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出爐,京滬各攬四個分項第一
NBD報道
中國近百名專家日前聯合完成了《200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3》。
報告顯示,通過對200個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進行計量(不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上海、深圳、廣州、北京、杭州、寧波、蘇州、無錫、廈門、天津。在12項分項排名中,北京和上海分別占據了4項第一,深圳獲得2項第一,寧波、紹興各獲1項第一。
長三角城市進步最快
在東部地區城市繼續保持領先的同時,東北、中部、西部的中心城市競爭力提升的步伐加快,顯示產業轉移和國家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正在發揮作用;與前兩年相比,長三角城市的競爭力提升更快,長三角又以浙江最快,山東半島地區城市競爭力明顯提升,珠三角地區的城市競爭力有所下降。
初步表明以浙江城市為代表的內生、市場和開放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更具競爭力;城市競爭力相對較強的城市,城市產業集群發展相對較好,尤其東部中小城市,競爭力跨越式提升來源于產業集群的成長,揭示產業集群是實現城市跨越式發展的捷徑。
經濟隆起帶綿延萬里
產業集群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龍脈,即產業集群導致的經濟集群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和發動機;從東北經京津冀、山東半島、蘇滬浙、海峽西岸、廣東特別是珠三角,由產業集群導致城鎮集群和經濟集群,在中國經濟版圖上產生一個萬里綿延、若隱若現的經濟隆起帶,在中西部地區,集群經濟由點向帶發展的趨勢初現端倪。
產業集群數以千計
發展產業集群是一條和諧崛起的希望之路對解決貧困問題、失業問題、三農問題、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環境污染、資源短缺、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等具有多功能作用。本報告在大規模的調查基礎上發現:全國內地288城市的160個城市擁有不同程度的產業集群約數千個,尤以浙江、廣東和福建等省城市的最為明顯;產業集群幾乎存在全部的175個大小行業里,其中在18個產業上具有明顯的聚集。當前中國產業集群主要通過10條道路和20余年的競爭演化而來。當前中國產業集群發展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報告對中國24個成功產業集群的經驗進行了提煉。
產業集群發展十大陷阱
我國產業集群發展中的系統缺陷和市場失靈比其他國家更為嚴重,指出政府在促進產業集群發展上的存在十大陷阱。即:無為而治、集而不群、拔苗助長、不堪重負、營養不良、行政分割、質量檸檬、落地無根、抓大放小、重硬輕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