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態度曖昧成為內外資所得稅統一最大障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1日 12:07 中國新時代 | |||||||||
政府對中國經濟的決策重心從注重引進外資轉變到注重營造市場公平環境 文/本刊記者 焦晶 “一個主權國家的財政政策,任何時候都可以自主改變。”1月16日,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在回應54家跨國公司上書認為中國擬統一內外企所得稅是“政策說變就變”時說。這5
早在2004年6月1日的財政部稅政工作會議上,就透露出“兩稅合一”方案的細枝末節,其中包括對外資企業稅收優惠的過渡期。這54家跨國公司在應財政部邀請參與調研時則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延長對外資企業優惠政策的過渡期。 “如果我們實行兩稅并軌,肯定會給外資投資企業一個過渡期,比如說5年的過渡期,對稅負的調整分到5年里面逐漸到位,這個是沖擊是相當小的。”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向《中國新時代》分析說。 阻礙:吸引外資會否受影響? 真正對兩稅合一形成阻礙的,并不是跨國公司。 2004年11月10日,賈康透露說,財政部領導在積極考慮,利用這幾年財政收入增長比較迅速的優勢,能否多推一些稅改;兩稅合一就是重頭戲之一。“我看財政部的領導很積極,但有一個最大的阻力就是由外經貿部門脫胎而來的商務部,因為商務部會覺得吸引外資的數字說起來很有自豪感。實際上它的態度就是能拖就拖。” 此言不虛,1月12日,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已經迫在眉睫,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不能再拖了。” 金人慶的理由在于,如在數年前并軌,由此減少的財政收入不過200-300億元,而現在實施,由于稅基擴大,減少的財政收入將超過1500億元,甚至會達到2000億元;但是如果繼續拖延,今后的難度更大。金人慶同時判斷說,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率并軌,不會影響外資企業的積極性。 樓繼偉指出,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合并目前時機已經成熟,主要方向仍是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樓繼偉同時表示,兩稅合一在具體操作上將會有一個過渡性的安排;而針對一些外商投資企業對兩稅合一所存在的異議,他強調,中國作為主權國家,是可以根據需要變更稅法的,當然這個過程必須合乎法定程序。 相比之下,商務部的態度要“曖昧”些。“我們并沒有阻撓兩稅并軌的步伐,商務部只是出于保護吸引外資的立場,提出要暫緩并軌,因為現在對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只有稅率的優惠,在中國還需要外資的今天,這種最后的優惠有必要維持下去。”商務部有關人士如是說。 對于商務部的擔憂,專家們并不贊同。 “外資到中國投資,并不完全是為了避稅,現在卻明顯地給人們制造中國是個‘避稅港’的感覺,”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平新喬分析認為,在中國入世后,“你一味強調這點東西是有片面性的。” 賈康則提及了世界經濟學家的一項研究:對于跨國公司而言,最看重的是市場潛力,及政治的穩定性,對于稅負,其排名是最后一位。 稅率:內資比外資高1倍 盡管不看重稅負,但是外資投資中國,還是通過實際的低稅率得到了實惠。 多項調研結果均顯示,盡管名義稅率為33%,但由于外企享受了種種稅收優惠,其所得稅平均實際負擔率則為11%左右,比內資企業低了約一半。 職能部門對此也非常清楚,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孫瑞標指出,由于所得稅制度的缺陷,導致“我們國家的民族企業和內資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非常大的困難”,他認為,這“跟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不相適應,也是違背常理的”。 對于兩稅合一之后的稅率確定,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財政室副主任楊之剛透露說,一般有兩種意見,財政部認為宜統一為“27%”,國稅總局則提出統一為“24%”;她同時提出,這個稅率,與周邊國家相比,還是適中的。 這一觀點得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法案室主任、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俞光遠的認可,“自1980年代以來,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是逐步下降的,目前稅率大多集中在25%-30%。”他說,“中國在統一企業所得稅立法中,也必須應對企業所得稅的國際競爭力,如將所得稅稅率設定在24%-27%之間,從33%降到25%左右為宜。” 但是,由于“兩稅合一”首先需要“兩法合一”,即《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及《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兩法合并,目前,由于商務部不明朗的態度,本擬于2005年3月之前通過人大常委會“三讀”的打算,現在已經無望。 對此,專家們表示非常惋惜。“我們從研究的角度感覺這很可惜,”賈康分析說,“由于有不同的意見,大的方向雖然沒有人否定,但是在具體的時機、具體的政策上,不同的意見卻阻礙了這個程序的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