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年收入6萬元-50萬元算中產
什么人是中國的中產者?去年,社科院發布了一份社會視角的報告;日前,國家統計局又發布了一份經濟視角的報告。不過,第一個清楚界定我國中產者年收入“6萬元-50萬元”的標準并沒有得到學界的認可,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成勛昨天對記者表示出對這一數據衡量標準的異議。
中產底線設定在6萬
三天前,國家統計局劃下了這條底線。在國家統計局城調隊歷時4個多月、發放問卷30萬份的基礎上,一個調查結論新鮮問世:6萬元-50萬元。這個區間成為我國城市中等收入群體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計算標準。
實際上,國家統計局衡量“中產”的標準來自于世界銀行公布的全球中等收入階層的人均GDP起點和上限,分別為3470美元和8000美元,而國家統計局需要將這兩個數據通過三重換算轉換為我國的中等收入群體指標。
不能簡單移植國外標準
據介紹,由于調查主要涉及個人收入,所以這三重換算首先是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之間的換算;第二重換算是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匯率;第三重即最為關鍵的換算是購買力評價標準,簡單地說,就是在中國同樣的生活水平,換算成其他國家需要多少錢。
異議首先是對世界銀行標準的使用。李成勛認為,調查需要反映的是我國家庭收入的情況,此外,由于社會各階層對“中產”的評價本就不同,選用哪個標準本身就需要調查,并不能簡單地移植世界銀行的標準。
另一個有異議的則是換算中使用的購買力評價標準。我國和西方國家在這個標準上向來存在差異。1993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依照這個標準把我國人均收入排到世界第三,曾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反響。
雖然國家統計局不愿透露在購買力評價標準上的具體計算方法,但不論是采用我國的還是西方國家的算法,都很可能會對數據的高低產生影響。
沒有計入農村樣本
此外,國家統計局這次的調查并未將農村樣本計入其中,他們認為中產群體“在城市的比例和現實性遠遠大于農村”。
對此,李成勛表示,衡量中國的經濟情況很難不考慮農村,這是此次調查的一個缺憾。而在去年底的一個學術會議上,經濟學家厲以寧曾指出,政府應當鼓勵在9億農民中產生中產階層。這顯然與國家統計局的調查大相徑庭。
此外,國家統計局一位官員在接受《三聯生活周刊》采訪時表示,把標準底線劃定為6萬元,那么2020年中國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將由現在的5.04%擴大為45%。如果是8萬元,“那20年的發展,遠遠達不到這個比例”。晨報記者 張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