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四個中心梯級推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9日 10:42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楊興云 上海報道 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四個中心是未來上海的標志。不過,看起來現在上海的官員們并不急于把這些標簽一下子全部貼在自己身上。 1月18日,在上海市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上海市市長韓正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只
在韓正的報告中,具體提到了 “四個中心”中的兩個,其中包括 “大力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全面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大力”和“全面”,一詞之差,力度卻有很大不同。“眼下上海有著更為急迫的現實目標”,上海市政府一位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金融中心有點遠 2001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并原則同意《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1999年-2020年)(以下簡稱“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要把上海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 不過,上海市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建文認為,就現實的情況看,上海建設金融中心面臨“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足”的重大制約。 楊建文表示,“先天不足”是央行不在上海,四大商業銀行總部不在上海,金融政策的制定部門不在上海,金融活動監督部門不在上海。“后天不足”則是1992年之后,中央很快就開始實行宏觀調控。中央銀行直接通過信貸抓投資規模,控制通貨膨脹。這個時候,地方上想建國際金融中心,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 宏觀調控二三年之后,就是1997年金融危機,中央政府隨即提出要求,建立金融安全區。要想建立金融中心必須要走金融創新道路,而任何金融創新都有風險,金融風險又事關金融安全,這對上海來說,仍然是一個多難選擇。”楊建文說。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對于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教授戲稱為不過是一個可以“長期說說而已的話題。” 上海正在把眼光從更遠的地方收回來。 在上海市市長韓正的報告中,“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的質量和競爭力“被放在了今年要重點做好的十方面工作之首。 在上海看來,現代服務業已成為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瓶頸”和“短腿”,上海市經貿委一位人士指出,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市場開放度不夠,部分行業受國家政策約束較強;社會事業部分領域產業發展進程相對緩慢;企業規模和核心競爭力不強。” 參加上海兩會的代表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與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業相比,現代服務業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產出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等特點,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刻不容緩。 一位分析人士注意到: “談現代服務業談到了方方面面,談金融中心卻惜墨如金一筆帶過,后半段還加了個金融監管的尾巴,這在過去的報告中是不曾有過的現象”。 他認為,由于政策層面的原因,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遲遲無法得到根本性的突破,所以,上海高層領導意識到,要促進上海更進一步的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另有說法。” 從齊頭并進到梯級推進 “四個中心的提法是國家對上海提出的目標,實際上它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內涵,”上海市社會科學院院長助理屠啟宇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屠啟宇認為,“四個中心”對上海來說只能是一個量力而行的過程,同時它還與國家戰略的安排密切相關,決非僅憑上海的努力便可實現。 從國際比較看,上海距離“四個中心”確實還很遠。根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的情況,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上海服務業增加值只有香港的 1/4、東京的 1/10;外匯日交易量僅為倫敦的 1/1000;年入境旅游人次僅是巴黎的 1/10,商品批發銷售總額不及紐約的 1/6,國際集裝箱中轉比例還不到 1%。 一位參與市政府決策方案研究的權威知情人士表示,“實際上,目前上海對‘四個中心’建設的推進一直采取的是梯次推進的發展戰略,”結果自然不會齊頭并進,各個部分之間的局部調整也就理所當然。 “比如現在強調推進先進制造業和航運中心建設的同時,又強調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主要就是考慮在推進先進制造業和航運中心建設的過程中,在產生大量有形物流的同時,將會伴隨著大量的無形的服務,像對航運的調控能力,就比航運物流本身更為重要,這種無形的服務,將會對金融中心的建設產生強烈的倒逼作用,反過來促進金融中心的建設。”他說。 知情人士強調,各個中心能否實現或何時實現跨越式發展,還要看各自領域的一些關鍵事件在何時發生。例如航運中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事件是洋山國際深水港的建設,國際貿易中心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國際金融中心是人民幣的自由兌換。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洋山港一期投入運營,將進一步增強上海口岸功能,在充實“航運中心”內涵的同時,大大促進其他三個“中心”建設。 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上海的功能和定位已經幾經反復。1986年國務院批復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上海是我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經濟、科技、貿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上海一身而兼負六大中心。在中共十四大之后,又明確提出了“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的決策。 而在2001年后,航運中心的目標也進入了上海的視線。其主要目標是,2007年,集裝箱泊位達到32個,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600萬標準箱以上。 另一分析人士則把上海政府的這一改變稱之為將目標“從天上拉回到了地上”,他說,過去在市長的報告中,往往目標都很大,但誰都明白短時間內根本就無法實現,于是就變成了“年年講,卻年年實現不了”,現在將大目標換成了看得見做得了的小目標,這體現出一種“務實“的作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