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中國青年報:中國經濟正陷入低技術陷阱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19日 16:04 中國青年報

  廣東取消春節后一個月禁招新民工令后,入粵農民工不增反減

  “低技術陷阱”正產生惡性循環

  記者18日從廣州市春運指揮部獲悉,截至2月15日,通過鐵路到達廣東的外來工超過100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6%。在取消了春節后一個月內不得招收新民工的禁令后,入粵
民工竟然不增反減。

  從廣州市各大勞動力市場和人才中介機構反饋的信息看,受外來工減少的影響,部分企業節后補充新員工的難度加大,連續兩個工作日都出現了有崗位難招工的現象。

  “勞動薪酬太低了!廣東省一類城市最低工資標準才684元!”廣州市某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表示,今年流入廣州的外來工不升反降,主要是由于廣州乃至整個珠三角地區的勞動薪酬不再具有吸引力。廣州市勞動力市場服務中心副主任吳啟鍇也表示,長三角環渤海山東等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吸引了相當數量的農民工。

  低工資,使“民工荒”變成“技工荒”

  據廣東省勞動部門調查,去年開始席卷珠三角的“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能型工人的缺失,勞動力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在市場對技能型人才的供求矛盾上。來自勞動部門的統計表明,2004年1月~6月,廣東省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3.8萬人,而實際求職的只有2.5萬人。結構性矛盾在對勞動技能要求較高的第二產業中表現突出:與去年同期相比,工業企業對技能型勞動力的需求增加了78%。對技能需求較低的第三產業,今年上半年的需求也較去年同期上漲了33%。

  “低工資,最先跑掉的當然是有技術的工人。”勞動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相對于普通工人,有技術的工人更有條件尋求報酬更高、環境更好的工作崗位。剩下的就是只會做最普通的工作的工人。由于中國人口數量巨大,普通工人是從來不會缺少的,所以,“民工荒”就逐漸表現為“技工荒”了。

  中國經濟正陷入“低技術陷阱”

  廣東省總工會不久前完成的一項調查表明:“勞動力無限供給下的低工資高競爭力”,正使中國經濟陷入一個低技術的陷阱。中國的勞動力太便宜,廠家不愿意投資更新技術、提高工人的素質,因為新技術雖然節省人力,卻需要投資。如果人力太便宜,那么買設備的錢還不如用來多雇幾個工人合算。即使是一些掌握新技術的外商,在中國設廠也寧愿多雇些廉價工人,少用昂貴的先進設備,大大影響了中國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低工資、低教育、低技術、低勞動生產率、高勞工淘汰率,已成為我國現有經濟發展模式附帶出來的問題。

  “這有點像飲鴆止渴。”一位人力資源專家分析說,勞動力越便宜,企業越不愿意投資新技術、新設備。另一方面,為了保證產品競爭力,工人工資就不會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力無限供給”以及“低勞動力成本”的優勢,將會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技工荒”與“低技術陷阱”的惡性循環

  廣東省總工會的一項調查顯示,以珠江三角洲為例,近些年來,在這里發展起來的企業,基本上是以加工和組裝為主。2002年廣東一般貿易出口比重不到3成,而進料加工和來料加工產品的加工貿易占了71.8%。由于受國際貿易條件限制,加上國內市場狹小,這些產品只能以極低的價格出口。在這樣的企業中,流行的說法是:只有靠壓低工資,才能有利可圖。在這樣的企業里,如果大量使用熟練的技術工人,并支付較高的工資,是難以想像的。

  “‘技工荒’與‘低技術陷阱’正進入一個惡性循環。”有經濟學家分析認為,勞動報酬越低,越難留住技術工人,企業也越難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只好請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降低生產成本,打價格戰。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中國經濟結構改革陷入泥潭,中國企業只能在國際工業“食物鏈”的最底層茍延殘喘。而現在的國際企業競爭,早已不再是勞動力成本的“價格戰”競爭,而是以比拼技術含量、創新力為核心的綜合能力競爭。

  走出“低技術陷阱”:提高民工勞動報酬

  據廣東省總工會的調查,珠江三角洲76.3%的進城務工人員月工資水平處于500元以下或501~1000元的幅度。在同一家企業,普通工人的工資增長幅度也是最小的。而他們的生活成本達到每月500元左右。有13.2%的進城務工人員入不敷出,63.2%的進城務工人員沒剩下多少錢。所以大部分進城務工人員,正常的工資收入只能維持其生活開銷,要多掙錢,只能靠加班。

  有關人士警告,低工資實際上是一種惡性循環的開始。盡管許多員工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需要提高,但幾乎沒有可能進行學習“充電”,因為自己微薄的工資僅能維持城市的高成本生活。同時,高昂的教育收費提高了進城務工人員和貧困人口接受教育的門檻,形成這一龐大人群的“教育荒”,進而導致“技工荒”的出現。

  從2004年12月1日起,廣州市最低工資標準從510元/月提高到684元/月,這是廣東省出現“民工荒”以來政府部門進行的第一次調整。按照國際慣例,最低工資標準一般為社會平均工資的40%~60%,廣州市2003年非農社會從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為l8283元,廣州市本次調整后的標準在社會平均工資的40%~45%之間。而珠三角有的城市,到現在仍然只維持在20%~30%左右。(記者 林潔)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低技術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金雞送福
恭喜發財圖鈴拿來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