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中央一號文鎖定三農 > 正文
 

一號文件惠及農民 政府追求雙增目標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5日 10:15 中國經營報

  作者:馮興元

  2004年和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無疑是農民的福音,給農民帶來了實惠。兩者有一個共同之處,即強調提高糧食總產量和農戶收入這兩大目標。而且強調以提高糧食總產量為主,兼顧考慮農戶收入。

  按照最新的一號文件,要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保證必要的糧食儲備,維護糧食市場的穩(wěn)定。

  過去中央也強調兩大目標,但是收入目標往往沒有落實到具體措施。2004年和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則規(guī)定了大量的實惠,因而對于農戶來說有著實實在在的“含金量”。

  2004年新政要點為“放開購銷市場、直接補貼糧農、轉換企業(yè)機制、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宏觀調控”!都Z食流通管理條例》取代了《糧食收購條例》及《糧食購銷違法行為處罰辦法》。新條例規(guī)定,糧食價格主要由市場供求形成,糧食經營者可以是指從事糧食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進出口等經營活動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體工商戶,嚴禁以非法手段阻礙糧食自由流通。

  新一屆政府強調市場真正發(fā)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而包括補貼在內的政策支持和價格干預發(fā)揮輔助性的作用。國務院和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糧食風險基金制度。糧食風險基金主要用于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支持糧食儲備、穩(wěn)定糧食市場等。在這種競爭格局下,就糧食儲備而言,其政策成本將會遠遠小于過去。而根據政策周期邏輯,糧農至少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將受惠于這場糧食改革。

  2004年年初,我國政府確定了糧食產量目標和收入目標雙重目標,其中糧食總產量目標為4.55億噸,農民收入增長目標為5%。2004年中國實際糧食產量4.695億噸,同比增長9%,國家發(fā)改委預計2004年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幅超過6%。

  糧食總產量和農戶收入提高與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有關。2004年,中央推行了“三補”政策,即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2004年,全國29個省(市、區(qū))實施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政策,共安排補貼資金116億元;國家進一步擴大了良種補貼的規(guī)模和范圍,補貼范圍擴大到大豆、小麥、玉米和水稻四大主要糧食作物,補貼規(guī)模擴大到28.5億元;2004年全國地方各級財政共投入購置農機具補貼資金4.1億元,帶動農民投入20億元,共補貼購置各類農機具10萬多臺套。與2003年相比,全國減輕農業(yè)稅負擔220億元,取消除煙葉外的農業(yè)特產稅減輕負擔約60億元,兩項合計全年農民稅負減輕280億元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政策措施缺乏較長的時效性。

  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主題是《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其目的仍然是努力實現糧食穩(wěn)定增產、農民持續(xù)增收,仍然是產量和收入并抓政策。這里“雙增”目標看來是政府追求的長遠目標,而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可看作是一種操作性的中間目標。與以往不同的是,新的一號文件規(guī)定了詳盡的政策措施要求和財政資金支持措施,比如包括對大量農業(yè)基礎設施投資等。

  在發(fā)達國家里,提高農民的收入(指凈收入)目標是主要的,提高產量目標則是次要的。凈收入的多少意味著扣除成本之后的回報,而產量本身并不意味著效率,必須與投入聯系在一起方知其高低。產量目標的次要性,也是由于發(fā)達國家的補貼已經導致生產過剩。而對于我國這樣的發(fā)展中國家,糧食安全基本上可以通過市場運作和糧食儲備來保障。

  早在15年以前,德國吉森大學與黑龍江省農業(yè)廳信息中心共同建立了黑龍江省農業(yè)政策分析模型。該模型在利用農產品生產的投入產出數據基礎上模擬分析政策效應。其選擇的目標函數為農民收入最大化,而不是農產品總產量最大化。盡管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但那時我國連市場經濟都沒有提出。在當時“產量第一”的政策環(huán)境下,打出“收入第一”大旗似乎有點曲高和寡。迄今為止,這一模型的目標似乎仍然不合時宜。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一號文件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新酷鈴選
最新最HOT鈴聲推薦
雙響炮
經典四格漫畫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