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昆山人城市運動 移民城市管理模式的一種探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0日 08:49 人民網-華東新聞 | |||||||||
本報記者 郝洪 楊晴初 ●一座不起眼的小平房,其重要性卻直追挺拔的市政大樓———在昆山,外地人與昆山人的比例已高達1∶1,企業員工中外來人口更高達80% ●昆山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最穩定的和諧,在于促進新老昆山人形成緊密的
●一位江西小伙子坦言,過去在別處打工,總感覺好像要拎起行李離開;現在到昆山,則有安頓下來的強烈愿望 有時候,一部機器上某一微小的零部件的改動,可以影響整部機器的運轉性能。對于城市,某一局部機構的增減變動,也可能影響一座城市整體發展的速度和方向。 江蘇昆山市“新昆山人”服務中心,便是昆山市城市管理機器上那個微小、敏感的“零部件”。 “新昆山人”服務中心坐落于昆山市區一條安靜的小馬路,十幾平方米的小平房,偏居昆山市總工會大門一側,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總工會的門衛室。 房間雖小,卻很整潔。三尺柜臺后,工會服務人員正耐心接待一個投訴“欠薪”的外地打工者,并詳細記錄在“來訪單”上,第二天,這些“來訪單”將被迅速傳遞到相關部門,被督促解決。 2004年6月開張的“新昆山人”服務中心,是該市“新昆山人”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對外窗口,專為非昆山戶籍的外來人員提供服務,承擔著權益維護、法律援助、就業指導、就學咨詢、醫療幫助、來訪接待等責任。 外界包括大部分昆山人很少知道這個小平房的玄機,很多人視之為投訴接待站。其實不然。在這個江南小城,非昆山市戶籍的外地人與昆山人的數量之比已達1∶1,這座不起眼的小平房,其重要性幾乎可能和城里那座挺拔的市政大樓相比肩。 小平房的背后,一場新移民管理模式的探索正在進行。 昆山已是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 “現在,本土昆山人是稀有品種。”昆山市統計局的劉建寧笑說。2004年,劉建寧及其同事承擔了昆山市科委的一項軟課題——《昆山市外來人口問題調查》。這份調查報告說,2003年,昆山市常住人口為109.6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61.95萬人,外來人口47.69萬人,外來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43.5%。 而據《2004年昆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到2004年底,昆山市戶籍總人口63.7157萬人,外來暫住人口達62.5345萬人,外來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接近50%。 政府部門心里還有另一本“明白賬”:擁有戶籍的昆山人,有1/3是近幾年“入籍”的外地人;另有近10萬的短期流動人口尚沒有納入外來暫住人口統計。 昆山已是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 最具勞動年齡優勢的16—35歲人口群體,占外來人口總數近七成,給這座小城帶來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昆山的企業,80%員工來自外地。劉建寧等曾做過一個“昆山外來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的調查”,發現從2000年到2003年間,隨著經濟指標增長,外來人口也在不斷增長。而從1996年至2003年外來人口增長與GDP增長的關系來看,昆山每增加一個外來人口,可增加5.003萬元GDP。 一份文件體現的有趣逆轉:由過去規定外來人口不能做什么,轉為強調為外來人口多做些什么 基于“GDP貢獻率”,昆山給了外來人口一個更親切、更包容的稱謂——“新昆山人”,并謀求與之相稱的管理機制。 此前,昆山市政法委下設的外來人口管理辦公室已經運行了5年。借助這一從南方省區借鑒來的管理模式,昆山在外來人口登記、勞動就業保障、集中居住、學校教育、技術培訓以及計劃生育等方面,已經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管理體系。 但現在,它遭遇了新挑戰。無論是從經濟建設還是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都促使政府將對外來人口的關注重點從監管轉向利益保障和權利保護。此時“管”字當頭的“外來人口管理辦公室”,多少有點力不從心。 “新昆山人”工作委員會于是應運而生,其地位之高超出人們的想像,該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由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擔綱,包括司法、公安、財政、勞動、衛生等在內的全市政府各部門一把手都是委員會成員。 管理觀念的深刻變化,清晰地體現在昆山市委去年8月19日發布的《關于加強“新昆山人”建設工作意見》之中,以往類似“嚴打整治”、“防范”、“清理清查”等強硬詞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口氣梳理出就業權、受教育權、政治民主權、經濟利益權、安全衛生健康權、生活居住權等“新昆山人”必須得到保護的合法權益,強調政府應擔之責,并列入相關政府部門的考核目標。 這份文件同時把對“新昆山人”的管理工作具體到強化誠信服務、營造舒適家園、建立服務中心三方面,要求加快構建立體式“新昆山人”教育培訓體系,為“新昆山人”建功立業、施展才華搭建舞臺。 這是一個有趣的逆轉:由過去強調外來人口不能做什么,轉變為督促政府部門去為外來人口多做些什么。 新管理機構掀起一場“新昆山人”城市運動 新管理機構掀起了一場“新昆山人”城市運動,以前外來人口難以想象的事,在2004年有了令人驚喜的結果。 30多萬冊《昆山新市民幸福指南》發放到“新昆山人”手中。 這本印刷精美的小冊子,分13個大類85條細項,收集了安居、樂業、就學、問醫、休閑娛樂、旅游文化、求知求學、法律法規等各方面的詳細信息。附錄部分還細致地列出國內部分城市區號、昆山市各鄉鎮郵政編碼以及城市服務咨詢電話,甚至還留出數頁空白的通訊錄…… 《“新昆山人”子女在昆山就讀實施意見》出臺后,昆山28所公辦中小學向其敞開大門。這些孩子除與本地子弟同樣繳納學校收取的雜費等國家規定費用外,借讀費、擇校費一律免交。數萬“新昆山人”開始與本地社區居民一樣擁有自己的健康檔案;一萬多名“新昆山人”子女免費得到健康體檢。 醞釀已久的《昆山市保障“新昆山人”合法權益暫行規定》順利出臺,從方方面面為保障“新昆山人”權利作出詳細解釋。 在全國首創了由企業贊助的“新昆山人”法律援助金,發放了數十萬冊《新昆山人法律知識手冊》。 為防止建筑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出臺了“建筑工人工資卡制度”,卡上有全年12個月份每一天的工作記錄和當天所得工資記錄,月底建筑工人領工資時一目了然。連同已建立的外來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提供了“雙保險”。 “新昆山人”論壇、“我與昆山”攝影比賽、“新昆山人”率先杯立功競賽、“新昆山人”風采征文比賽等一系列社會文化活動輪番上演。 這一城市運動甚至波及昆山房地產業———在離滬寧高速公路昆山入口處不遠,豎著一塊廣告牌:“陽光府邸、新昆山人的家園”…… “只要加入工會,本地人與外地人一視同仁” 耐人尋味的是,“新昆山人”管理委員會這樣一個行政意味濃厚、政府高層直管的機構,其辦公室設在了總工會。 昆山市總工會主席、“新昆山人”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顧志中認為,在80%企業員工是外來人口的昆山,這樣的選擇順理成章。他說:“目前‘新昆山人’主體集中于工業企業,他們在城市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又集中于勞資糾紛。工會是個綜合機構,凡涉及企業員工利益的,都可以管。昆山外企多,按照國際慣例,由工會出面與資方更容易溝通。” “盡管政府‘紅頭文件’能夠傳遞到每一個企業,但行政命令式的監督執行起來很難。”昆山外來人口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朱貴明說,“有時,我們的工作人員也被攔在企業門外。在維護職工權益方面,工會的力量確實能夠‘四兩撥千斤’。” 更重要的是,在工會面前人人平等。“只要加入工會組織,本地人與外地人一視同仁。”顧志中說。 “新昆山人”服務中心成立后,昆山市總工會在該市媒體醒目位置和黃金時段,打出“心系職工,至誠維權”的服務口號,公布熱線電話,歡迎“新昆山人”登門。同時,印刷《昆山市‘新昆山人’入會及權益保障問答》,發放到外地員工手中。 目前,昆山市正常運營的三資企業1676家,已組建獨立工會的有902家,占54%;私營企業12634家,組建獨立工會的682家,昆山還組建了工會聯合會26個,覆蓋職工人數17.38萬人。 “群葉公寓”模式:市場的力量使昆山人、外來人利益均沾 如果說工會以保障職工勞動權益為承諾約束“新昆山人”、協調其與城市的各種關系,那么,另一種無形的、卻可能更直接的約束,就是市場。 2004年夏天新落成的昆山最大的群葉公寓,正體現了一種市場的潛在力量。 規劃總建筑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群葉公寓小區,是由昆山開發區群益村村民合股投資建設的外企員工住宿小區,有912間員工宿舍及臨街店鋪,可容納5000-6000人居住。 群益村自己組建物業公司,村民們不僅能從物業租金分紅,還可享受部分物管收益。利益的紐帶,串起了一個雙方相互需要、和諧共存的共同體。 被稱為“新昆山人”綠色家園的群葉公寓,與這個城市里流行的新住宅風格沒有多大的區別。淡灰色、淺綠色外墻,大面積塑鋼窗,每間出租房都安裝了有線電視及IP電話,小區門口有保安把守。社區中心那條繁華商貿街上,連鎖超市、時尚服飾店、科技服務中心、電腦培訓中心、網吧,一爿爿色彩繽紛的店面一溜兒排開。 在昆山,有50處近30萬平方米外來員工集中居住點分散在各個區鎮,除了政府投入、企業自建之外,還有13是群葉公寓模式:由民營企業投資建造,或由農村富民合作社牽頭、農民共同出資入股興建。 一位臺商評價昆山:“哪里有尊敬,哪里就是家” 在江西籍昆山人鐘友朋身上,則體現著另一種利益關系的力量制衡。 大學畢業后,鐘友朋在深圳一家玩具廠打工,1995年,跳槽到昆山開發區“好孩子”集團研發中心。談起兩地打工經歷,鐘友朋最大的感受是,“過去總有拎起行李要離開的感覺;現在在昆山,社會認同感則讓人有安頓下來的強烈愿望。” 這個“社會認同感”,是指昆山對外來人口創造城市價值的認同。鐘友朋是昆山“2003年十佳外來建設者”,去年底,又獲得了“2004十佳新蘇州人”的稱號。昆山從外來人口身上獲得了GDP的增長,外來人從昆山獲得了應有的尊敬和感謝。 “哪里有尊敬,哪里就是家。”這是一位臺商對昆山的評價。鐘友朋說,他在向外地朋友說起昆山的時候,自豪感會不自主地滿溢出來。說這話的時候,鐘友朋不好意思地笑起來,“你說,我是江西人,還是昆山人?” 《華東新聞》 (2005年03月10日 第七版)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