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訊(記者務名揚)作為打壓房地產投資行為的政策,央行上調房貸利率令真正有住房需求的消費者,對房價回歸理性水平充滿期待。但在昨天由焦點房地產網舉辦的“上海樓市發燒北京吃不吃藥”論壇上,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的業內人士表達了相同觀點:房貸利率上調對房價調控作用有限,房產泡沫在短期內仍難消除。
“土地供應量少是房價趨高的主因。”論壇上,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再三表
達了同一觀點。在他看來,目前北京地區,尤其是四環內土地供應量明顯不足。盡管政府公布的土地供應量數字很大,但由于拆遷保護和耕地保護等政策影響,真正轉化為可建筑用地的面積并不多。同時,中國建筑容積率普遍設定得較低,這與人多地少的實際國情背道而馳。
經歷過香港樓市波動的中原集團董事局主席施永青,直接把矛頭指向回報率。他說,在上世紀香港的銀行曾連續調高利率,但房價依然高歌猛進,究其原因正是不菲的回報率令投資客趨之若鶩。因此,為調控房價而控制投資行為的重點,在于削減投資客的回報率,如果投資回報大于投資成本,投資客根本不會在乎房貸利率上調這些措施。
相比潘石屹和施永青的“宏觀言論”,上海浦東房地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戰軍則從上海樓市的發展經驗給北京“提個醒”。據他介紹,上海的樓盤網上銷售系統允許撤單的設定存在嚴重缺陷,開發商利用假身份預訂,造成房源售光假象,找到高價買房的消費者后再撤單的現象比比皆是,某些樓盤的撤單率高達100%甚至300%,“人們常常關注游資對上海樓市的影響,其實商品房銷售環節造假也是造成上海房價高的原因之一。”
至于如何有效調控房價,業內大腕們則是各抒己見。潘石屹認為,解決土地供應量緊缺,加快土地轉化為房子的速度,并適當提高容積率是一劑良藥。而施永青提出,對于內地樓市,關鍵要提高市場透明度,像土地供應量、房屋空置率等數據都需要向消費者如實傳遞,這樣才會令消費者、投資客在房產市場更加趨于理性。東中西區域發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長孫飛表示,調控房價需要采用綜合手段,除利率調整外,市場供求關系、土地供應量以及房地產稅等調控措施是“一個都不能少”。
“對開發商和消費者而言,盡管利率調整在短期內是利空影響,長期看則是利好消息,因為它可以迫使開發商采用薄利多銷的營銷方式,壓縮房地產業的暴利空間。”在評價利率上調的作用時,孫飛如是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