勢。來自基層的情況表明,這是各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出現的新動態。 浙江省2004年農民可支配收入為6096元,增幅為12.2%,比城鎮居民的收入增幅高出1.8個百分點;天津市農民可支配收入為6525元,增幅為11.3%,比城鎮居民的收入增幅高出
浙江省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顧益康說:“農民收入增幅超過城鎮居民,不僅說明中央一系列支農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更意味著‘三農’問題將出現歷史性的‘轉機’,我們要抓住機遇,加快城鄉一體化的步伐。” 2004年是我國實施“三農”政策最多、力度最大、農民得實惠最多的一年,支農政策發動了農民增收的引擎。浙江省、天津市和北京市全面取消農業稅。河北省農業稅降低了3個百分點,共減免農業稅16.6億元,安排糧食直補6億多元。山東從國有土地出讓金純收益中拿出8.6億元,用于農業土地開發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了“糧食增產增效工程”,農民種糧食純收益提高17%。 東部各省市大力推進城鄉統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使農民直接受益。北京市通過政府投資向郊區轉移,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2004年城區與郊區的投資比例由2003年的8:2調整到6:4,今年計劃達到5:5。與此同時,北京市還引導優質資源、優勢產業和要素資源向郊區轉移,選擇首都師范大學附中等名校在遠郊區縣開辦分校,鼓勵宣武醫院等三級甲等醫院在郊區縣開設分院。東部各省市啟動城鄉一體的保障制度,為農民上低保、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確保農民的基本生活條件,為增收創造一個良好的平臺。山東省1347萬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累計報銷醫藥費1.27億元,受益農民423萬人。浙江有116萬被征地農民參加了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其中有49萬名符合條件的參保對象領取了基本生活保障金。他們還開展城鄉統籌就業試點,積極推動城鄉勞動力平等就業和城鎮外來人口子女平等就學。 東部各省全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經營集約型的高效生態農業。在河北省,作為農業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的蔬菜產值達到400億元,為全省農民帶來人均484元的純收入。浙江省培育名茶名果、竹業蜂業、出口蔬菜等優勢產業,形成集中連片產業帶。農副產品出口額去年達50億美元,增長25%。 各地努力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河北省做大做強涉農龍頭企業,2004年省級重點龍頭企業達到160家、國家級龍頭企業達到21家,市級龍頭企業500多家,納入產業鏈的農戶比普通農民增收60至70元;浙江省提高農民經營組織化程度,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已發展到7110個,帶動1040萬畝種養殖基地建設。山東省農業產業化組織達到1.2萬個,帶動農戶978萬人。浙江、天津等地還利用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競爭力和含金量。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盡管2004年東部部分省市農民收入增幅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但增收的絕對值卻低于城鎮居民,有些省市農民和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在擴大,農民增收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