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耿彩琴) “中國經濟以一個強勁的音符結束了2004年。”這是世界銀行4日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中對我國經濟在2004年表現的一句評語。世行認為在年度交替之際,我國外部環境和國內宏觀經濟條件呈現出有利前景:出口可能會獲得額外的推動力,進口價格回落;由于主要通貨膨脹的壓力逐步消退,并且財政和外部形勢不斷改善,宏觀經濟的穩定性得以進一步加強。
世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郝福滿說:“2004年9.5%的增長率令許多人感到驚訝,不過國內需求和投資增長明顯已出現放緩跡象。”
一直被視為經濟過熱的“禍首”的固定資產投資正在下降。世行認為,我國國內需求已經減弱。國內需求的增長率從上半年的近11%下降到下半年更具有可持續性的8.5%的水平。2004年投資的年同比實際增長率從第一季度超過40%的危險步調下降到第四季度估計為13%的水平。“總的來說,去年一年中政府采取的使經濟減速的貨幣政策和行政措施似乎正在開始體現出效果”。
對一系列關鍵數據的分析,世行努力佐證了它的一個結論:中國經濟過熱的風險已經下降了。世行認為我國目前有利的宏觀經濟形勢使2005年成為實施結構改革的黃金年,可能會有多項政策出臺。
但世行提醒,今后還存在一些重大的宏觀經濟風險。由于低利率和地方政府促進經濟增長的動機對過度投資的激勵機制仍然存在,投資增長率還有重新上升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