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時評:公平是最大的一筆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0日 07:04 中國青年報 | |||||||||
劉以賓 1月16日,針對數十家跨國公司聯名上書對合并內外資所得稅法表示異議一事,國家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表示:“給外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對內資企業不公平,尤其是對民營企業不公平。”他還認為,合并兩個所得稅法的時機,已經完全成熟(見中國青年報1月17日報道)。作為出自官方的權威說法,這對于廣大內資企業尤其民營企業無疑是個福音。
內外資所得稅稅率并軌之所以遲遲難以實施,據說關鍵是因此將造成財政減收,這當然僅僅是一筆“經濟賬”。其實,“公平”何嘗不應被視為一筆賬,而且是比經濟賬更重要、內涵更豐富的一筆大賬。 起碼也該算算以下這兩筆公平賬: 一是企業家成長的公平賬。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國家、民族的經濟振興離不開一支具有國際水平的企業家隊伍,因此早有人大聲疾呼,要為中國企業家群體的崛起打造良好的環境。稅賦公平當然也是構成這種良好環境重要的因素。中資所得稅率高于外資一倍以上,本身就意味著企業家在成長道路上起跑點的差距。 二是品牌競爭中的公平賬。若干年里,許多中國品牌向洋品牌繳械投降,就連不少百年民族品牌也處在被蠶食的狀態。誠然,中國的一些品牌客觀上的確缺乏國際競爭力,但站在品牌競爭和品牌發展的角度看,它同樣需要公平的環境。所謂品牌,毫無疑問與產品研發能力、工業科技、工業裝備水平、質量管理水平等有關。即使其他諸多條件完全相等,但一個所得稅率為33%的中資企業,在產品研發、裝備更新、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能力上,怎可與所得稅率僅為15%的外資企業相抗衡? 另外,還需算算秩序建設、文化建設的長遠之賬。公平是市場經濟的“靈魂”,之所以稱其為“靈魂”,不僅僅從市場秩序、游戲規則本身的公平性著眼,更應關注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在一個市場秩序不佳、游戲規則缺乏公平的市場環境里,常常會導致企業以及經營者不是在練“內功”上費工夫,而是在尋找權力、政策等非經濟資源以及投機取巧上下氣力。由此形成的經營理念和商業文化不僅貽害于一個國家、民族經濟的長遠、持續發展,而且還會沉淀成一種非經濟的、社會精神文化的毒素。
|