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2月16日電 (成尚軒、叢峰)在成都市大邑縣安仁農民新村,一幢幢川西民居沿著蜿蜒的小河依次排立。一座漂亮的四合院,掛著大大的“農家樂”招牌,來這里聚餐的人熙熙攘攘。主人李建茹告訴記者:“一年前,我還是個泥腿子農民,沒有想到現在不但變成了城里人,還自己當上了老板!”
從種地到自己開鋪子,從泥瓦房到花園別墅,從農民轉變為市民,托起“李建茹”
們夢想的正是成都市大力實施的“統籌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戰略部署。
據統計,2004年,成都市對“三農”投入總計近170億元,其中各級政府投入近58億元;吸引民間資金112億元。農民收入增長幅度首次超過城鎮居民,農民享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惠。
統籌城鄉發展,資金歷來是最大的難題。成都市以市場配置資源,通過科學合理安排城鄉資源要素,用較少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獲得最佳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巧妙地破解了這一難題。
新津縣在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要在工業集中發展區修3條大道及水電氣等配套管網,大約要花3億元,而縣財政2004年1月-9月的總收入只有2.38億元,即使全部投入也不夠。到哪里“找米下鍋”呢?最后,新津通過土地拍賣、吸納民間資金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完成了道路建設及管網配套。
其他區(市)縣也妙招頻出:青羊區則“借”優秀企業的資金、人才來組建專業公司,融來所需巨資。都江堰市出租車、小公共汽車、人力三輪車經營權公開拍賣,籌得城市建設資金5000余萬元……
各區(市)縣靠市場化運作,通過吸引民間資金投入,對農民集中小區建設投入減少8724萬元。大邑縣建設的安仁鎮農民集中居住區,縣財政只投入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用拆遷費、門面出租等來吸引社會閑散資金,全部靠市場化運作,解決了當地300多戶農民的安家大事。
據了解,112億元民間投入“三農”的資金主要傾向于農業和農村投入,尤其是投入到農產品生產經營、農村工業、教育、旅游等方面。投入到農民新居建設的資金也占到了民間投入資金總額的11.28%。(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