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家統計局:如沒有宏觀調控,可能嚴重的通貨膨脹已經發生
昨天,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200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6515億元,增長9.5%。
去年“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04年的GDP增長目
標為7%左右。此后,為遏制經濟過熱勢頭,避免經濟出現大起大落,國務院連出重拳出臺一系列措施進行宏觀調控。去年10月底央行10年來首次宣布加息。然而去年我國GDP實際增長率達到9.5%,顯然與年初所定的目標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
對此,李德水認為,如果去年不實行宏觀調控的措施,發展下去全年可能經濟增長速度比這個快得多,也可能嚴重的通貨膨脹已經發生了,也可能面臨一場更大的調整,經濟出現大起大落。但是,由于及時、果斷、有力地采取宏觀調控措施,避免了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的發生,而且不知不覺地使中國經濟進入了十幾年來發展最好的時期。
對于去年GDP增長率達到9.5%,李德水認為,從2003年開始,中國結束了從1993年到1997年連續五年的反通脹斗爭,又結束了從1998年到2002年連續五年的反通縮斗爭,開始進入了新的經濟增長期。
2003年我們的增長率達到9.3%,2004年增長率9.5%,有它的必然性。這個增長率基本在這改革開放二十幾年的平均水平上。
9.5%是反映了宏觀調控成果的,也是比較準確的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另外,中國經濟增長內在的動力確實很強勁,投資需求非常旺盛,消費隨著生活水平、經濟收入的提高趨旺,國際經濟發展比較好,對我們的出口也很有利,所以我們去年增長得快一點,有它的必然性。
李德水也認為,9.5%的增長率說明中國去年的經濟確實是在高位上運行的。我們不能單獨就9.5%這個數字來論高低、論好壞,要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我們不能為增長9.5%而沾沾自喜,要更多地看到我們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將公布環境、資源代價統計公報2月28日改革
昨天,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透露,今年國家統計局所發布的統計公報中將設置“衛星賬戶”,公布我國經濟增長背后所付出的環境與資源代價。
在去年9月,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透露,中國綠色GDP核算體系框架初步建立,并在六大區各選一個城市進行試點。爭取用3到6年時間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綠色GDP體系框架。
李德水昨天表示,關于綠色GDP核算問題,國家統計局正在做課題研究,還處在研究的階段。目前,國家統計局正在和環保總局、林業局等有關部門和研究部門成立課題研究小組。
在綠色GDP核算體系建立以前,作為一個過程性的措施,國家統計局在統計公報中要設置一個衛星賬戶。李德水表示,這個衛星賬戶是在統計公報中除了公布去年的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外,專門列一部分,把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在環境、資源方面所付出的代價表現出來。
據悉統計公報將于2月28日正式發布,屆時,“衛星賬戶”所反映出的我國2004年所付出的環境與資源代價將一目了然。
核算不再一錘定音GDP越改越準確
昨天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透露,去年,國家統計局規范了地區GDP的核算方法,一個是要改變名稱和叫法,變國內生產總值為當地或者某某地方的生產總值,這個全國都做得很好,都改變過來了。
另外人均GDP的核算要按照常住人口,而不能用戶籍人口,需要兩年的過渡期,各地也都在執行。還有對GDP的核算,采取了初步核算、初步核實、最終核實三個階段,打破了一錘定音的傳統做法,去年實行得很好。
今年國家統計局又推出了一整套改革的措施,第一項是規范地區GDP的核算方法,主要是統一規范國民經濟核算的方法和標準,對專業數據嚴格把關。第二項是,建立了地區GDP核算的聯審制度。第三項是,聯審后,各省GDP核算后,由國家統計局組織聯審。從今年開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2005年一季度的數字,要由國家統計局認可之后,由國家統計局統一發布。
去年我國GDP增長率是9.5%,這個數字是1月21日開過專家小組會議,大家都認可的。這樣使國家統計局的核算工作更加透明、公開、準確。
發電總裝機超英德法總和我國原本不缺電
昨天,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透露,我國發電總裝機超過英、德、法總和,水電裝機已經達到世界第一。我國并不缺電,電力緊張的原因是高耗能工業太多。
據李德水介紹,我國去年電力增長了15%,去年當年新增4930萬千瓦發電量,總裝機是4.4億千瓦以上,其中去年的水電裝機已經達到1億千瓦,世界第一。英國、德國、法國三個國家加起來才3億千瓦。但我國工業耗電占了74%;中國城鄉居民用電只占11%。
去年物價上漲今年控制在4%以內
昨天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在京公布,我國去年市場物價漲幅有所提高,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9%。李德水表示,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力爭控制在4%以內。
去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9%,漲幅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對于今年我國的物價水平,李德水認為,可以保持比較平穩的水平。
本報記者 于德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