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財經》2005 > 正文
 

《財經》200強觀察與對話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1日 16:12 和訊網-《財經》雜志

  《亞洲華爾街日報》/《財經》200強(AWSJ/CAIJING 200)

  2004年度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排名榜分列首席的三家公司的自省或旁觀

  兩岸三地NO.1心路剖示

  海爾:沒有“曲線”只有直線

  無論比起高調收購湯姆遜、欲成為世界“彩電大王”的TCL,還是戲劇性換帥、正追討巨額海外欠款的長虹,海爾的2004年都可用“沉寂”二字描述。在它創立的第20個年頭,不事張揚于歲末完成了長達四年的海外借殼上市之旅,亦在傾其心血的國際化道路上繼續探索。

  根據香港聯交所公告,海爾方面對海爾中建的注資于今年1月28日完成。海爾中建將更名為“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海爾中建的前身是香港商人麥紹棠控制的中建數碼,2000年以來,以海爾內部控股會為主要方的海爾投資,通過合資成立手機公司,再將手機業務注入中建數碼,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中建數碼也由此更名。

  2004年4月起,海爾方面將總價值約15.03億港元的洗衣機及手機業務注入了海爾中建。注資完成,意味著海爾集團海外借殼上市“宣告成功”。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瑞敏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海爾中建的高管名單中,且在海爾中建的股份及優先認購權中無任何權益。對于此前曾盛傳的海爾欲借海外上市實現“曲線MBO”的問題,今年春節剛過,張瑞敏接受《財經》采訪時稱:香港借殼上市的舉措目前已水落石出,結果證明,海爾沒有走什么曲線。“我們只走一條直線,一條創世界名牌的直線。”

  對海爾最近被劃入青島市國資委監管企業之列,海爾集團亦對《財經》表明,“公司的性質自始至今仍是集體企業,這有過去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清產核資的結果,以及相關書面材料為證。目前也沒有哪一個部門認為海爾集團公司是國有企業。”

  “不是中國企業非要走國際化道路,而是WTO給你設定了必須走的外部條件;對手已是國際化對手,市場已是國際市場,中國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取勝的前提,就是走國際化道路。”張瑞敏的此番見解,應是早在中國入世之前已了然于心。

  然而,海爾選擇的是一條非常艱苦的路——打自有品牌,而且是“先難后易”,先進入市場競爭激烈的發達國家,再進入發展中國家。

  海爾的選擇,事實上也是日本、韓國家電品牌當年走出國門的路徑。然而,自從去年TCL、聯想、上汽的幾樁大規模并購完成,一場關于“國際化道路”的爭論也在國內掀起。有分析認為,海爾的做法可能“投入過大,收效甚微”。

  對此,張瑞敏自有邏輯。他認為,在國際化大公司紛紛在中國設廠生產時,人力成本的優勢實際上已不存在了。“日韓的企業在規模、資金、人才等方面比我們有更大的優勢。要想競爭,關鍵是比他們更強的創新能力和更快的反應速度。而像臺積電這樣的公司,擁有非常強的技術實力,與中國大多數貼牌企業不是一回事。名牌體現的是企業的競爭力和擁有的市場資源,貼牌的企業則很難擁有。要想永續經營,必須擁有名牌。”

  事實上,海爾已基本完成了“先難后易”的海外布局——在全球建立13個工廠,18個貿易中心、產品出口近100個國家。但海爾的組織結構、人員素質還不適應信息化、國際化的需求,這些問題必須通過深化市場鏈流程再造來解決。

  國泰航空:“門票”是否真正昂貴

  入股國航(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0753,HK),無疑是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293,HK)2004年最受市場注目的動作。12月15日,股份配售協議落實時,國泰航空為10%的國航股份支付超過22億港元現金,相當于其年中流動資金的20%,超出此前市場預計近一倍。

  此番“門票”價格不菲,但對國泰的未來意義深遠。國泰在激烈競爭中采取種種手段鞏固勢力范圍,最重要的一招是淡化“殖民地遺留”的色彩,轉而大力加強與內地航空業界的聯系。

  與不少分析師一樣,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的陳國昌相信,國泰的策略選擇是正確的。這家英國人掌控的航空公司曾喪失了較早進入內地市場的契機。直到2003年底,國泰航空重開闊別13年的北京-香港航線;2004年8月,國泰著力促成中港航空新協議簽訂,但在利潤豐厚的滬港客運航線上失守于對手港龍航空,需待2006年方可獲得這部分航權。

  顯見的是,國泰已與號稱最具“政治背景”的中國國際航空集團結成同盟。摩根大通分析師甚至相信,通過入股競爭對手港龍的大股東國航,國泰航空可能已經走出未來聯合兩大航空公司的第一步。

  國泰曾是香港“一個城市一條航線”政策的得益者,其經營的航班占進出香港總數的三分之一。由于以香港為始發站,背靠政治穩定的中國,2001年恐怖襲擊帶來的全球航空業危機,亦沒有對國泰航空造成太大影響。

  盡管如此,國泰航空的運營思路始終克制而審慎。“相比其它本土和國際的航空公司,國泰最大的特點是成功的成本控制,從開銷最大的飛機折舊、燃油到人工等費用”陳國昌說。

  國泰現金富足,航隊規模2004年達到100架飛機。但這個規模與同一等級的歐美航空公司——美國聯合航空的航隊180架,美國航空達250架——仍不可同日而語。分析師將原因解釋為“不在景氣時期大規模采購飛機,而在不景氣時形成沉重的折舊負擔”。

  據國泰航空披露,其每可用噸千米成本,2002年是2.2港元,2003年是2.15港元;2004年中報則顯示為2.07港元,相比10年前下降了近30%。而港龍航空在油價飚升的2004年,相應的單位成本高達3.2港元。

  至2004年底,已經有五家廉價航空公司在香港國際機場營運,包括新加坡惠旅航空、菲律賓宿霧太平洋航空、泰國東方航空、澳大利亞澳亞航空和捷星亞洲。敏銳的業內觀察者包括國泰航空的管理層已提出警告——這可能將對國泰未來的發展造成威脅。

  由于中國國內航權不斷開放,有分析認為,國泰即使不支付數以十億計的現金,也可以獲得進入內地市場的機會。但國泰航空看到的,顯然是內地航權開放“過于隨意”。當天空進一步向東南亞、美國和歐洲開放,香港有可能失去其連接世界與中國的航空樞紐地位,這對國泰則有“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深意。

  “在我們看來,(與國航)這個協議甚至有助于(國泰航空)影響香港未來的航空政策。”摩根大通的研究報告說。陳國昌也相信,這正是國泰以入股為富有政治背景的國航IPO增色的重要原因之一。

  臺積電:“專注”能否長久領先

  去年是全球半導體業相當景氣的一年。作為全球積體電路代工行業最大份額的占有者,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積電),無疑是豐厚的利益收獲者——營業額創下76.5億美元的歷史之最,同比增長30%;凈利潤達27.6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一倍。

  1987年,如今被譽為臺灣“半導體教父”的張忠謀一手創建了臺積電。基于其獨特的專業代工思路,臺積電只替客戶制造芯片,而不設計或生產自有產品。自此,臺積電成為全球第一家也是最大的專業芯片代工公司。

  “我們的使命一直沒有改變過,我們要做專業的晶圓制造公司。(注:晶圓即大陸所稱的芯片)”去年4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張忠謀接受《財經》專訪時的語氣很堅決。

  如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所言,張忠謀一手創造了兩個全新的半導體產業——無自有品牌的半導體制造代工業,以及無制造芯片業務的半導體設計業。

  2005年春節期間,臺積電財務長兼發言人何麗梅接受《財經》采訪時仍堅稱,“專注”是臺積電多年來得以成功的原因,也將會使臺積電未來能夠保持領先。

  臺積電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場占有率約為50%。公司近年并大幅提高研發預算,成功收購德碁半導體以及世大積體電路兩家芯片制造商,目前0.18微米及更先進的工藝產品已達到70%,能提供多種版本的90納米工藝,并將推出65納米工藝。

  然而,對于做慣“老大”的臺積電而言,市場可能從未如此動蕩。有消息說,競爭對手中芯國際的代工價格削價幅度達20%,其代工價格只是臺積電的一半。何麗梅坦承:“現在有了競爭者,確實客戶回來找我們談價錢的頻率比過去高。”

  但她強調,削價競爭一直不是臺積電的策略。臺積電的競爭優勢是領先的技術、制造能力和客戶服務。在激烈的競爭下,維持相當幅度的營收成長和合理的利潤是臺積電面臨的最大挑戰。

  競爭還體現在人才的爭奪。張忠謀說:“臺積電至少被中芯國際挖去上百名有實務經驗的核心人才。”

  業界有人士認為,20年轉瞬即逝,全球半導體業發生了巨大變化,產業重心也經歷了幾次轉移,代工市場的格局也在不斷裂變。臺積電如果不作出相應的變革,未必能再續輝煌。

  競爭者的策略對臺積電也許有啟發意義。近兩年代工利潤日漸萎縮,專業代工廠商紛紛變身,走上了多元發展的道路,臺灣幾大產品其他領域的代工巨頭如華碩、鴻海、廣達等無不如此。

  臺積電最大的競爭對手臺聯電早在1995年起就先后吃掉11家IC設計公司,此后又通過資本運作,控制了臺灣第二和第三大芯片組廠商。目前臺聯電不僅有自己的晶圓廠,還擁有從IC設計到芯片組開發、再到CPU制造的完整IC產業鏈。

  日前,英特爾前副總裁陳俊圣加盟臺積電,擔任企業發展副總經理。協助總經理研擬并推動新的運營策略,這是臺職電的新部門。業界不禁猜度,這位“IC產業鏈整合”高手的加盟,是否將是臺積電著手“由單一晶圓代工轉向IC產業鏈整合”的一個信號?

  臺積電會否繼續“專注”于張忠謀設計的專業代工模式之路仍未可知。-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金雞送福
恭喜發財圖鈴拿來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