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內生性增長獨樹中國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2日 11:02 和訊網-財經時報

  谷純悅

  全球經濟是否已經完全擺脫頹勢,其內生性增長是否已經再次形成可能是當前每個主要經濟體決策領導人最為頭疼的疑慮。

  本次經濟復蘇和以往大不相同,極大地依賴于貨幣與財政政策杠桿的刺激作用。自
2001年以來,美聯儲連續13次降息,并在2004年6月將利率降至4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1%。同時,布什政府提出了大規模減稅計劃,鼓勵消費者增加開支、促使個人與企業增加投資、促進經濟持續復蘇。

  當前,世界上的主要經濟體中,傳統的穩定性政策杠桿正在滿負荷運作。財政政策方面,日本的財政赤字是7%,美國是4.5%,歐元區的主要國家則越過了原來約定的3%的門檻。

  美國建立在巨額債務之上的經濟增長是十分危險的。美國GDP的2/3都是靠消費者支出帶動的。而今年美元出現的大幅度貶值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場貨幣危機,這是十分危險的。

  高債務、低儲蓄(大約占GDP的1%)絕不是保證經濟持續增長的有效模式。因此,美國經濟在2005年開始出現調整將非常正常。而基于過去300年經驗數據的康德拉蒂耶夫經濟周期預測美國經濟將衰退到2010年以后。

  在國際大宗商品強勢上攻的一年中,似乎一夜之間世界進入了一個缺油少煤的年代,似乎所有資源即將枯竭,紐約WTI原油期貨曾一度沖高至55.67美元。格林斯潘在不斷給美國經濟打氣之時,也于6月30日開始馬不停蹄的5次小步上調基準利率由1%至2.25%,世界經濟似乎走出了低谷。

  但是,當我們認真審視世界經濟之時,似乎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困擾世界。

  美國經濟領先指數從7月份經歷了連續5個月下滑,11月份在石油價格下降而引致消費者信心恢復與股價有所增長的情況下,環比出現0.2%的增長,但年率依舊創7個月以來新低,僅為0.9%,與4月份的4.9%年增長率相比降幅明顯。 從領先指標構成情況來看,實體經濟基礎走好趨勢并不牢固。

  1.美國采購經理人指數在經歷了2003年末與2004年初的短暫復蘇之后,再次持續低迷,尤其是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明顯弱于非制造業,實體經濟仍然堪憂!

  2.美國在新屋銷售尚未完全轉暖,總銷售額年率連續5個月維持低位的情況下,11月竟然出現新屋銷售月率12%的下降,這是繼1994年1月以來的當月最大跌幅,未售住宅存量與已售量比率高達450%,高于有數據以來的平均414%的水平。新屋銷售降溫趨勢值得警惕!

  日本經濟,經季節調整后的工業生產月率下半年有所下滑,機械設備訂單月率連續6個月為負,年率也有低位下滑趨勢,日本經濟有繼續調整要求。日本內閣府1月11日也表示,11月期領先經濟指數連續3個月低于臨界值50%,意味著日本經濟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

  雖然今年歐洲經濟得益于全球貿易的強勁增長,有所好轉,但高失業未明顯下降的情況下,近期公布的德國IFO商業信心指數出現下降,這一跡象表明,歐洲各國經濟體可能在失去動力。而英國工業聯合會(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趨勢調查的全面下降顯示,英國也未能幸免。

  歐洲各國政府在刺激經濟方面幾乎已無計可施。一些國家的財政赤字已高到超過《穩定與增長公約》條款允許的3%的門檻,并且歐洲央行發現,當通貨膨脹率維持在目標水平以上時,降息有難度,刺激經濟的手段正在逐漸匱乏。

  從此處來看,2004年6月以來,美聯儲進行的快速小步的5次加息,不得不使人想到格老也許老謀深算,快速小步加息一方面針對所謂的通脹威脅,一方面更可能是為了防止今明兩年經濟出現意外,再次步入調整而完全喪失他唯一但確實很有效的貨幣工具——利率,2004年借通脹的快速小幅加息更可能是在為2005年末或2006年初的降息已刺激經濟提供貨幣政策操作空間。

  縱覽全球,從工業產出增長情況來看,主要經濟體都存在明顯的調整要求,而這其中惟獨中國敢說擔心自己的經濟過熱,惟獨中國需要宏觀調控,但是無論如何調控,中國經濟即使有所放緩,但強大的內生性增長潛力將是任何國家所無法比擬,全球獨樹一幟的持續高增長將給具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帶去長久而持續的吸引。離開中國無異于拋棄世界!

  如果簡單地從近期所謂的港股大跌就輕易判斷出“人民幣升值憧憬不再,全球熱錢大規模撤離香港”,不知是中了誰的“埋伏”。從最新公布的11月外匯占款數據來看,加息后的11月當月新增5496.95億元,相當于加息前4個月的總和,就連不可交割人民幣一年期遠期匯率也僅僅是在1月5日晚公布美聯儲會議記錄之后從貼水4200點回落至3800點左右,但僅在3800點左右停留了3天,1月13日又恢復到4350點有望繼續挑戰前期高點,對于港股短期的漲漲跌跌不必刻意夸大,畢竟增減倉位與結構調整,對不同投資者的影響與意義不同,短暫的深幅調整可能正是給跟風者挖的陷阱。

  (作者為江南金融研究所高級策略研究員)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印度洋地震海嘯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楊振寧登記結婚
意甲在線足球經理游戲
2005新春購車完全手冊
歲末年初汽車降價一覽
2005年新春購房指南
2004地產網絡營銷盤點
天堂II 玩轉港澳指南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