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金融機構狼性初顯 中國金融改革當斷即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5日 12:18 21世紀經濟報道 | |||||||||
作者:王召 金融業在對外開放中波瀾不驚 時至今年,我國金融業已經跨入加入WTO后的第4個年頭。目前來看,中國政府的入世承諾正在逐步實現,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也在逐步擴大。
按照加入WTO之前許多政府或研究機構的預測,五年過渡期之后,外資銀行的外幣存款市場份額將上升到15%,人民幣存款市場份額將上升到5%~20%;外幣存款市場份額可超過1/3,人民幣貸款市場份額將達到15%左右。換句話說,中國金融機構將面臨效益和人才的威脅。但是事實表明,最近幾年外資金融機構的威脅遠沒有想象的那樣嚴重,其市場份額與上述預測指標明顯還有很大差距。可以說,中國金融業波瀾不驚。 與此同時,雖然相當一部分外資金融機構很快進入中國市場,但是他們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譬如對國內市場水土不服。以保險業為例,2001年2月—2002年7月,曾有22家外資保險公司的30家代表處撤離中國。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保險公司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并且在不同城市設有代表處,但是覺得代表機構太多造成成本過高沒有必要,既然通過營業性機構也可以了解市場,就可以適當減少代表處。也有一些保險公司的母公司在海外發生并購,如果兩個合并的公司在中國都有代理機構,那么其代理機構也很可能合并。還有一些保險公司在“911”事件以后,利潤大幅下滑,不得不縮減經營規模。而我們在此強調的是,外資保險公司代表處撤離中國與“水土不服”也有很大關系。由于國內居民保險意識和知識不足,對保險業務的有效需求在短期之內很難提升上來,外資保險公司手握先進技術和經驗,也只能“望洋興嘆”。顯而易見,外資保險公司本土化也需要一個過程,從了解市場、收集數據、設計產品、建立網絡到完成員工培訓,至少需要兩三年時間。 實際上,保險業出現的情況在我國銀行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現。統計數據表明,雖然2001年在華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達到190家,代表處達到214家,而2002年卻分別下降到180家和211家。 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 加入WTO初期,盡管外資金融機構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但他們目前已經度過登陸國內初期的投石問路階段。以銀行業為例,外資銀行數量在2002年出現下降以后,2003-2004年出現恢復性上升。截至2004年10月,外資銀行在華設立代表處223家,營業性機構223家,數量超過歷史最高水平。與之相對應,外資銀行資產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占中國銀行業總資產份額呈現上升趨勢,截至2004年10月,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約比入世當年增長12倍。更為重要的是,外資銀行盈利能力也大幅提高。2003年在華外資銀行實現盈利2.35億美元,比2001年增長20%。 外資金融機構的進入,為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帶來活力。首先,外資進入對于打破金融壟斷,提高金融效率,惠及消費者是非常有利的。其次,外資金融機構也為我國金融發展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眼花繚亂的金融創新方法,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和學習榜樣。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雖然外資金融機構為我國金融業乃至經濟發展帶來種種機遇,但是挑戰也必然存在。 過去幾年,中外金融機構“和平共處”,容易使我們僅僅看到外資進入中國的正面影響。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外資金融機構只有真正度過登陸中國的初級階段,并且進入機構數量和業務種類的穩步成長期之后,其對中國金融機構的負面影響才會真正逐步顯現。 外資金融機構市場份額的擴大必然導致國內金融機構的萎縮,而中資金融機構市場份額的縮小和優質客戶的減少又必然導致盈利能力的下降,并最終影響自身收益。以銀行業為例,由于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還肩負沉重的歷史包袱,其在競爭中必然會處于非常不利的境地。此外,金融業既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又是技術密集型行業。外資金融機構的管理人員不可能全部來自國外,中資金融機構中懂業務、熟悉國內市場的業務骨干將是他們努力爭取的對象。所以,中國金融業并沒有完全跨越加入WTO后的5年過渡期,真正的挑戰還在未來一兩年,甚至是未來五六年。 中國金融業仍要把握好機遇 中國金融業的歷史包袱問題是眾所周知的事實。2003年,在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分別位居第16、25、15和37位,但即使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不良資產比例最低的中國建設銀行,也要至少高出排名在他們之前任何一家銀行不良資產比例8個百分點以上。此后,雖然中國政府用450億美元國家外匯儲備注資,同時適當剝離不良資產,但2004年末四家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比率仍有15.62%之多。 在中國證券市場,由于市場分割嚴重,極大破壞了證券市場的完整性和統一性。根據證監會的統計資料,2004年我國股票市場市價總值37056億元,流通市值11689億元,非流通市值與市價總值之比高達68%,而且國有股、公有法人股的流通問題仍然難于在短期解決。股權割裂也加劇了市場主體的投機傾向,帶來證券市場的高風險。國有企業仍然熱衷于上市“圈錢”,凈資產收益率每況愈下;個人投資者追漲殺跌,盲目跟風;券商負盈不負虧,違規操作,過度承擔風險;監管部門始終未下決心,加大上市公司的退市力度。 總而言之,如果歷史遺留問題不能妥善得到解決,我國金融安全的根基就無法平穩。一旦出現外部沖擊,難免會出現風吹草動。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都應將對外開放視為一種動力,加快現有金融隱患的根本解決,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 當然,我們更大的注意力還應放在治本之上。換句話說,中國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還必須建立在完善的產權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基礎之上。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