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 正文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文獻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0日 19:12 《國視咨訊》

  本文結構與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5年會議程草案中的5次實質性會議對應,本次論壇的主題為“世界經濟中的中國”。

  今年論壇的主題與中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之間的對話與合作計劃所關注的重點相一致。經合組織于2002年發表了題為《世界經濟中的中國:國內政策挑戰》的研究報告。該研究報告總結說,為了實現以下三大目標,需要改善中國的施政:推動所需的
經濟改革、更好地貫徹實施政策、和鼓勵更為有效及更負責任的公共行動。因此,經合組織將在2005年5月發表《經合組織中國施政報告》(The OECD China Governance Report)。這份報告涉及一般施政問題,如公共財政,和諸如銀行、知識產權等特定政策部門的施政問題。這份報告確認了施政問題對于有效地應對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5年會各次會議中討論到的各種挑戰的重要性。

  第二次會議

  中國宏觀經濟走勢

  經合組織2002年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潛力的實現將取決于其能否成功地繼續并加強國內經濟改革。根據中國的現狀,各項改革的結果越來越依賴該經濟體中各重要角色(政府、企業、工人、及金融體制)所采取措施間的相互作用。改革工作應強調整體經濟政策,而不是某些特定的部門,以促進更有效的資源分配并增強市場效能。對此,《經合組織中國經濟調查》分析給予了肯定。該項調查正在進行當中,并將于2005年7月完成。

  經過一段一直持續到2004年初的高速發展時期后,中國經濟在當年年中出現了停滯,但在下半年又迅速反彈,并使2004年的整體經濟增長快于2003年。顯著的緊縮性宏觀經濟政策造成了經濟增長的短暫減速。年中,行政舉措使得對非銀行部門的放貸幾乎停滯。但是實現穩定后,貸款數額最近又重新開始增長。去年年中的經濟減速在投資項目的投入要素生產工業和汽車等極為依賴信貸進行銷售的行業,表現得尤為明顯。去年最后一個季度,銀行提高了利率。但由于信貸配給所暗含的實際利率遠遠高于法定利率水平,因此這樣的步驟不大可能會對需求產生太大影響。

  的確,隨著更多外國資本流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貸款數額在年末開始反彈,貨幣政策的緊縮性姿態在接近年末時似乎也有所松動。財政政策從緊,稅收增長超過支出增長。的確,中國政府已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基礎設施開支的增長。與此同時,政府一直在嚴格地實施適用于新投資的土地分區和其他規則,以期減少它認為支出過多的幾個行業資本形成的增長。在經歷最初實施這些措施所帶來的擾亂后,企業似乎已經找到緩和行政舉措所帶來影響的方法。盡管如此,隨著出口的激增、進口增長減緩(由于國內供給擴大),內需的增長的確已經減緩,下半年的反彈與對外部門有很大關系。

  盡管經濟活動的增長在2004年下半年出現了回升,通貨膨脹率(以消費價格指數計量)卻降低了。這主要是由于取得較好收成后,食品價格保持穩定所致。此外,盡管投資貨物價格增長率很高,其價格上漲速度還是有所放慢。商品和石油價格的飛漲導致2004年的經常帳盈余下降,盡管進、出口量的發展態勢良好。

  今年,由緊縮性政策造成的增長放緩的程度將受到幾個因素的限制。由于存在顯著的發電量短缺,對電力生產的投資可能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銀行存款的實際利率幾乎為負數,這使得消費者不再愿意將存款投向這些傳統資產,從而推動了對房地產的需求。更為嚴格的政府規章條例對新房產的供應造成了不利影響,產生提高價格的總體效應;但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收入提高依然快于價格上漲,從而擴大了需求。

  在其余的私營部門,投資資金主要來源于留存收益。2004年的盈利狀況尤為喜人,其中工業部門的利潤增長接近40%。這種高利潤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緊縮性貨幣政策對工業部門的影響。過去7年來,農民收入的最強勢增長也刺激了消費。最后,隨著外國直接投資促進從經合組織經濟體進行采購,以及在穩定的匯率和低廉的單位勞動力成本條件下繼續保持的強大競爭力,出口需求看來也將會保持在高水平。此外,盡管開始對服裝出口征稅,但曾經限制服裝外銷的《紡織品與服裝協定》將被終止。這應該能夠促進出口增長。總的來說,在2006年經濟復蘇以前,2005的經濟增長可能將低于預期的水平。預計世界商品價格的上漲將會放緩,這將導致通貨膨脹的減慢。

  存在的一些風險可能會導致當前經濟周期的結果不盡人意。據我們預測,近幾年產出的增長潛力大約為8.5%,但接連兩年,實際的產出增加都超過了我們的預測值,從而導致了更普遍的過熱風險。此外,隨著經常帳戶的加強和資本流入的增加(這其中具有投機性質的部分可能會不斷增長),經濟的流動性可能會進一步提高。這將會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熱度,從而可能導致泡沫的產生,并將降低中國經濟軟著陸的可能性。對政策組合的變動可以緩解這樣的不利風險,譬如采用更靈活的匯率制度,減少銀行貸款對行政管制的依賴,和更高的存款利率。最近做出的允許銀行完全自主確定貸款利率的決定,是向實現該目標邁進的第一步。三大主要銀行的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絕大部分的不良貸款已從其資產負債表中消失,適當的風險評估模式似乎也已到位。這些改革是否能夠最終實現更多地依靠市場力量進行資本分配的目標,尚有待觀察。這仍將是中國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請看以下關于第六次會議的經合組織文獻)

  表1. 對中國的預測數據

  2003200420052006

  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9.39.58.08.5

  通貨膨脹(消費價格指數)1.23.94.04.0

  財政余額(GDP百分比)-2.5-2.0-1.7-1.7

  經常帳戶余額(10億美元)45.915.921.622.9

  經常帳戶余額(GDP百分比)3.41.01.21.1

  以上國內生產總值和通貨膨脹數據為與上一年相比的百分數變化。通貨膨脹指的是消費價格指數。

  材料來源:2003年和2004年的數據來自國家信息來源。2005年和2006年的數據為經合組織在其《經濟展望76》中的估計和預測。

  第三次會議

  技術創新與結構升級

  創新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并能幫助我們應對當今時代中的眾多社會挑戰。此外,隨著經合組織各成員國的經濟趨向全球化,更加地以知識為導向,創新表現的決定因素已經發生了變化。經合組織各國政府正在利用“國家創新體系”的概念框架和對創新新模式的更深理解,進行政策調整,以提升創新表現。培養技術創新能力在決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和國際競爭力方面,也變得更為重要。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信息和通信技術在促進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增長方面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除了要面對全球化和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所帶來的新變化,在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并做出執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的相關承諾后,中國急需發展本國的創新能力。要求中國提高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緊迫性和壓力,能極大地幫助中國實現以技術升級和融入全球經濟為基礎的現代化戰略。經合組織的研究顯示,通過對發明者提供保護,知識產權制度能幫助推動中國國內的技術創新,并促進國外技術的轉讓。

  中國已采取措施改革和加強其國家創新體系,并通過推動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對產業結構進行升級。以下為各項引人注目的舉措:

  政治領導層在制定了“科教興邦戰略”后,又制定了相應的國家政策和行動計劃(例如863中國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火炬計劃、以科學和技術促進貿易行動計劃等)以加快技術創新。

  大力發展從事研發的人力資源,特別是自1999年后期以來:目前,中國研究人員的數量已經超過日本,并可能將很快超過整個歐盟。中國還擴大了高等教育機構的招生數量,到2006年,理工類畢業生在同年齡組所占的比例將與經合組織國家基本持平。

  急速增加對研發資金的投入,特別是自90年代后期以來:研發經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在2002年升至1.22%,扭轉了自90年代中期以來的下降趨勢,并向政府制定的在2005年達到1.5% 的目標邁進。

  通過減少數量和引入項目資金的方式來支持公共研究機構改革。

  根據對世貿組織成員的要求,修訂知識產權立法。

  通過開發高新技術園區,促進高技術產業的發展:10年內,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份額從1% 增至15%,其對國內生產總值增值的貢獻從1995年的1.9% 升至3.7%。

  快速增長的高技術出口:中國的信息和通信技術貿易自1996年以來經歷了引人注目的高速增長(年增長率達到28%,而經合組織國家為4%),現其貿易額僅次于美國,居第二位(經合組織2004年度信息技術展望曾提到這一點)。

  在出口總額中增加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及其他商務服務的份額,補充穩定增長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的年收入。

  增加與高新技術和研發相關的外國直接投資,推動強勁的信息和通信技術貿易。

  盡管目前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中國當前的創新體系和其高新技術產業結構仍處在從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的轉型期。以下為轉型和發展時期所具有的特征:

  盡管最近國內的專利申請激增,中國大多數發明的質量和附加值仍然很低。很少出現真正具有良好商業潛力的技術發明。

  雖然中國已成為制成品的世界工廠,但其出口產業缺乏創新能力,中國的高技術出口很少以本國的發明或知識產權為基礎。

  為了能成功地應對來自印度和其它地區的挑戰,需要更多地參與全球信息和通信技術及其他服務貿易(包括外包和向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轉移)。

  外國公司(包括合資和獨資)占中國高技術出口的80%。例如在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大多數與研發有關的活動都是由外國附屬公司進行的。

  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方面所取得的進步仍然沒有達到所需要的水平,因而無法激勵中國企業進行發明創造,也無法達到國際商業界的期望。

  盡管行業增加了研發經費,中國公司的創新能力和表現依然不佳。中國的公司還沒有形成一種鼓勵創新的文化。

  除了一些主要的國立大學,在中國的國家創新體系中,大學成為一種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資源。這些大學大約從事全國研發工作的10% ,而這一數字在經合組織地區超過18%。

  以上的評論是根據幾份經合組織的研究報告——特別是《2004年度科學與技術展望》、《2004年度信息技術展望》、《2004年主要科學與技術指標》——做出的。在科學與技術政策領域,經合組織與中國進行了非常良好的合作。這種良好關系始于1990年代,兩方在科學與技術統計方面開展合作,經合組織在其科學與技術指標報告和有關《中國:一個新興的知識經濟》的論文中加入了有關中國的內容。2001年12月,中國成為經合組織科學與技術政策委員會觀察員國。在此后的兩年中,雙方間的合作進一步加深,經合組織將與中國科技部一起回顧中國的國家創新體系。

  另外,在與高新技術有關的領域,特別是信息和通信技術以及生物工程技術方面,還有擴大經合組織與中國進行雙邊合作的潛力。2002年進行的對中國電信行業的發展和改革的回顧,和即將完成的《2004年度經合組織信息技術展望》(the OEC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look 2004)的中文翻譯,將為雙方的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經合組織將在2005年發表一份題為《促進中國的知識產權政策和實施:經合組織與中國的對話摘要》(Promoting IPR Policy and Enforcement in China: Summary of Dialogues between OECD and China)的報告,并將對中國電信行業再次進行回顧。

  第四次會議

  公共財政

  中國經歷的從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導致其公共財政的重要轉變。在國家收入方面,隨著計劃經濟的傳統收入機制被市場機能所削弱,初期的挑戰是引入賦稅以獲取收入。在支出方面,初期的挑戰是創建先前不存在的現代預算程序的體制基礎。在計劃經濟時代,所有決定都在“計劃”中做出,而預算實質上成為了次要的會計工具。中國已成功地應對了這些重大挑戰,目前已經確保了收入的增加,并且創建了現代預算程序的基礎。現在中國可以著手解決尚待處理的眾多問題。

  在收入方面,要處理好稅制的設計問題,也就是要消除不符合現實之處。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從對消費、投資、以及(在某種程度上)出口計征的增值稅——提供了大約一半的中國稅收——轉向僅對消費計征增值稅,消除其他稅種中的歧視性內容,例如存在兩套分別針對外國和國內企業的不同企業所得稅制度。在支出方面,面臨的新挑戰是確保,向綜合預算(包含所有收入和支出)方向的轉移已經完成,而且所有具有財政影響的決定都能在預算過程中做出。

  然而中國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其高度分散的財政體系。中國的行政機關包括五級,分別為國、省、州(市)、縣、鄉鎮。國家政府僅占中國政府開支總額的30%。四個國家以下級政府則占剩下的70%,其中第三級和第四級政府所占的份額最大。例如,幾乎所有的中國社會保障支出都由州(市)和縣承擔,其中包括養老金、失業保險、和其他收入支持及福利計劃。此外,中央政府缺乏對省級和其下級政府間財政關系的有效控制,這可通過各省間的顯著差別表現出來。

  在中國,不同省份具有的財政能力有很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在相同省份的不同地區表現得更為明顯。中國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尚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該項制度旨在確保地方政府能得到充足的資金保證,以實現國家保證重要公共服務的提供的民族使命,例如基礎教育、養老金、失業補助。轉移支付的數額不充分,而且它們不能到達最需要資金支持的最低一級政府。另外,由于各級地方政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在預算編制上的進步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地方政府所實施的相關的變革。到目前為止,在預算編制上取得的成就還主要集中在國家級政府部門和富裕的沿海省份。

  中國急需改革明確規定各級政府職責和責任的體制安排。在公共財政問題以外,這對良好地實施政策基本問題也是至關重要的。的確,《中國施政報告》說明,對各級政府之間關系的不充分組織安排會影響不同部門公共行動的效率,例如環境、知識產權保護、或統計數字的編制。這也是事業單位改革的核心問題,更概括地說,就是明確規定使公共服務到位的公共策略。

  第五次會議

  區域經濟一體化

  1)貿易

  經合組織貿易委員會已把分析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經濟效果和系統效應,列為其工作的重點。經合組織貿易理事會最近完成了關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全球影響的定量研究,并對給亞洲的影響給予了特別的關注。“有關入世對經濟與貿易的影響的經合組織區域貿易論壇”開始于2001年。2004年6月,該論壇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行會議,并提出了最終的研究報告。經合組織的研究旨在對保證中國平等地進入世貿組織成員國市場的全球影響進行量化,并特別關注對亞洲的影響,以及由中國在世貿組織所做承諾帶來的新的貿易與投資機會。該研究報告提出,對中國來說,成為世貿組織成員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極大地加強了其經濟安全。特別是,世貿組織成員國地位結束了美國國會對中國最惠國貿易地位的年度審批,從而確保了中國能夠進入其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對其貿易伙伴來說,中國的世貿組織成員國地位意味著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市場,并確保它們可在可預測的、透明的、和可實施的法規條件下進入該市場。

  該研究報告指出世貿組織成員國地位對中國的主要影響是,提高了中國作為世界市場供應商的可靠性,并因此刺激了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入(從其它亞洲國家轉移了一些外國直接投資)。與相當可觀的技術溢出效應相聯系,增加的外國直接投資給中國經濟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提高和巨大的福利收益。至于對其他國家的影響,該研究指出中國巨大的勞動力完全融入國際勞動分工可能會給四個東盟國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帶來相當程度的福利損失;但這只會在將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從這些國家轉移到中國時才可能發生,而且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在這四個東盟國家沒能盡快地吸收國外的新技術,并積極開展本土技術創新的條件下才可能導致福利損失。

  在2005至2006年這兩年期間,秘書處將要開展的工作有(1)中國的貿易和增長對特定經合組織國家和俄羅斯聯邦的影響,(2)對中國的銀行和電信行業中存在的服務壁壘進行衡量的定量研究。在2006年第3季度,貿易理事會將在中國舉行一次“區域貿易論壇”,其主題為“融入多邊貿易體系的經濟效益:中國、俄羅斯和中亞經濟體的經驗”。

  2)宏觀經濟的相互依賴

  25.作為經合組織政策協調水平發展項目的一部分,經合組織發展中心最近完成了一份有關宏觀經濟政策的研究:相互依賴的新問題。該研究反應了經合組織對全球經濟中新的宏觀經濟關聯的影響的關注,以及對這種影響做出適當政策反應的探求。中國的出現是經合組織與非經合組織國家之間相互依賴性增強的一個重要特征。

  26.的確,與僅僅10年前相比,經合組織地區與發展中經濟體之間宏觀經濟相互依賴的單向性特征已經大為減弱,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的快速增長所致。隨著經濟政策間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得到加強,這就要求管理當局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另外,相對于貿易關聯,金融關聯的重要性似乎在加強,在制定出適當的政策之前,這給我們對復雜問題的理解帶來新的挑戰。

  27.那么,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將對世界經濟產生何種影響呢?現在看來,中國管理當局有可能將設法實現其經濟的軟著陸,我們預計這對全球增長的影響將是十分有限的(甚至是積極的)。但是,發展中心的論點是,與適度的放緩相比,中國增長的急劇放緩將相應地對世界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

  28. 最后,相當規模的資本流入和經常帳戶盈余大大地增加了東亞國家中央銀行的美元儲備,因此可以減緩美元實際匯率下跌和美國通貨膨脹上漲的影響。這使美國可以在更長的時間里實施通融的貨幣政策,由此加快美國的就業復蘇。另一方面,緊跟匯率制尚未造成嚴重的問題,至少是在中國。雖然通貨膨脹已經上漲,但由于“隔離政策”(由中央銀行出售債券以消除過度流動性)的成功,通脹率現在似乎正在回落。但是,人們對隔離干預的持續時間表示懷疑,特別是當資本流入如2004年12月那樣達到每月400億美元。

  29.亞洲的高儲備政策和有限的匯率靈活度可能會對經合組織國家產生影響。例如,如果亞洲中央銀行減少美元儲備,美元對歐元匯率可能會降低,而歐洲中央銀行可能會試圖穩定歐元和美元之間的匯率。另一方面,如果東亞國家不實施更為靈活的匯率政策,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通貨膨脹不上漲的條件下,那么或者由歐元區首先通過加強歐元來調節全球不平衡;或者由美國實施一系列糾正性的財政措施(總統的擬議預算對此有所表露)。

  第六次會議

  金融體制改革

  30.政策改革正在使中國經濟發生轉變:從以國家指令為基礎的經濟體制轉變為金融體制能對各經濟角色的行為施加積極影響的經濟體制。1990年代進行的重要改革包括,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的分離和新商業銀行的創建。與此同時,管理當局依照國際慣例加快了對金融監管標準的升級。

  31.這幾年經合組織一直在密切注意中國銀行業和資本市場的改革。經合組織在2002年發表的題為《世界經濟中的中國》的研究報告包含了對其金融體制的詳盡分析和政策建議。其后,中國開始著手解決該研究中提到的許多問題,并制定政策解決不平衡問題,取得了重大的進步。但是,人們并不知道迄今為止,政策措施是否已經足夠,是否需要進行更深入的改革。中國施政報告對銀行業中的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研究。

  32.中國具有很高的儲蓄率(大約為國民收入的40%),并且絕大部分儲蓄為銀行存款。但是,中國國內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財務質量依然很差,這表現為低收益、資本不充足和過多的不良貸款。的確,如果使用嚴格的貸款分類標準重新核算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資產負債表,它們中的大多數將是資不抵債的,或者最好也只能是資本不充足。

  33.直到最近,銀行管理體制才提供了激勵機制,鼓勵銀行成為能向股東提供有競爭力的投資收益,并維持高審慎標準的追求利潤的機構。銀行不具有明確的所有人。傳統上,它們的信用評估和控制體系薄弱,結構上的缺陷使它們無法進行信用判斷。在大多數情況下,銀行不是由具有明確授權、以實現良好財務績效為目標的職業經理人來管理。大型國有銀行并不是完全由中央機關控制,傳統上它們部分受制于來自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黨組織的壓力。數額巨大的不良貸款意味著政府的巨額潛在負債,并表明銀行體系無力行使通常在市場經濟中發揮作用的監控職能。

  34.2003年,管理當局斷定銀行還沒有充分地改正其行為。因此,必須要在改善銀行治理的條件下,才可進一步利用公共資源來改善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雖然在本方案中所包含的許多具體措施已經被討論了好幾年,從一個整體來看,本方案是試圖改變銀行行為模式的最為嚴肅的一次努力。與此同時,提升銀行監管能力的行動也開始加快。2003年創建了一個新的機構—中國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維持嚴格的銀行監管規范,并指導銀行的調整與重建。

  35.由于國家是所有者,導致了缺乏預算約束問題。為了解決這一一問題,銀行被轉變為有限責任公司,希望明確規定職責將會提高績效表現。在可預見的未來,國家仍將擁有國有商業銀行的過半數所有權,但它們的所有權將被分散,預計國內產業、外國銀行和機構投資者有望獲得戰略股份。這些變化將使中國國內銀行接受更為健全的有關銀行監管和治理的法規的約束。這是對具有公司組織形式,并在交易所上市的銀行的要求。銀行也將會受到來自評級機構和證券交易商的更為嚴格的監督與審查。

  36.允許外國銀行作為戰略伙伴參與主要國有銀行的事務是中國管理當局的官方策略,這不是為了獲得中國國內相對充裕的資本,而是為了從外國銀行的專業技能中受益。外國戰略投資者很可能是來自經合組織國家或其他金融中心的主要銀行。它們具有最先進的銀行知識,和諸如在銀行信用評估及風險控制等方面的重要技能。在許多新興市場,這些技能依然是相對稀缺的。例如,中國的消費金融和抵押市場依然不發達,評估小型和私營企業信貸價值的技能有所欠缺。因此外國銀行將有機會對具有較高增長潛力的大型中國國內銀行進行戰略投資。

  37.中國政府已在四大主要國有銀行中的兩家啟動了改革“試點方案”。通過資產重組和治理體系的革新集中資源整頓這些機構,2003年年底注入450億美元進行資產重組。2004年6月再次注入150億美元。結果這些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已降至4%,其壞帳備付幾乎覆蓋了四分之三的不良貸款。股東將能夠選擇管理層,并責成管理層在2007年之前達到基于世界標準的績效基準。政府很可能會對第三家國有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進行資產重組。中國的股份制銀行已經具有更多元化的所有權結構和相當程度的外資控股。政府將允許外國所有者占有這些股份制銀行三分之一的股份,并最終達到49%的股權。大多數對外國銀行的經營限制將被取消,世界水平的機構將使市場競爭變得更為激烈。

  38.我們對銀行系統情況的評估是,2003年以來的政策變化標志著過去20年所推行的政策改革加速前進。盡管如此,問題依然存在。不利的信貸篩選過程曾促使銀行授予疲軟,但享有特權的借款人足夠多的信貸,以防止它們破產。主要銀行正在盡力朝多樣化的方向調整貸款組合,規避對這種高風險企業的授信——銀行必須對國有企業發放風險加權貸款,這個進程可能會得到加強。的確,家庭貸款的年增長率達到50%,其中大部分為抵押貸款。現在銀行貸款組合的15%為個人貸款,不良抵押僅為貸款總余額的1%。目前,還不能確定這些具有深遠影響的改革是否足以轉移已確立的利益集團對銀行的控制。按照國際標準,四大國有銀行是十分龐大的,這樣的巨大規模不利于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應適當地縮小它們的規模。但主要銀行所采用的模式在較小的股份制銀行中的應用基本上都獲得了成功。

  39.現在不能確定外國銀行是否愿意扮演在當前計劃中所構想的角色。外國銀行也許不愿冒險成為戰略投資者,因為它們要承擔財務損失和名譽損失的風險,但卻不能行使足夠的控制權。

  40.致力于中國國內市場的外國銀行可能會發現其他更具吸引力的市場進入方式,例如,通過建立支行或分行,或通過與股份制銀行或城市商業銀行結成戰略伙伴關系。在這種情況下,這些銀行作為贏利機構的經營歷史更為明確,所有權、控制和管理更加透明,資產負債表更健全。

  41.公司化和上市未能有效地改善中國非金融公司的公司治理。因此,如果不能加強中國的公司治理制度,將很難使銀行的治理得到改善。特別是要盡快頒布期待已久的新《公司法》,該公司法需要包含有關不同的類型股東進行表決的程序,和獨立董事的選舉模式的規定,以便更好地保護少數股東的權利并提高績效。頒布新的破產法也是十分必要的,這能給予銀行更大的權限來處理不良貸款抵押資產。

  42.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計劃的改革對農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商業銀行的影響很小。我們相信,這些機構資產負債表的質量和治理問題與國有商業銀行同樣嚴重(如果不是決對的話)。如果沒有針對這些機構的有效方案,改革計劃將是不完善的。(資料來源《國視咨訊》)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賺錢
熱 點 專 題
百事音樂風云榜投票
SKII化妝品遭投訴
3.15 消費者權益日
花樣滑冰世錦賽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們
深圳提高購房貸款首付
購房還貸計算器匯總
《新浪之道》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