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新年是全球華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即使遠離祖國,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僑,也會以各種方式歡慶這個傳統佳節。尤其是在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較深、華人眾多的東南亞各國,過春節同樣是熱熱鬧鬧,洋溢著濃濃的喜慶氣氛。
越、新等國法定節日
越南
是少數幾個使用農歷的國家之一。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法定休息時間最長的全國性節日。每到春節,越南全國放假4天,加上雙休日,共休假6天。在華人占大多數的新加坡,政府規定的春節假有兩天,加上雙休日,春節期間可休假4天。印尼是全世界海外華僑華人聚居最多的國家,總數超過1000萬人。印尼華人雖然大部分已經加入了印尼國籍,但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仍然保留著中國特色。蘇哈托軍人政權曾于1967年禁止華人公開歡度春節和元宵節,印尼華人的正當權利被剝奪了30多年。直到瓦希德執政后,才于2000年公開廢除了這一禁令。2002年2月17日,當時的印尼總統梅加瓦蒂在雅加達華人慶祝馬年春節的大會上正式宣布,印尼政府決定把春節定為這個國家的全國性假日,并向廣大華人祝賀春節快樂。她說,政府作出這個決定是為了維護印尼民族的共同情感。在緬甸,年初一也是法定的公休假日。就連屬于歐美基督教文化圈的菲律賓,近年來也喜歡上了過春節。今年1月11日,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宣布,把今年2月9日定為全國特別工作假日,以慶祝農歷春節。阿羅約在公告中指出:“這是要促進文化了解及融合,讓菲律賓人有機會和所有華人一起慶祝該節日。”雖然春節被宣布為特別工作假日,但除華人社會外,私營界雇員和政府工作人員2月9日仍將正常上班而沒有加班費。然而,此舉意味著華人可以在更加自在和更為濃郁的節日氛圍中慶祝這一重要的節日。
傳統習俗長盛不衰
雖然已歷經漫長的歲月,但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的春節年俗活動仍然長盛不衰。富有生活情趣的過年習俗,像全家吃團圓飯、貼春聯、貼福字、吃年糕、吃粽子、掛燈籠、拜年、送紅包等在東南亞都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新加坡
新年期間,新加坡隨處可見大大小小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喜氣洋洋的年畫也貼上了大門。新加坡華人認為,和平、長壽和富裕都可通過主觀努力而獲取,而幸運則是未知的,所以大多數華人家里都貼一個紅底金色的“福”字,寄托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因“蝠”與“福”諧音,賀年片上也常常印著振翅飛翔的蝙蝠。表示運氣的另一個字是“吉”字,因為“桔”與“吉”諧音,所以當地華人在春節期間習慣吃桔子。拜年時,新加坡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帶著大包小包,只攜兩個桔子,進門捧向主人即可,象征大吉大利,客人告辭時,主人也要奉還兩只桔子。由于“魚”同漢語“富裕”的“裕”字音近,所以一些賀年片上印有在荷塘游動的金魚。新年吃魚意味著吉利。
新加坡
華人過春節,家家都要蒸年糕、貼春聯、逛花市。但最重要的事情還是除夕全家吃團圓飯,散居的家庭各成員都要設法團聚在一起。孩子們為迎接新年到來直到午夜才睡覺,并認為這樣會延長他們的生命。大年初一,晚輩紛紛給長輩拜年祝賀,孩子們從長輩那里得到壓歲錢。當天,掃帚統統都被收藏起來,不許掃地,以示吉祥,不然就會把好運氣掃掉。春節的第二天,則是訪親拜友的時間。
越南
“肥肉姜蔥紅對聯,幡旗爆竹大粽粑。”從這句越南過年的民謠中,可以領略越南人對春節的重視程度。越南人有在除夕夜豎幡、吃粽的習俗。竹竿一枝,修掉頂端竹葉,上掛紅幡和風鈴,傳說風吹時發出的聲響會把鬼嚇跑,有的地方幡竿上掛一幅弓箭畫,箭頭指向東方,象征驅鬼,久而久之,幡竿被稱為迎春竿。而粽子呢,因為有圓有方,所謂天圓地方,被認為是喜慶有余的象征。有趣的是這種粽子個頭很大,一般有2到2.5公斤重。越南人的年貨和中國人的沒有多少差別,街上的年貨攤上,除了出售年畫和年橘外,還有各式紅包利是封、紅底金字春聯等。春聯上面通常都用金漆寫些如“財源廣進”等吉祥的中文字句。對于越族(京族)的家庭來說,春節期間有三樣裝飾品是必不可少的:一束(或一大支)含苞欲放的桃花、一盆金桔盆景和一個盛有五種水果的“五果盆”,據說這三樣東西預示著新年行好運、平安順利、欣欣向榮。年初一早晨,家家戶戶都要拜祭祖先,同時也拜土地、灶君、百藝師祖,祭品一般要有粽子、紅燒魚、包肉團、炙肉、腌蔥頭、牛肉等。供拜完畢,小孩要向家中大人及老人拜年,要拜兩拜,大人們則要給他們壓歲錢。年初一有各種活動,如唱歌跳舞、表演戲劇、舞龍舞獅等。但年初一的禁忌也頗多,比如不能借東西;不能討債;不能干農活,否則會驚動土地神,莊稼會遭殃;不能掃地,即使掃了地也不能倒垃圾,要等3天后能動土時方可倒垃圾等。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華人把春節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一般從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過年,這段時間,“恭喜拉雅”的祝福聲不絕于耳,“恭喜”為華語,“拉雅”為馬來語,華人和馬來人巧妙地把祝賀詞融為一體,表達共同心聲:“恭祝節日快樂!”年關臨近,國內外的游子們歸心似箭,飛機和火車常常爆滿,長途汽車公司也會增開車次,保證游子按時回家團聚。從首都吉隆坡到全國各地,每個華人聚居區都掛起大紅燈籠。吉隆坡的商業區和飯店區的燈籠多達二三萬只,既烘托了節日氣氛,又可以招攬顧客。到了晚上,數萬盞紅彤彤的燈籠一齊點亮,十分壯觀。大年三十,全家在一起吃團圓飯,守歲。大年初一,不能掃地,人們一般待在家中接受其他民族如馬來族和印度族親友的拜年,并準備豐盛飯菜——春卷、龍蝦片、咖喱雞、咖喱牛肉、椰飯……招待貴客,不過,如果是信神的人家,就得吃素。初二以后才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初三初四以后開始有各種戲曲表演。馬來西亞華人還有一個有趣的傳統活動: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女男的向女的拋蘋果,女的向男的拋柑子,希望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或溫柔女孩。
泰國
泰國華人始終保留著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如春節、中元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泰國最具華人過年氣氛的地方要數曼谷中國城——唐人街,除街道兩旁擺滿各種應節食品、物品外,還有舞獅、舞龍等。街上到處可見現場寫春聯的攤子,生意很好。不管是華人、泰國人,還是西洋人,都會買上一些,掛在自己的居室和辦公室。華人和泰人均喜歡過春節,因為這時華人老板會發雙薪,且有休假,通常是從初一休到初三。泰國華人開的商店,春節期間一般停止營業,但泰國政府部門和銀行會照常上班營業。除夕,各家各戶都舉行祭祖儀式,然后全家圍坐吃團圓飯。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服,親戚朋友互相拜年時,習慣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緬甸
在除夕夜,緬甸華人都是全家人在一起吃年飯,飯后熱熱鬧鬧地歡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來。年初一是法定的公休假日,人們穿上新衣走親戚,分住各地的親戚朋友,都利用這個節日團聚,共賀新年,“恭喜發財”。
文萊
文萊過春節,最有特色的活動要數“開門迎賓”。春節期間,人們會打開門戶,歡迎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登門賀年,互致問候。當地馬來人還有帶小孩外出拜年的習慣,主人一般都要給小孩子“壓歲錢”,但文萊“壓歲錢”外包裝是綠色的,所以不叫“紅包”而叫“綠包”。
作者:悠之
(來源:新桂網-廣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