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轉型:形成煤電新優勢戰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16日 03:26 第一財經日報 | ||||||||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因資源逐漸枯竭,阜新礦業集團開始走入低谷,企業負擔沉重,而由資源枯竭帶來的產業結構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日益緊迫 本報記者陳漢辭王婷婷章軻發自北京 昨天(15日),一位署名“阜新人”的網友在網上這樣描述阜新:
“……今天它(阜新)的資源已經枯竭了,整個城市工業單一,在市場經濟下的今天,阜新成了遼寧最困難的城市,可是阜新礦工仍然在為國家作貢獻——燃燒自己,溫暖別人……” 阜新市位于遼寧省西北部,素稱“煤電之城”,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興的城市。礦區面積349.3平方公里,采煤波及面積近600平方公里。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 有資料顯示,阜新的煤炭開采自1897年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阜新礦業集團公司的前身阜新礦務局成立于1949年1月,是全國512戶國有重點企業,國家大二型煤炭企業。現下屬29個國有二級單位,其中生產煤礦10個。 早在2003年,該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呂品杰在一篇文章中說,阜新礦區主要采用露天采剝和井工挖掘的開采方式,且經百余年的生產歷程,特別是建國以后的大規模開采,形成了十幾座排土矸石山和大面積采空沉陷區,已嚴重影響了市區生態環境,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成為困擾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大難題。 呂品杰還指出,多年來,由于煤炭生產和治理比例失調,矸石山和沉陷區的存在,不但污染了周邊環境,也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特別是隨著阜新礦區煤炭資源日漸枯竭,部分礦區企業破產,經濟生產轉型期的問題更顯突出。 截至2002年年末,阜新地區煤田共產原煤3億噸,地下采剝形成的采空區平面投影面積達73.69平方公里,其中井工礦開采占91.9%,露天礦剝離占8.1%。阜新地區矸石山排土場占地4400公頃(6.6萬畝),可治理的1600公頃(2.4萬畝)。經阜新礦務局勘查,阜新礦區采煤沉陷盆地20處,采煤沉陷區13處,面積101.38平方公里,可治理矸石山8處,占地面積13.53平方公里。 當地有官員認為,上世紀90年代以來,阜新礦業集團就因資源逐漸枯竭開始走入低谷,企業負擔沉重,由資源枯竭帶來的產業結構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已迫在眉睫。 阜新當地一家媒體在一篇《百年老礦走上轉型新路——阜新礦業集團第二次創業紀實》的文章中透露,到2002年,阜新礦務局已欠債31.8億元,安全欠賬3.2億元,生產欠賬2.72億元,幾個主力礦井采掘嚴重失調。多年來,阜新礦區一直靠海州露天礦支撐,井工礦落后。每年用海州礦2億多元的盈利來彌補井工礦的虧損。但在產出2億多噸煤炭后,海州礦的煤礦已經見底。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原孫家灣礦上。 此種情形下,阜新開始轉型。 2001年,阜新市被國務院確定為資源枯竭型地區經濟轉型試點城市,在政策、資金上國務院給予了大力支持。 為了保證轉型的成功,根據阜新的實際情況,阜新市委又提出了穩煤強電,形成煤電新優勢的戰略。 作為阜新市經濟轉型主戰場和主力軍的阜礦集團,也與時俱進地提出了“煤與非煤并重”的發展戰略,確立了“進行第二次創業、打造新型礦區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礦區”的發展目標,制定了經濟轉型長遠規劃,通過幾年乃至十幾年的努力,在現有煤業經濟的基礎上,發展形成具有相當規模的、獨立的、完整的、高效益的非煤經濟體系,完成礦區經濟轉型,使礦區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健康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