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反傾銷立案情況及數據
2004年1-11月,歐盟共對華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9起,是2003年同期立案數量(3起)的3倍。這9起案件涉案總金額為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1.18億美元增長383.1%。 這也是歐盟自2000年以來的同期對華反傾銷立案的最高紀錄。
2004年歐盟對我立案呈突增之勢,出現了立案數量多、立案時間集中、涉案金額大等特點,且案件主要集中在我競爭力強、增長空間較大的領域,如機電產品和紡織產品,涉案產品勞動密集程度高,立案調查將對地方經濟發展和就業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而且今年還有兩起特大案件,化纖布案和鋼鐵鑄件案,涉案額分別為3.16億美元和1.3億美元。
新入盟的東歐10國經濟水平普遍相對落后,產業競爭力相對較弱,國際化程度較低,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的產業結構與這些東歐國家比較接近,中國對歐盟和中東歐國家都存在巨大貿易順差,新入盟成員國迫切需要通過貿易救濟達到對本國生產商的保護,這必然促使歐盟的貿易保護傾向進一步高漲。歷史上,希臘于1981年加入歐盟后不久,即為其磷鎂礦生產商尋求保護措施;在今年歐盟對我鎂碳磚產品反傾銷案中,歐盟申訴方就得到了來自波蘭、斯洛文尼亞等東歐國家生產商的支持。
歐盟25個成員國為了繼續保護其國內產業,有可能在歐盟內部提起新的申訴,通過新的對外貿易救濟案件來達到其貿易保護的目的。
述評 本報記者 張帆
驕人的業績掩飾不住繁榮背后的雜音。“中國制造”大而不強的隱憂時時提醒著中國的政府、企業。人們不斷發出這樣的疑問:中國制造的優勢地位還能保持多久?
不掙錢的“中國造”
中國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成為中國制造低價的主要支撐。許多國際知名品牌都將生產訂單交給中國企業去做。據說耐克公司把60%以上的運動鞋生產放在中國,世界十大名牌襯衫的訂單也大多數都下給中國企業。然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雖為中國帶來了大量生產訂單,但執行這些訂單的中國生產廠家最終能賺多少錢呢?
有人為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美國市場上銷售的一種兒童玩具,商場的零售標價是100美元。這種玩具的設計商和經銷商都是美國公司,生產商是中國企業。玩具設計定型后,美國公司將訂單下給一家香港貿易公司,每件價格為50美元;香港貿易公司轉手將訂單交給中國一家外貿公司,每件價格為22美元;這家外貿公司再向廣東和江蘇的兩家工廠訂貨,每件價格15美元;包括人工和原材料,工廠的生產成本是12美元;美國公司拿到玩具后,以每件82美元的價格賣給商場。粗略計算下來,中國生產企業的毛利潤是每件3美元,中國外貿公司的毛利潤是每件7美元,香港貿易公司的毛利28美元,美國公司的毛利32美元,商場的毛利是18美元。
在此鏈條中,中國內地的生產商和外貿公司總共才獲得了10美元,只有商品零售價的10%,而其余的90%都叫海外商人拿走了。
不僅如此,近年來,不少中國廠商為能保住美國市場,大都采取了先付貨、后交錢的方式。有的美國零售商和中間商在交貨半年后才付款,甚至在貨售出之后才付錢,等于是把庫存轉給了生產者承擔。
“湊合”的質量觀
山西一家機床廠的采購部經理向記者訴說了自己的這樣一段經歷。廠里從國外引進了一套設備,當時想雖然這套設備價格不菲,但國內有原材料和必要的工具等,產品還是很有競爭力的。當時他們和國內的原料廠商接洽,廠商表示自己的產品肯定沒有問題,然而,當他們開工之后卻發現,與美國、韓國同樣型號、同樣標準的原料,國產的質量卻根本無法保證,而且工具也達不到要求,沒辦法他們只好改為進口,可是產品的價格卻大大提升了。
他說,國內企業最要命的一個問題就是“湊合”,特別是那些中小加工企業。在他所接觸的美國、日本企業里,客戶定的質量是五級標準,他們就要達到六級水平。而中國企業往往是你要五級,我就比四級好一點,勉強合格就行。這種理念嚴重地制約了中國企業的產品升級。而當歐美制造業的大企業不斷向中國轉移時,中國企業仍然停留在自己與自己競爭的水平上,仍然用湊合的態度來對付客戶,又怎能應對與歐美大企業的競爭呢?
許多專家學者都指出,產品質量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制造業競爭能力的重要原因。中國制造業效率低,缺乏創新嚴重制約了質量的提升,而質量不高附加值就少,又很難增加利潤,也就更沒有錢投入研發去提升質量。不少中國企業這些年來就陷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中。
是車間不是工廠
雖然中國已經成為一個令世界矚目的工業生產大國,但由于缺乏技術和品牌等深層次競爭資源,中國制造業只是世界制造生產鏈中的重要“車間”,還遠未成為“世界工廠”。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就表示,在全球制造業的生產鏈上,中國企業只處在中低端,從中國的綜合國力、制造業的素質和競爭能力,特別是擁有的自主核心技術看,與世界經濟史上被稱為“世界工廠”的英國、美國和日本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事實上,由于沒有自己獨家生產技術,很多關鍵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國制造”根本無法與洋品牌相匹敵,只好進行“貼牌”生產,只給自己創造了1%-2%的利潤。
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神龍富康,東風雪鐵龍都是中國制造,但是法國人從來沒有把技術教給中國人,更換一個螺絲釘還要交給法國人,全部技術細節控制在合資企業里面,中國制造不可能孵化中國技術。
而就中國彩電業來說,純平玻殼、電子槍等關鍵零部件還要依賴進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生產企業賺取的只是“加工費”,得益甚至還不到商品價格的10%。
沒有在國際市場叫得響的自主品牌,成了“中國制造”的軟肋,成為中國企業做大做強的桎梏。多年來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使西方消費者形成了“中國貨=低質、低價商品”這樣的固定概念。一些傳統老品牌的逐漸萎縮和消亡,新民族品牌誕生的艱難緩慢,使得相當多的中國產品只能掛著別人的牌子出口,企業只是替人家做“洋打工”。
國際品牌分析家看到了中國企業的現狀,他們指出,中國企業存在著產能過剩、在創新方面投入不足的問題。與此同時,跨國公司在中國內地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大,外國品牌在中國繼續受到歡迎。2004年以來,很多中國消費品牌股價在下跌。中國企業在歐美消費者中的知名度還很低,一位廣告代理公司的專業人員表示:“中國企業若要成功向世界輸出品牌的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技術將是終極優勢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主要是來自于自身研發投入的不足。跨國公司一般都將占收入5%或更高比重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上。而中國企業能達到這一國際標準的,可謂是鳳毛麟角。在創新方面,中國企業與歐美企業的差距仍在不斷拉大。
美國一項最新調查表明,90%的歐美跨國公司都已經把創新融入了他們的企業戰略,80%都建立了全公司的研發中心。大多數企業至少都把利潤的10%投入到了研發當中。有55%的創新來自于與大學、研究機構和與其他企業的合作交流。而大部分中國企業研發投入很少,很多中小企業甚至沒有研發。有資料顯示,中國企業的發明專利只有日本和美國的1/30。許多企業的核心技術和裝備基本依賴國外進口。而我國每年上萬億的設備投資中,60%以上是引進的。
與此同時,洋品牌的滲透力逐漸增強。前幾年國產手機憑借低廉的價格和奢華的外觀,曾一度獲得高達近五成的市場占有率。但近一年來,形勢發生了轉變,摩托羅拉、諾基亞、索尼愛立信在向市場大舉推出具有新功能的手機的同時,還舉起了大幅降價的旗幟,致使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已從2003年的42%滑落到了2004年上半年的37%。在中國的家電業和汽車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日立、三星等外國廠商憑借先進技術,在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等高端領域奪回了市場份額。
如今,中國加工制造業的所謂比較優勢正日益被進入中國的國外企業以及周邊國家、拉美國家所模仿,單純依靠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資源成本比較優勢已經無法為中國企業贏得未來。中國制造低成本優勢將要面對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的競爭,且已經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如果“中國制造”依然停留在貼牌等簡單的加工層面,滿足于給自己創造1%-2%的利潤,中國終將淪為全球產業價值鏈的最低端,只能獲得微薄利潤,失去持續快速發展的能力。
隨著全球化的加速,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和較發達國家的制造業都在不斷向中國轉移,但同時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制造業的技術水平、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也在不斷提高,這就給中國制造業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在外資大量涌進的同時,中國企業能不能在技術上更多地投入,更快地提升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這將直接關系到中國制造業的生存與發展,關系到我們最終能否改變處于下游的弱勢地位。
中國制造能否轉變為中國創造,這是中國眾多企業家正面對的一次大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