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15時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一樓新聞發布廳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就財政稅收工作答記者問。
有記者提出,財政部將采取什么樣的辦法來解決地方財政,尤其是口岸城市的地方財政顯得負擔過重的問題?
金人慶表示,去年我們實施了出口退稅機制的改革,按照新賬不欠、老賬要還、完善機制、共同負擔,推行改革促進發展的原則進行改革。我們在去年一年中,一次性全部償還了過去欠企業的2000多億出口退稅,還做到了當年不欠一分錢。
這個改革現在看來是成功的。改革提高了政府的信用,維護了政府的形象,也緩解了出口企業的資金狀況,改善了財務的狀況,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也提高了地方政府對出口退稅管理的積極性。
中國的外貿出口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種是企業的自行出口,一種是外貿企業帶領企業出口,第三種是外貿企業收購外貿產品出口。前面兩種形式因為征稅的地點和退稅地點一致,所以沒有任何困難。第三種收購出口的形式,造成了生產地征了稅但要到東部的口岸地區出口退稅。這個情況過去一直存在,因為原來出口退稅全部是由中央財政承擔的,所以這個問題就沒有冒出來。去年,因為有25%的低收入以上的增量,退稅部分需要由地方政府負責,這樣就出現了生產地和出口地之間的矛盾。
金人慶說,這個問題原來我們在改革方案的設計里,已經注意到要完善機制、推進改革的問題,當地要進一步擴大企業的自行出口和外貿的代理制,假如能夠這么做,這個矛盾也就解決了。但是,因為中國的發展很不平衡,特別是中西部很多外貿出口企業規模很小,產品也比較簡單,要自行出口或者代理出口比較困難,還需要一個過程。
所以,現在比較現實的做法是,實事求是地采取進一步的共同負擔。我們準備在今年上半年,等3月份的外貿出口和出口退稅數字出來以后要進一步研究,看地方政府能夠承擔的出口退稅能力和它每年增值稅的增長能力是否相適應,如果超過這個能力,將由中央政府財政來負擔。希望能夠進一步促進外貿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