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祭出非常之舉 大規模選派干部赴任東北三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3日 06:5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蔣明倬 汪生科 長春、上海報道 “在3月15日中組部給我們開會的前兩天,我才知道要派我去的地方有了變化,決定讓我去延邊。”坐在記者面前的郝曉飛講起話語速很慢,一派學者風范,她將被派往延邊州掛職鍛煉兩年,任延邊州副州長。
與郝曉飛同來吉林省下派干部一共35人,22日晚上抵達長春,23日由吉林省省長王珉作省情報告,下午舉行座談會,晚上就將到各地赴任。 國家的一個政策,讓這樣的一群人坐在了一起,其中很多人甚至從未到過自己要赴任的地方。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們個人的命運就將和自己腳下的土地休戚相關,而因為這些人的到來這片土地的歷史也許就將被改寫。 94名干部到東北 郝曉飛在到東北來之前是外交部亞洲司參贊,主管朝鮮半島事務。而這次來到東北的人絕大多數都和她一樣來自中央國家機關。 此次中組部一共選派了94名干部到東北工作,其中轉任38人,掛職鍛煉56人。除了到吉林工作的35人,還有33人去了遼寧,26人去了黑龍江。 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規定,我國國家公務員可以在國家行政機關內部交流,也可以與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 交流的主要形式就包括轉任和掛職鍛煉。轉任是機關內部的平級調動(包括跨地區、跨部門調動)。掛職鍛煉,是指職公務員在一定時間內到基層機關或者企業、事業單位擔任一定職務,在掛職期間不改變與原機關的人事行政關系。 聞鼙鼓而思良將。吉林省委書記王云坤把這35名干部稱為良將。 這些人中3/4在45歲以下;近1/3為研究生學歷,有4/5是從事經濟管理或工程設計建設的,涉及計劃、財政、投資、審計、質量、環保、旅游等20多個門類。屬于年輕型、知識型、專業型的“良將”。 據介紹,這批干部中擔任省長助理1人,省政府副秘書長3人,14人任副市長,15人任各綜合廳局的副廳(局)長,還有一些進入國有企業做領導工作。 到吉林省任省長助理的是原國家開發銀行綜合計劃局局長王祖繼,在22日的座談會上先表明自己的態度,要“先做吉林人,再做吉林事”。 黑龍江的情況和吉林大致相同,到黑龍江的26人,5人是處級干部,其余都是廳級和副廳級。“5名處級干部將安排到縣級市任副市長,副廳級干部都將安排到省直廳局任職,這其中包括省委辦公廳。”黑龍江省委組織部人才處負責人說。 而在調派干部中來自中央企業的相對數量較少,原中國林業國際合作集團公司中國國營林場開發公司副總經理朱成慶將擔任吉林森工集團副總經理,原寶鋼上海第一鋼鐵公司煉鐵廠副廠長顧新將擔任通化鋼鐵公司副總經理。 上海這次也選派了一名干部,是上海嘉定區副區長李耀先。今年40歲出頭的李耀先,擁有脫產的博士學位。2003年1月份任嘉定區副區長,分管計劃、統計、物價、審計、國資、體改等工作,還負責上海汽車城項目的體制、機制、政策等部分。此前還擔任過上海市計委產業發展處處長。 3月23日,李耀先將飛赴哈爾濱,根據黑龍江省委組織部的安排,他將任黑龍江省第三大城市牡丹江市的副市長。 跟李耀先一樣飛赴哈爾濱的,還有北京的張效廉。張1964年出生,歷任過共青團北京市委書記,2004年一月份起任北京市房山區區長。據黑龍江省委組織部有關人士介紹,張效廉將被任命為黑龍江省省長助理、森工總局黨委書記。 而森林工業在黑龍江省與糧食、石油、煤炭并列黑龍江四大產業。此前5個月(2004年10月份),剛從中央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調任黑龍江省副省長的劉學良,就分管森工總局。 而到省直機關任職還是到地方工作,這些干部面對的境遇是大不相同的,把這些人分為了兩類。 郝曉飛是能代表新任的副市長們的情況的,她在任職之前只去過延邊出差過兩次,最長也不過兩天。原任中國證監會山西監管局副局長的郭潤偉被派往通化市任副市長,但到目前為止都還從未去過通化,因此對地方的情況并不了解。 另一類人可以概括為副廳長們,比如派往吉林省信息產業廳做副廳長的趙波原任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副司長,目前任吉林省林業廳副廳長的楊超原任國家林業局計劃與管理司副司長,原來就是業務對口單位,所以不僅業務熟悉,人頭也熟悉。 一位副廳長半開玩笑的告訴記者,對于自己要去的廳不僅現任的廳長、副廳長他原來都認識,而且前幾任的老廳長們他也都認識,因為這樣,進入工作狀態也會很快。 非同尋常的舉動 “這個舉動從整體上說是非同尋常的。”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這樣評價中央大規模選派干部到東北這一舉動。 汪玉凱認為這傳遞出中央在人才和干部上加大了支持東北振興的力度。據他介紹,派沿海干部到西部鍛煉以前曾經有過,最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現在甘肅和陜西,山西干部到山東和江蘇掛職鍛煉。而那時候主要是地方政府之間的聯系,而由中央牽頭這么大規模的向一個地區派干部這是第一次。 而中組部的有關人員說,大規模向一個地區派干部戰爭年代有過,援疆援藏、西部大開發,也有大批派干部的時候,因為西部開發牽涉省份多,所以總人數當然會更多,但是東北只有三個省份,一次派出近百名干部,給人的感覺很多。 事實上,調派中央機關干部到東北工作實際上從去年底就已經開始,目前任吉林省林業廳副廳長的楊超于去年12月就已經從林業部到了吉林省工作。 中央形成加強東北地區干部隊伍建設的意向就更早,可以追溯到去年6月,去年8月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下發《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政略進一步加強東北地區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簡稱22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根據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重點項目的需要,有計劃、多渠道的做好緊缺領導人才的選調工作,注意從中央國家機關、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和事業單位選派懂工業和經濟貿易管理、熟悉資本運作和科技研發等方面工作的領導干部和后備干部,充實到省、市、縣領導班子中去。” “在22號文件發下來之后,我們動手比較早,到下面作了調研,主要缺少什么樣的干部,需要什么樣的人,然后報到了中組部。”吉林省組織部的有關人員回憶當時的情況。 據黑龍江省委組織部有關人士介紹,他們提前做崗位預測,根據空缺情況,向中組部提出崗位申請,“再有一些不是空的,但是從優化班子結構出發,采取先進后出。” “選人是根據當地的經濟、產業結構結合起來,總體來說還是根據當地的需求來安排。”中組部的有關人士介紹。 比如主管工業的副市長要懂工業,如果當地缺少這樣的人就報上來。 通化最初提出來缺少懂醫藥的干部,但是幾輪挑選,最后確定的人選,不是搞醫藥的,但是也是根據當地另外要求挑選的懂金融證券的,這也就是盡管郭潤偉從未去過通化,但是被派往那里任職的原因之一,他曾任中國證監會山西監管局副局長,而通化市恰恰有很多的上市公司。 另外一個明顯的例子是調寶鋼顧新到通鋼任職,也能從今年吉林省剛剛提出要發展鋼鐵業做大通鋼尋出蹤跡,調入人才促進產業發展、地區支柱產業。 派人的另外一個目的也是培養干部和鍛煉人才,所以考慮地方需求的同時也考慮個人專業背景和特點。 “去年11月,本單位找我談話,問我愿不愿意去東北,我很快就同意了,但是那時候并沒有明確的意向要去哪里,中間有一段時間通知我去白城,后來說去白山,直到13號才確定了我去延邊。” 采訪中很多干部和郝曉飛一樣最初只是知道有調配去東北的意向,征求他們意見,而到最后安排具體省份和工作的時候個人都是聽從組織安排,而地方組織部門這時候又做了大量工作。 以郝曉飛來說,她在外交部工作多年,長期主管朝鮮半島事務,在金日成綜合大學留學4年,有三次駐朝的經歷。而去延邊這樣一個與中朝關系、中韓關系都很密切的地區,地方組織部門無疑也是考慮了她自身的特點。 人才是關鍵 在22號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各級黨政領導干部是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抓緊培養和選拔一大批高素質的黨政領導干部是加強東北地區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所在”。 而從中央國家機關選派干部充實到東北的省市領導班子只是其中舉措之一,另外還會采取選派東北干部到中央國家機關和東南沿海地區掛職鍛煉,加大干部交流任職的力度。 據悉,從今年起每年將會從東北三省各選派50名市縣黨政領導干部或后備干部到中央、國家機關和東南沿海地區掛職鍛煉。 同時,還會開展東北地區市、縣領導班子成員跨省交流試點工作,從今年開始,在東北三省選擇3至5個市縣,與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省市互派一批干部交流任職。東北三省每年選派一批省、市直屬機關、市縣班子的領導干部進行跨省交流。 “東西互派干部掛職鍛煉已經搞了很多年了,積累了很多經驗,東北在這個基礎上再搞應該更成熟,應該盡量避免以前西部出現的一些問題。”汪玉凱說。 而對于東北一般干部中央提出來,要開設“老工業基地專題班”,用三年時間把東北三省縣以上黨政干部培訓一遍。還會將東北地區納入“公務員對口培訓”計劃,3年內為東北三省培訓1000名左右公務員骨干。還要組織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加強對東北地區系統管理干部的對口培訓。 另外,還會同時加強境外培訓,重點選拔一批中青年干部出國(境)進行3個月至1年的中長期培訓,有針對性地組織黨政領導干部到制造業發達的國家學習考察。 而中央支持的同時,東北自己也會加大干部培養力度,記者從吉林省商務廳獲悉,今年將有大筆資金投入專業干部培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