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廣東民工減少 經濟界人士認為應足夠重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2日 07:24 人民網-華南新聞 | |||||||||
已酉雞年正月里的爆竹聲在鄉間尚未完全止息,成千上萬的外來務工者已經著手為今年的出路忙開了,京廣線上客流急涌,列列火車終日爆滿。 然而,盡管火車站場依舊人頭簇擁,公路沿線客車日夜趕路穿梭,但與往年正月同期相比,今年來粵民工的總體數量明顯下降,不少企業不得不為新歲的招工發愁。種種跡象表明,外來工流動已經出現明顯變化,大有短期內不會逆轉,呈繼續蔓延趨向。
廣東是全國招聘外來民工最大的省份,用工總量約占全國流動民工人口總量1/3,因此不少經濟界人士已經關注正在發展中的這一動向,認為各方應引起足夠重視。 政府和企業都已經看到:招工形勢確實變了 對外來民工流向變化感受最為直接和敏感的首先是企業。 農歷新年前夕,記者曾到廣東一些縣市采訪。所到之處,只要和企業管事的人扯開了,必定談及近期招工面對的難題。有的撓頭:企業內員工的流動率正在加大,缺員以后不易補足;有的說,過去愁訂單,現在愁的是人手;還有的坦陳:現在是有廠房有生產線,但由于用工人手不夠,有訂單也不敢多接。 農歷臘月二十八,記者走進佛山南海一家電子廠,但見車間里部分生產線已經停止運轉,廠區外一群群外省民工正提著或扛著大包小包從住地走出,踏上了每年一次的省親旅程。廠內辦公大樓已經安靜下來,可企業人事部仍舊燈火通亮,那里的會議還沒有結束。一打聽,這是雞年新春到來前的最后一次工作會議,研究的主題就是節后招工,用人廣告日前已經開始在當地電視臺播開了,效果如何未敢樂觀。 眼下的招工形勢變得比去年更嚴峻,這一信息不但企業感受到,在社會的更大范圍也折射出來了。我們走進廣東省一些政府和相關部門,很快感受到調研機制已經啟動,一些對民工流向的分析、預測,甚至提案正滾動著出臺。 在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我們見到了老處長梁滿光,上世紀八十年代湖南火車站發生因民工擠買南下車票而壓死人事件時,他曾受命前往處理。那時,他的任務是守在湖南火車站,動員民工不要盲目南下,幾乎要把嗓子喊啞。如今,我們采訪他,當年的場景雖然依舊難忘,但牽動他的已經是對廣東一些企業缺工現象的深層次思考。他坦率地說,當前廣東勞動用工市場的形勢已經和當年大不相同,這原因首先是全國的經濟都在發展,尤其是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東北振興等重大戰略的實施,不同程度地吸引了相當部分的內地勞動力;其次是國家對農業扶持加大了力度,農民種地效益有望提高,在湖北、江西、山東、河南等農業大省已經有大批農民工陸續返鄉種田,部分地區出現的各種土地糾紛大幅上升可以說從一個側面對此提供了印證;三是以上海為龍頭的東部地區快速發展,不少企業的民工平均工資明顯高于珠三角企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部分原來在廣東務工的熟練工人的確是選擇東去了。設想一下,如果當一個民工在廣東月均工資長期停留在600元以下,除去生活日常消費便所剩無幾時,他就一定會用“腳”作出自己的選擇。 東部新春招工傳來的信息:招工形式千姿百態 東部企業民工工資比廣東高——當話題談及廣東民工東去時,不少人都會歸咎于這個淺顯的理由。固然,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直接原因。但如果進一步細加了解,其實部分民工東去的內涵遠不止此。復雜的先不提,單看目前正在開展的新春招工,東部地區各級政府和企業的工作都啟動較早,有聲有色,呈現著千姿百態。 先說西子湖畔的無錫:剛踏入雞年初五,一個面向外來人員的大型招聘集市就響鑼了,外來人員到此找工作是免費的。為維護民工的合法權益,政府有關部門加大了打擊非法職業介紹所的力度,公布了一批公共職介機構和“放心職介”機構的名單和聯系方法等,并在火車站、汽車站等地為隨時到達的新民工豎起了醒目的招聘集市標志牌。 再看溫州:與去年開春同期相比,溫州今年前來應聘求職的打工人員數量下降了約30%。有關方面特地研究了外來務工人員求職的主要途徑:中介機構;各種人才交流會及報刊電視等媒體上的招工信息;老鄉介紹;用工企業在火車站以及汽車站、工業區或者自家廠門口張貼的招工啟事等。根據這些特點特別加強了對中介機構的管理,人們從各個中介所的墻上都可以清楚看到許多有用的信息,民工特別想要知道的求職流程、收費標準、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可獲得退費等條款,都一目了然。 在民企發展迅猛的義烏:當地很多新辦或規模不大的企業從年初起就明顯感到招工困難,為破解此難,義烏多家大型企業春節一過就安排車輛前往民工大省接民工們回來上班。據浙江夢娜襪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今年春節有300多名民工回家探親,以安徽、江西、河南籍居多,考慮到節后仍處于春運高峰期民工返回比較困難,公司分別把這些民工的家庭住址及聯系方式傳真給了企業駐這些省份的工作站,通知工作站派車將民工節后安全接回義烏。而當地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今年義烏普工、平車工、擋車工的需求量特別大,企業主們開出的“價碼”大多比以往增加,普遍上漲兩成左右。 相較而言,廣東省在節前高調地宣布取消實行了10年的新春期間禁止招工的“六不準”,立即獲得各界廣泛肯定。此外,也許還有不少工作做了沒說,但記者采訪中仍舊感到,對于正在蔓延的勞動力市場變化,各地研究得尚不很細,應對的招式也還很不具體,方方面面對此的緊迫感未見強烈。 要從全局著眼做工作:花架子千萬不能要 如果我們把眼光看得更遠一些,不難發現當今勞務市場叫緊的聲音已經在相當范圍叫響。例如:在南京,節后最大的民工求職市場正式開市交易當日,萬余個崗位僅引來不到千人,有人說:今年南京的勞務市場比天氣還冷!在北國哈爾濱,由于民工大量返鄉,新春前后找不到足夠人手,部分街路未能及時清雪,給市民和游客出行帶來不便。而在飲食服務行業缺人現象更明顯,有的大飯店為了完成年夜飯及春節期間預定的聚餐,得動員員工請來親戚朋友臨時幫忙,約有20%的小飯店因人員費用過高閉門停了業。 面對這些市場反應,作為用工數量巨大的廣東不可能也不應該無動于衷,需要有相應對策。企業要有所動作,政府的相關部門也要有所動作。記者在采訪中已經聽到了企業對此有呼喚:希望政府在尊重市場規則的前提下有所作為,多為企業排憂解難,但同時又有擔心,期盼各項工作實事實做,千萬不要搞花架子。 為什么會這樣擔心?看看一位電子廠人事經理的親身經歷或許能品出點意思。去年第四季度,該企業不能及時招滿合適的工人,于是便應約參加了一個到外省去招募民工的活動。結果人事經理飛機是坐了,東北是去了,但活動組織得很不扎實,招工者連民工也沒見著幾個;貋砗笠唤Y算,企業總共為參加此項活動花費了1萬多元,才勉強招得9個工人,其中有兩個才干兩個月就離廠了。 也許,一些應景的“場面工作”已經把企業家們搞怕了,例如組個團什么的到哪里轉一轉,初衷即使不錯,但效果未必真好。如果活動設計者在設計時就只是把活動當作一場“秀”去做,那就更令經濟上負責“埋單”的企業叫苦不迭。如果有一天,企業家的這些擔心真的成為多余,那一定是我們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得更得人心、更講究實效的時候了! 記者 黃幸群 鄧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