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中國出口強勢并非主要由人民幣幣值造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2日 02:46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韓圣海發自上海 摩根大通日前在其最新的中國經濟研究報告中認為,近年來中國出口勢頭迅猛,但是人民幣幣值卻并非中國出口強勢主導因素。因此,即便今年人民幣真的升值,對中國出口的總體影響也是有限的。
報告稱,自2002年開始,中國出口發展進入勢頭迅猛的高峰期,市場評論焦點均集中認為人民幣貿易加權貶值是造成此次出口高峰的主要原因。對此,摩根大通認為,人民幣幣值并非是主導近期中國出口強勢的唯一因素,從周期上來看,2002年以來全球經濟擴張帶來的需求增長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上遠遠超過匯率變動帶來的價格影響。此外,過去3年來中國出口的增長也歸功于中國加入WTO后帶來的益處。 摩根大通同時認為,鑒于中國出口產品中進口原材料所占的比例仍然很高(估計在50%以上),因此,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競爭力的凈影響并未如乍看一般嚴重。此外,人民幣升值很可能引發新一輪地區貨幣的升值,加上其他地區競爭者的替代效應非常有限,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競爭力的凈影響處于可控階段。 在受貨幣升值影響的行業中,摩根大通認為紡織業將是首當其沖的行業。不過,即使人民幣升值,也不太可能導致紡織業生產由中國轉向亞洲以外的國家,而只要亞洲各貨幣跟隨人民幣升值,也不會出現區內紡織業生產重新分配的情況。摩根大通認為,相比而言,電子產品受到的影響就要小得多,電子產品中有較大部分成本以美元計算,這使得電子產品成本將在人民幣升值后向下調整。2004年,中國出口增長中的35%來自電子產品,制衣僅為出口貢獻了8%的增長率。摩根大通因此認為,人民幣升值對中國整體出口增長影響有限。 摩根大通預期,2005年中國的出口表現仍然看好,預測出口增長17%(以美元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